信息化环境下研究生进行知识管理的平台
——NoteExpress

2011-10-18 07:53陆灵明杨凌玲郑小军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题录参考文献论文

陆灵明,杨凌玲,郑小军

(广西师范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系,广西 南宁 530023)

信息化环境下研究生进行知识管理的平台
——NoteExpress

陆灵明,杨凌玲,郑小军

(广西师范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系,广西 南宁 530023)

学会知识管理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知识创新过程包括知识的采集与加工、存储与积累、传播与共享、使用与创新等诸环节。知识管理技术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文章以一个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的视角,叙述了NoteExpress专业文献管理工具在建立数据库、整理相关资源、利用文献资源进行论文写作的整个知识管理流程中的使用。

知识管理;NoteExpress;科研方法

一、引言

在这个被称作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网络时代的社会里,信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对于追求知识、欲求用知识创新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研究生来说,信息素养更是一种基本素养。钟志贤博士曾总结了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具有的10个方面的特征,包括信息意识、恪守信息伦理、以问题为中心、挖掘信息源、使用信息工具、处理和评价信息、洞察信息的内在价值、能创造新信息(提出新问题或新思想)、利用信息进行独立或合作和终生学习、有独特的信息风格。[1]信息与知识既有区别也有紧密联系:获取数据、信息是进行知识生产的基础。知识是信息、数据的有机结合。新经济体系时代,知识成为“唯一有意义的资源”。它将使未来社会中各种组织与个人的生存方式发生变化。

“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的输赢”(比尔·盖茨)。做科研、写论文需要检索查阅各种文献资料。面对卷帙浩繁的文献资源,简单的表格、文档已经无法很好地管理海量的、宝贵的检索信息。写作论文的时候,总是需要大量引用参考文献,需要在论文中加注并提供参考文献的列表,很多情况下对注脚和列表的格式还有诸多要求。因此,参考文献信息的编辑也成为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专门的检索信息管理已经必不可少。在此,笔者特介绍一种功能强大的文献检索管理系统——NoteExpress。如能熟练运用,将对研究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Note Express简介

NoteExpress(以下简称NE)是一款专业级别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其核心功能涵盖知识采集、管理、应用、挖掘等知识管理的所有环节。2005年6月推出时,即获得不少专业IT网站的5星级评价。目前已有几十万国内外科研人员在使用,最新版本NoteExpress是2.6.1.1512。它将文献资料与笔记(文章)功能协调一致,除管理参考文献资料外,还具备文献信息检索与下载功能,可以管理硬盘上其他文章,能以附件方式管理文献全文或任何格式的文件,成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它可直接在软件中检索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PubMed、Library of Congress、ISI 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同一参考文献信息或笔记(文章)可以属于多个目录,但只需要在数据库中保存一条记录。支持绝大多数流行的参考文献的导入格式,也可自己编辑文献引用格式。

三、利用N E开启知识管理之旅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以一个研究生的视角,谈谈在研究的过程中如何用好这一款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

1.安装软件,做好设置

NE参考文献管理软件v2.x分为标准版、教育版和永久授权版三种。每套软件允许用户在自己使用的两台电脑上安装、使用,目前在官方网站可下载使用期限为一个月的免费版。安装的时候最好选择系统盘以外的其他硬盘,这样系统恢复时一些相关设置 (比如自定义 “标识”)可得到保存。图1是软件的主界面。

在“工具”中的“选项”菜单中有一项“扩展”选择“MS Word插件”,选择“安装”,这样,在我们用Word写论文时便可得到相应的工具栏。

2.确定主题,建立专题数据库,进行信息与知识的获取

研究生论文大抵可分两类,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前一类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成果,后一类是三年研读成果的终结形式。选择研究的主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实力,每一个专题都可单独建立一个数据库。

经过一年的课程学习和思考,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笔者选了专题“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知识观”进行研究。确立好主题,就可以开始进行资料搜集,进入 “中国知网”,键入“知识观”,在“调研的领域”选择“哲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Ⅱ辑”两个领域。共有记录2340条,感觉条目太多,于是把搜索的“主题”改为“题名”得到大约570条结果。

