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壮志写在输送机事业上——记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孟文俊

2011-11-06 04:50王婷婷
科学中国人 2011年24期
关键词:带式刮板输送机

本刊记者 王婷婷 马 兵

把壮志写在输送机事业上
——记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孟文俊

本刊记者 王婷婷 马 兵

歌德曾说过:“你若要喜欢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选择人生,就应选择创造。只有创造的人,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生命,如果与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便会永恒。在太原科技大学就有这样一位将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科学事业的人,他就是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孟文俊。在太原科技大学,人们由衷赞叹他瞄准前沿、追求一流的学科建设实施战略,以及为学科研究方向拓展、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孟文俊,现任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院党委委员,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起重运输机械、工程机械、物流设备及其系统自动化、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控制等。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七五”攻关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13项,其他横向合作项目多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8部,制订国家和机械行业标准9个;是中国颗粒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成组技术分会委员、物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连续输送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管道物料输送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带式输送机分会副理事长,山西省物流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招标网国家级专家,财政部“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芳华流传 ——他是兢兢业业的科技攻坚者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彷佛看到了一位在学术上竭尽全力、踏踏实实,为我国输送机行业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事业,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的形象了呢?

走近孟文俊,你会发现他低调内敛,不喜张扬,与普通的大学老师没有不同;了解孟文俊,你又会发现他求真务实,坚韧不拔,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理想,始终以勇攀科技高峰为己任。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科研的道路是看不到尽头的。”自投身输送机研制事业以来,孟文俊从未停止过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进的步伐。近年来,他在科研上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研项目“机电液一体化系统中液压子系统的伪功率流无源性建模和控制研究51075289”;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无源性控制策略研究2006011064”、“智能起重机的拓扑结构研究2011011019-3”;山西省留学人员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山西省2009年度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无障碍存仓及其卸料系统研究”;企业科研项目“自冷盘式可控制动系统”;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黏性难流动物料存仓及其自公转刮刀卸料系统研究2010081039”等等。

英雄用足迹丈量生命的长度,勇士以坦荡迎接岁月的洗礼!孟文俊长期致力于我国输送机行业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多次组织行业的学术交流活动,为我国输送机行业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圆管带式输送机研制领域,孟文俊注意到,散料在输送过程中存在着粉尘和撒料问题,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污染,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迫切,1979年日本成功制造成第一台圆管带式输送机,并且迅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在我国,其关键技术和行业标准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为了填补这一技术空白,1986年,孟文俊参与设计我国第一台圆管带式输送机。该输送机由太原科技大学设计,吉林机械厂制造,吉林化工厂使用。从此,我国的圆管带式输送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在气垫带式输送机研制领域,1985年,孟文俊参与我国第一台气垫带式输送机的研发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气垫带式输送机的技术水平,他于上世纪90年代初负责起草制定了气垫带式输送机的标准,有力推动了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发展。

埋刮板输送机被广泛应用于建材、化工、冶金、煤炭、矿山、机械等部门。因为在输送物料时,刮板链条全埋在物料之中,故称为“埋刮板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是输送粉尘状、小颗粒及小块状等物料的连续输送设备,埋刮板输送机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英国,我国埋刮板输送机的研发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速、大运量埋刮板输送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在埋刮板输送机研制领域,孟文俊先后承担的相关科研项目包括: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小港口关键设备的研制》—水平型大运量埋刮板输送机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小港口关键设备的研制》—MK型埋刮板输送机研制。

重情导师 ——他是孜孜不倦的专业领头人

孟文俊在教学上的成功离不开他在科研上取得的成果,他认为教学工作和科研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把教学和工程实践中的课题提炼出来作为科研项目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可以更容易地从教学过渡到科研,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身为一名博士生导师,孟文俊现在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了。在教学中,他心中的那份责任感总是促使他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向学生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他坚信教学是一名老师最本职的工作。在让学生充分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孟文俊一直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他说:“我们的学生实践能力都很强,许多优秀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胜任大型机械工业企业的工作,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他们省去了熟悉工作的时间,可谓是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由于常年从事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研究工作,孟文俊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具有特色、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理念。

关于教学工作的定位,孟文俊指出,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出精品、上水平”,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扩大和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巩固特色学科的优势的工作思路。在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注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重视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的定位;重视教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重视教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

