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竞争力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1-10-21 19:05梁维佳李柘
卷宗 2011年6期

梁维佳 李柘

摘要:旅游城市竞争力是从整体出发,对旅游城市进行分析,从旅游城市的总体水平、发展现状及对策,综合评价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北保定旅游城市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河北保定旅游的优劣性。按照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和构成,从旅游城市魅力、支持力、绿色环保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升旅游城市的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城市竞争力;河北保定;发展现状与对策

旅游城市是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资源,以景区景点为核心、以旅游为主体的城市。旅游城市竞争力是整个城市以旅游为主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效、合理的融合在一起,以旅游收益为主导,使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城市资源可持续再发展的综合能力。旅游城市首先要以旅游为主导功能,以整合城市所有资源为手段,形成以旅游带动整个城市经济效益的提高、生活水平提升、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目的,最终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和构成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城市进入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旅游业已经从单一走向全面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涉及最广的产业。它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同时也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发展在我国逐步深入人心,因此,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旅游城市竞争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等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另一种是在相同条件下各城市获取相关资源的能力。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可比性等特征。

二、提升旅游城市竞争力的要素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加大对旅游的重视,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旅游城市竞争力。旅游城市竞争力可分为旅游城市吸引力、旅游城市支持力、旅游城市环境保护力这三个方面。旅游城市吸引是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基础。首先,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也是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其次,旅游设施是衡量旅游城市的标准,包括旅游食宿设施、交通设施、娱乐设施、接待设施等。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城市吸引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城市支持主要是指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宏观环境。旅游业发展需要城市中各个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整体水平的提升才可以促进旅游发展,提高旅游城市竞争力的水平。旅游城市环境保护是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展示,是反映城市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21世纪的城市,是全球化时代的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保护,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加快旅游城市

竞争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旅游城市竞争力的要素。

三、河北保定旅游发展概况

河北保定位于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中心,距北京149公里,有首都南大门之称。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如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等,在环渤海经济区域中处于重要地位。保定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是上燕国立都之地,清代八督之首。元明以来,历为京南重镇,是1986年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中国民间音乐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有保定老调、涿州皮影、涞水高洛古乐、雄县赵岗古乐、定州子位吹歌、曲阳石雕、白沟泥人、曲阳定瓷、易县易水砚、安新苇编画、雄县黑陶、定兴珐琅等。保定也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衙署直隶总督署,西汉靖王满城汉墓等47处国保,89处省保,1600余处不可移动的文物点。保定地貌多样化,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等。有国家5A级景区1处、国家4A级景区6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此外,保定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有毛泽东主席曾亲笔题词的抗日模范根据地,3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处国家级红色经典景区等。保定市的通讯发达,网络发展迅猛,以建设3G网络,成为全国首先开通3G网的10个城市之一。它还是中国低碳试点城市,电力充足,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医疗保健机械完善,文化娱乐场所众多。保定市旅游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随后旅游业蓬勃发展,现已经把旅游业作为保定市的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705万人次,创收85.38亿元,同比增长10.64%,位居全省第一。保定重视了旅游人才的培训,全市共有旅游专业在校生近千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较从前有了显著提高。

四、河北保定旅游城市竞争力发展现状分析

河北保定作为旅游城市,其对旅游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并不局限于某个行业或某个产业,而是涉及到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对河北保定旅游城市竞争力发展现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1、河北保定旅游城市竞争力优势分析

首先,河北保定的地理位置优越。它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中心地带,良好的自然条件促进了它的开发开放。交通便利拉近了它与北京、天津、石家庄的联系。京沈高速公路纵贯市区,京广铁路、津保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使保定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保定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其次,保定是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早在战国时期就建有城池,宋代升为保州,成为了当时北方最大的城市。1986年,保定成为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众多的城市。这既有凉城、野三坡、白洋淀、白石山、大茂山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狼牙山、被毛泽东主席曾亲笔题词抗日模范根据地等红色教育基地,同时还有电影电视的拍摄基地、现代的高尔夫度假场等,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此外,从气候来讲,保定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充分,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条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安国的药材、定州的蔬菜、安新的芦苇、曲阳的鸭梨、阜平的大枣等远近闻名,还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乡村旅游。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保定市旅游业的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安新白洋淀、涞水野三坡、阜平天生桥等大批景点都进行了升级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更新和完善,从根本上真正提高了保定的旅游竞争力,吸引了更多游客。

2、河北保定旅游城市竞争力劣势分析

首先,保定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东部地区,北部和南部相对较少。旅游主要是以文物古迹、名山大川、特色民俗为主。目前,还未能把文化內涵全部挖掘出来,得以很好的开发。没有非常好的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也没有形成规模化,而仅停留在现有的景区和景点上。其次,保定还没有淋漓尽致的发挥它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旅游产品结构仍较单一,仍以观光游览为主。目前,旅游城市竞争力主要来自科技、文化、环境的竞争。人们对旅游服务的消费需求也趋向文化浓郁、高科技水平、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因此,靠单一的观光游览很难有更大的发展。此外,河北保定旅游受到了周边城市的影响。近几年,京津冀旅游圈发展迅速,而保定市旅游资源丰厚,虽然起步较早,却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限制了旅游业的竞争力。河北保定旅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低,对旅游的宣传力度不足、形象塑造不突出、整体服务水平偏低等因素,使旅游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受到影响。

五、河北保定旅游城市竞争力发展对策

从河北保定旅游城市竞争力来看,要想提升旅游城市竞争力,就要从城市魅力、城市支持力、绿色环保力三方面入手。

1、提升河北保定城市魅力

提升河北保定旅游城市魅力,要从整体形象入手。首先,保定的旅游资源丰富,但知名度还不高,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城市整体形象,从根本上提升城市魅力。其次,要更加注重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因素的整合。保定不仅人文旅游资源突出,自然风光也倍受青睐,应使人文与自然的相互结合,在游览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文化内涵,要充分体现保定文化古城的魅力。此外,还要推行精品旅游战略思想。这样做可以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在突出各种旅游特色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创新,产品的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保定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的特色,形成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和内涵性的旅游业,从而增强旅游城市竞争的实力和旅游创汇能力。

2、提升河北保定城市支持力

提升河北保定城市支持力,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是否良好,生活是否便利都是影响城市支持力的主要原因。提升城市支持力先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人民收入,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人民收入增加了,才能够使旅游城市持续不断发展。要不断完善保定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旅游景区、景点的正常供应,继续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重视旅游城市对旅游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旅游管理人才素质,是提升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要倡导全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格局,使得游客能充分感受到整个城市给予旅游的支持,最大限度提升河北保定城市支持力,发挥城市旅游的作用。

3、提升河北保定绿色环保力

提升河北保定绿色环保力,就要加强生态保护工作。保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区,只有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才能更好的发展城市旅游。开发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之路是自然、城市、人类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倡导循环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要提高处理排污能力,保证空气质量,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改善旅游环境,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大气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大力推行绿色旅游,让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提升河北保定旅游城市竞争力。

总体来看,河北保定旅游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每个旅游城市运用自身的旅游资源,在结构、价值、文化等多种综合因素作用下,尽可能的吸收、利用各种能够促进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才能够不断提升旅游城市的竞争力,从而带动城市经济腾飞,使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