检索出结果后,点击“全选”,然后点击“保存题录”。在随后新弹出的窗口中,“输出字段”选“自定义”,然后在下一行中“自定义”后面所有的选择框勾上,点击“预览”。最后,全选当前网页,复制到剪贴板,在该专题的“题录”上右键菜单选择“导入题录”以“来自剪贴板”为“导入数据”进行导入。如图2所示。

CNKI每次最多只能导入50条题录,在导入时我们发现使用Refworks过滤器也很方便,能很好地将原文的内容提要予以保存,这样就大大方便了以后在阅读文献时对全文的概览。当然可以选择一些不同的数据库如万方、维普,我校还购买了两个外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全文电子期刊和EBSCOhost全文数据库,这样研究的视野就会大大开阔。

要研究一个专题,光看这些期刊杂志的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找一些专门研究此方面内容的图书进行系统阅读。现在要找专业书籍,去图书馆浏览,到各大书店去寻找当然好,但不要忘记网络给我们提供的便利,学院提供了网上书目查询,只要登录到学校图书馆,即可查出相关书目。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将有关书籍信息加入题录,以便以后使用。

3.利用好本地与网络资源,完善专题数据库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谈写论文时曾说过:“一个小小的题目,我们就要占有很多的材料,往往几十万字,要做几千张卡片。别看写出来的文章只有一万字,几千字,收集的材料却是几十万字,这叫做充分占有材料,材料越多越好,材料不够就写不出好文章。”可见,广泛收集资料是很重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收集信息和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扩大了知识收集的范围,提高了知识收集速度,降低了知识收集成本。在南宁市,除了本校的图书馆外,广西大学图书馆也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图书馆,学院签订了《广西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管理协议》,可以去兄弟图书馆借阅图书,而且该馆也将图书目录在网上公开发布,可将有关需要的书籍列入题录数据库。除此之外,南宁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虽然是公共图书馆,专业书不会太多,但其收录的资源比较全面,也可将所需书籍列入题录。

超星电子图书是国内最大的数字图书馆,藏书达100多万册,很多专业书籍都有,只要下载专门的阅读器,就可阅读、下载、打印图书。电脑阅读图书特点是方便,可随时将所需内容摘录下来进入专题数据库。

有些搜索的结果,并不能导入到NE的题录里,对于少量书籍我们也可采用“手工录入”方式,如图3所示,缺点是工作量大,输入的题录常常不规范,所以最好不用此方式,如果数量较多,NE提供了过滤器,可将找到的相关数据库改成NE可导入的格式。

4.分门别类,围绕中心整理数据库

整理数据库其实就是知识编码的过程,目的是使本来杂乱无章的知识变为有序的显性知识系统,将知识组合化。据统计,大多数的学者用于查阅、整理资料的时间都是要占全部科研时间的一半以上,实验研究和思考计划时间占40%左右,而写文章的时间只占7%左右。可见查阅整理资料是科研的一项主要工作。NE平台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数据库,只要相关题录进入数据库,管理相当方便。

在NE中建立书籍的链接选择书目,在“附件”窗口下单击右键,选择“添加文件”(如果是文件夹就选择“添加文件夹”),找到对应的书籍文件或文件夹,这样就将数据库的书目和书籍的文件或文件夹建立了链接,在此双击就可以直接打开这本书(或所在的文件夹)。为了区别所录入的资源的重要性,可以在题录中加上诸如“重要”之类的不同的自定义标记,也可按自己判断对文献进行等级分类。如果是不同图书馆借的书也可以在自定义字段里面添加自定义标识。

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加入大量题录之后,往往就会开始对某一文献进行下载阅读,NE并不是把所下载的文件马上作为附件粘贴下来,这里就要用到NE主菜单中“工具”选择“批量链接题录”,在弹出的窗口中指定要进行关联的全文位置,选择在哪个文件夹中执行关联查找。再点下一步,到了“模式匹配”,有两种匹配方式:(1)按文件名模糊匹配,使用前提是全文的文件名应该和其对应的题录的标题基本一致,越一致,匹配的准确度越高;(2)按映射文件精确匹配。

