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基金的价值构成与最优提取条件

2011-10-26 07:42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科技 2011年17期
关键词:消耗社会保障损失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 华

社会保障基金的价值构成与最优提取条件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 华

一、社会保障基金不同于生产折旧基金

广义的社会保障基金,又称后备基金体系,是指一种补偿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损失或人身伤亡、丧失工作能力等引起的经济需要而建立的专用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就其经济实质而言,是补偿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专门基金。生产折旧基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固定资产损耗而造成的其价值减少而从产品价值中提取的用以对这种价值减少进行补偿的专用基金。这里的价值减少是固定资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是一种必然结果。显然,社会保障基金和生产折旧基金有许多不同之处。

1.从补偿对象看。生产折旧基金只对固定资产进行补偿,而社会保障基金补偿的对象是一切生产资料,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同时还包括生活资料。

2.从补偿原因看。生产折旧基金是因为生产而使固定资产价值减少,从而为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而补偿,可以说是因生产而补偿。而社会保障基金是对不论是因生产造成的意外事故所致损失,还是因自然界的灾害事故所致损失,为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而进行的补偿,可以说是因意外损失而补偿。

3.从风险性看。生产折旧基金主要受动态风险影响,且风险性一般较小。而补偿基金主要受静态风险影响,且风险较生产折旧基金大得多。

4.从补偿形式看。生产折旧基金是每一个生产单位都必须提取的,以价值形式进行补偿。而社会保障基金并非每一个经济单位都提取,且补偿既可以是以货币价值形式,也可以是以实物形式进行。

二、社会保障基金在社会总产品中的价值构成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明确指出,社会保障基金是剩余价值(M)的一部分。我国许多社会保障与保险学界的学者对此观点都予以认同,亦即社会保障基金仅仅来源于社会总产品中的M部分。但是,笔者认为,社会保障基金不仅是M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它也是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社会总产品中的C、V和M 3个部分,而不是仅仅来源于M部分。原因如下。

1.社会保障基金建立的目的。社会保障基金建立的根本目的只能是稳定社会再生产,保障社会简单再生产顺利实现。

(1)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实现社会简单再生产而建立的,因此,它既不能作为收入来消费,也不能直接投入到生产中去,更不能当做积累基金,它只能用于社会补偿或给付。对生产资料损失进行补偿,就是直接补偿进行简单再生产的物质条件;对生活资料损失进行补偿和对劳动力意外进行给付,其实质是保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因此,无论是从物化劳动方面,还是从活劳动方面,社会保障基金在本质上都是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金。

(2)社会总产品中的剩余产品M,应当是社会再生产这个动态过程中所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扣除该过程中的所有形式的消耗后的平均余额部分。这里的所有形式的消耗,是指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物质资料消耗和劳动力消耗。从客观结果来看,消耗不仅应当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直接转移到新产品中的价值和折旧的价值,也应当包括意外灾害造成的价值消耗,即通常意义上的意外灾害损失。这是因为,一方面,意外灾害损失的补偿也是为满足社会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和前者价值的补偿作用相同;另一方面,许多意外灾害损失是由生产过程本身所创造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种价值消耗。可以说,上述两种形式的消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生产而存在、而发生、而补偿。M是对这种消耗的补偿或扣除后的产品余额,其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用于扩大再生产。二是用于提高消费水平,进行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总之,M主要是用来满足扩大再生产的。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基金和M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作用不同。前者是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即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后者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即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高级要求。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保障基金又是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所以说,社会保障基金是扩大再生产,进而也是生产M的前提和基础,而不是相反。所以,M是社会保障基金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2.社会保障基金的职能。关于保险的职能,尽管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但是,不论是对于社会保险还是对于商业保险,有一点是公认一致的,即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组织经济补偿和给付保险金。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尽管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客体和机制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职能却是相同的。

根据马克思对补偿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的论述,并分析社会保障基金的实际作用,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偿职能和补偿基金中的补偿就是同义语,都是“偿还”的意思,偿还在再生产过程中消耗和损失(也是一种消耗形式)的价值。社会保障基金不是以剩余产品来补偿经济值的减少或损失的。如果仅从社会再生产某一具体循环过程来考察,以静态的眼光来看待该问题,很容易得出社会保障基金是从当期的剩余产品中提取出来用于补偿未来的损失产品的结论。如果从社会再生产全部循环过程动态地考察这种补偿过程,就会发现它客观存在于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和补偿基金一样,是不可缺少的。补偿基金是补偿“现时的消耗”,而社会保障基金是补偿“未来的消耗”。从社会再生产不断循环过程看,这种时间上的差别并非问题的实质,其实质都是补偿社会产品价值的减少,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再生产的要求。因而,社会保障基金和补偿基金的职能就不应有本质的差别。所以,社会保障基金不能仅仅来自于剩余产品,或者从根本上讲,为生产资料提取社会保障基金不应当只归入新创造的社会价值。