此外,在确保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孟文俊积极探索和实践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模式,结合科研课题自行研制各种教学实验台和实验案例,注重将工程实际问题引入实验教学中;通过分析与综合和创新实验、多样化实验教学形式;通过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的改革创新,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加深,实验技能(实验理论、实验方法和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经典内容和国际前沿相结合,既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而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孟文俊同样独具匠心,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研究性,突出实践性、以培养务实、创新型人才为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品格的平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2.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文化修养、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3.重视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贯彻“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理念。教育个体“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和发展”。4.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承认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5.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受体地位。6.注重协调人才培养中教学和科研、社会与校园、课堂与实践、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其内容的开放性、注重其过程的开放性和锻炼学生思维发展的能力。7.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提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注重精英人才的培养,更重视一般高级人才的培养。为更多的学生成为具有自我特色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为社会的进步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8.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适应国际发展和交往的需求。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能够在国际交流、合作、竞争中有正确理解的开放型和创新型人才。

魅力院长 ——他是不断探索的学科建设者

俊彩星驰,尽显风流,何止这一次?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孟文俊成果显著,作为院长的孟文俊同样毫不逊色。熟悉孟文俊的人都知道,作为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孟文俊在群众心目中威信高、口碑好。这不仅来自他在教学、科研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不仅来自他求真务实、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优秀的品质,那种崇高的道德力量,那种平易近人的亲和力,确实影响和教育了一大批人。

心有多大,路就有多远;境界有多高,发展就有多快。长期担任学院领导职务,孟文俊在学科建设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理念:

1.学科建设的特色性理念。

认为在学科建设中应认清主干学科和强势学科,学科建设应围绕主干学科和强势学科展开扩大。太原科技大学在重大装备方面具有深厚的沉淀,机械工程学院在起重运输机械和工程机械方面更是具有别校无可比拟的优势。学院的学科建设以此优势为依托,进一步巩固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2.学科建设的长期性理念。

以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其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太原科技大学历史悠久,积蓄了深厚的力量和牢固的基础,新老几代人艰苦的努力和创新,为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3.学科建设的创新性理念。

创新是一个学科保持先进和活力的法宝。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科的领先优势。在国际发展的新阶段,吸取国内外学科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交流和合作,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发展前沿。

4.学科建设的交叉共生性理念。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越来越强,学科建设中也应秉承这一趋势。在特设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增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互补,达到共荣共生的目的,不仅侧重平衡,更要侧重重点突破。

5.教学和科研并重的理念。

教学和科研作为大学的两大职能,两者可以相互补充。高水平的科研可以保持高水平的教研;高水平的教研为高水平的教研积蓄力量,提供人才储备。教研和科研并重的学科建设模式,可以保证学科建设的蓬勃发展。

而被问及在学科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孟文俊则表示:“一是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兼顾。大学教育应服务于社会,和国家要求同步。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应注重应用学科的学习。二是特色和广博并存。特色可以塑造一个学科的形象,而广博可以增加一个学科的内涵。只有特色而无广博,特色无已为继,只有广博而无特色,广博会泛于平庸。三是坚持和创新并进。创新是核心,坚持是保障,大学是新知识的策源地,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地方,永不停顿的追求真理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坚持使创新趋于平稳,不浮不躁。”

孟文俊所在的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发展迅速,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管理的专业点”、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山西省首批“品牌专业”。“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是山西省本科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金属结构》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为山西省“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授

科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山西省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是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和“农业工程”三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

学院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特别是为起重运输和工程机械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2007年9月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春华秋实,时光飞驰。这么多年,他从初生牛犊的科学青年成长为学院院长,他的工作和生活出现了各种启承转合,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始终奋斗在我国输送机行业新技术领域。岁月见证着跋涉的足迹,成就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孟文俊开拓创新的精神有目共睹,拼博奉献的品质有口皆碑。前景如虹,任重道远,他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在输送机事业中奋勇前行,扬帆远航。

猜你喜欢
带式刮板输送机
近水平综采面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原因分析与调控方法
下运带式输送机系统优化设计
立磨机刮板结构的改进
浅谈号角与带式扬声器 在家用或专业音频系统中的应用
带式输送机用永磁低速大转矩变频直接驱动系统
埋刮板输送机刮板节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长距离越野带式输送机线路分析
主运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研究及设计
桥式刮板取料机刮板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