通过多途径采集的文献信息可能会存在重复,重复的数据不但浪费系统的物理空间,也给数据的维护、文献阅读带来麻烦。NE提供了数据查重和快速删除的功能,打开“工具”菜单下的“查找重复题录”窗口,选择待查重的文件夹和查重依据后,即可开始查重。对查出的重复数据利用键盘的Delete键即可一次性予以删除。

5.阅读文献资料,做好读书笔记,变隐性知识为显性知识

阅读各种文献资料,就是知识的内在化,是个人吸收显性知识并使其个人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这是文献管理软件的意义所在,如果不去认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入思考,一个整理得再好的文献数据库也没有意义。过去为了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要做成千上万张读书卡片,要写大量读书笔记,这些资料管理困难,查阅费时,有了NE,读某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如果有感想,我们马上可以在题录上点击右键“为题录增加笔记”或按F4,就会出现一个类似Word的编辑器,它同样支持表格、图形、公式。保存之后就会在该题录上予以标记。如果有什么其他的文字资料,也可以作为附件粘贴在题录中。如果是基于文字的电子图书,可以把相关内容直接拷贝下来粘贴在笔记里。如果是基于扫描的电子图书,相关的阅读软件一般也会提供图像拷贝或OCR识别功能,这样也可粘贴在笔记中。对于纸质书籍,也可以使用扫描仪获取图像再进行识别或直接粘贴。这样一个专题的数据库就做到了全面“电子化”,如图4所示。

6.捕捉灵感,利用数据库撰写论文进行创新,形成知识产品

知识外在化是将隐性知识清晰地表述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在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中,外在化是知识创新的关键,因为它从隐性知识中引发出新的明晰的概念。当隐性知识变得明晰起来,知识就具体化了,就可以让人分享,从而成为新知识的基础。此时我们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以期从中发现有益的构思的方法。“‘头脑风暴法’通过有意识地加速这种映射,使映射更加清晰化,从而间接地获得人们的隐性知识。”[2]此时,思考便是创作的主要工具,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等软件将进行文章构思,并随时将自己的成果保存在NE中。

到了论文写作的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NE的便利。打开Word,同时打开已安装的NE,在Word中将鼠标指在要插入文献的位置,然后切换到NE程序中,选择要引用的参考文献,然后选择插入引文就可以了。当完成写作后,可以根据要投稿杂志的需求进行参考文献的排列。尽管NE提供了很多杂志的排版格式,但如果默认的过滤器列表中没有合适的过滤器,可以自己制作过滤器,制作或者下载过滤器后,通过“过滤器管理器”安装就可以了。

知识与其他资产不同,不具有独占性。一个人的知识传送给其他人后,他不仅拥有这种知识,甚至通过互动,知识还会增加。我们在写成论文后,就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产品选择合适的刊物,进行发表,以达到知识管理的社会化,完成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实现知识的价值,同时促使个人在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中到启发与提高,完成知识的融合与升华,最终实现个人知识的增值。

四、结束语

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本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社会。基于知识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创业与创新将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而这两种新生事物在壮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无不涉及新兴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管理必然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2]

专题研究从知识的收集开始,最终达到知识的创新。知识收集只是知识管理的起点,而论文需要的是对其主题有用的知识,因此必须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知识积累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人类的每一次进步与创新都是建立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但是,积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创新。现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3]

[1]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7.

[2]张润彤,曹宗媛,朱晓敏.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140.

[3]德鲁克著,陈小白译.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编辑:隗爽)

G40-057

B

1673-8454(2011)07-0068-04

猜你喜欢
题录参考文献论文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报纸题录数据结构研究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NoteExpress 在撰写文章综述时的技巧解析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NoteFirst软件在专题文献管理中的应用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