3.生产本身也创造风险。

(1)社会再生产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也创造了风险。风险的代价就是各种损失,最主要的损失是因风险事故的发生而使物质资料价值损失或减少。这种损失与减少和生产过程中因价值转移而消耗物质资料,从而使原物质资料价值损失或减少只有形式上的差异,并无本质上的不同,都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都是因生产和社会活动而产生的,两者相伴而生,不可分割。例如,因雷电击毁电器使生产中断、废品增加并导致成本增加。上述增加的成本自然而然列入C中。此时,很难区分意外灾害损失和生产中的物质资料消耗。生产单位在实际的财务处理上自然而然地将此类损失记入生产成本账户。

(2)风险报酬实质上是对风险成本的补偿。从事高风险行业生产活动,往往要求在“正常酬”之外,要求所谓的“风险报酬”。单就某个经济单位来看,这种“风险报酬”是该单位的收益,但就社会再生产全过程来看,它就不能简单地被看成社会的“收益”,或者说是M。由于风险具有未来性,这种现时的“收益”在未来必定会因损失的发生而“失去”。也就是说,这种“收益”最终还是要用来补偿风险成本的。

总之,社会生产创造了产品,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生产风险,进而也必然有对应的风险成本。风险成本当然也应当和普通意义上的成本一样优先从社会总产品中加以扣除(补偿)。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社会保障基金统统归结为M的一部分。

4.从价值构成上看,社会保障基金来自社会产品的各部分,主要是来自C和V。社会保障基金中的劳动者保险基金应属于必要劳动部分,即该部分社会保障基金是来自于V。

对生产性企业而言,社会保障基金来自于C和V。为生产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基金属于C,为职工的生活而建立的人身社会保障基金则应当属于V。

社会保障基金中的一部分也来自于M,一方面,当M用于扩大再生产时,该部分也必须提取一部分作为其生产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基金;另一方面,当M用于非生产性活动时,为使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保全,同样也必须提取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障基金。

综上所述,从价值构成上看,社会保障基金来自社会总产品中的每一部分,而不是仅仅来自M。从价值构成比例上看,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是由C和V构成,部分是来自M,限于篇幅,此不专论。

三、提取社会保障基金的数量模型

社会再生产是循环不断的过程。而风险具有未来性的特点,所以,考察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与补偿过程必须长期地、动态地进行。就某一行业来说,社会保障基金提取的数量应当根据生产规模和保险精算理论来确定,这是风险管理学研究的范畴。就整个宏观经济而官,确定社会保障基金提取额的数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笔者通过图示来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偿过程,并据此确定社会保障基金的最优提取额的数学模型。

图1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示意图,每一时间单位表示一个生产循环周期。

其中,Li为第i个生产周期的损失,di为第i个生产周期的社会保障基金提取额(i=l,2,3,…)。

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是用于补偿未来的损失的,为简便可令L0=0。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所提取的社会保障基金必须能充分补偿风险造成的损失,即各期的社会保障基金积累额不小于相应各期的损失积累额,其数学模型为:

特别地,当提取的社会保障基金恰好能补偿相应各期的损失,亦即没有提取多余闲置的社会保障基金,则(1)又可以写为:

显然,根据di≥Li+1≥0的特性可以得到:d0=L1,d1=L2,d2= L3,…,即

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是处于备用状态的,当按(2)或(3)提取社会保障基金时,则没有闲置多余的社会保障基金,此时提取的社会保障基金是最优的。所以,(2)或(3)式被称作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最优社会保障基金条件。

四、科学确定社会保障基金的价值构成的意义

1.科学划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完善马克思的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理论,重新认识社会保障基金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例如,不能简单地认为社会保障基金是对社会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本质上,它是对各种价值C、V和M的一种扣除,和“补偿基金”一样,也应优先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

2.为制定社会保障制度、调整与保险业相关的财政税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3.对企业支付的生产性保险费和为职工支付的人身保险费在会计上的账务处理,具有理论上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4.促进了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化。

5.有利于确定虚拟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基金提取额度。虚拟经济是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配置资源和规避风险的同时也人为地创造了一些风险,而这些风险又不同于一般的经济风险。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并据此确定该行业的社会保障基金提取额度。

猜你喜欢
消耗社会保障损失
玉钢烧结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践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