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运用的实验研究

2011-11-07 03:24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柔力球选项实验组

陈 杰

(黄石理工学院体育部 湖北黄石 435000)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运用的实验研究

陈 杰

(黄石理工学院体育部 湖北黄石 435000)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和教学实验等方法,以我校太极柔力球班的学生为对象,在选项课模式中,适当加入俱乐部制教学、评价方式,并在教学效果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选项课教学模式中适当引用俱乐部制教学及评价方式,能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

高校 俱乐部制教学 选项课模式 实验研究

体育教学俱乐部制自引入我国高校以来,经多数学者的研究证明,体育教学的俱乐部制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趋势。但到目前为止,多数高校仍以选项课为体育教学形式,选项课模式如何向俱乐部制进行转变,相关的实践与理论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黄石理工学院体育部近几年也在尝试俱乐部制的改革,本文通过对我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制教学尝试的实践研究,探讨体育教学选项课制向俱乐部教学模式转化的方式方法,为体育俱乐部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黄石理工学院2009-2010年太极柔力球选项课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文献50余篇。

1.2.2 教学实验法

从2009-2010学年度,抽2个班中的学生60人作为对照组(女子10人),采用传统教学及评价方式;另抽2个班的学生60人作为实验组(女人10人),引入俱乐部制教学和评价方式。在实验中对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积极性、成绩等方面做详细记录。实验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两组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性。

1.2.3 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120 份,回收有效问卷120 份,回收率为100%,并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效验和统计处理。

2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的实验设计

太极柔力球项目为新型体育项目,在教学前,所有学生均未接触过此项目,所以在技能基础方面是一致的,有利于实验的对比研究。

对照组的学生,采用传统选项课教学方式,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案进行教学,教学评价标准为考试成绩60%,身体素质考试20%,考勤20%。

实验组的学生,引入俱乐部制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具体操作为:一、实现“教学内容”自由选择。在教学初,组织学生进行太极柔力球的理论学习及教学内容欣赏,在太极柔力球的“隔网竞技”和“套路”的教学内容中,由学生任选一项进行重点学习。二、在教学中,准备活动在教师指点下,由不同的学生进行组织,对组织较好的学生进行统计;基本部分的教学,大幅度减少示范讲解等学生熟悉的教学方法,主要利用分组讨论学习、设计情景法、分层教学等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套路教学中,可由教师示范整体动作,学生分组练习并思考和讨论分解动作的技术要领,教师及时进行纠错,并适时进行分析讲解,对表现活跃和提问较多较好的学生进行统计,作为加分的依据;在隔网竞技的学习中,可设计教学结果的情景(比如网前垂直下落的球,如何合理地进行接抛?共有多少种接抛法?),由学生对过程进行补充等教学手段。每项均在教师指导下,把理论知识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另外,在基本部分的后部分或课的结束部分中,适时地加入教学竞赛、表演等各种活动内容,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统计,作为考核加分的标准。三、在考核中,除了规定技术动作的考核外,结合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做法为:技术和身体素质考试共50分,其余50分分别由考勤20%、课间提问次数、练习效果、准备活动的组织效果和竞赛的表现等方面占30%,具体的数据由2名学生进行统计,教师核实及补充。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体育学习态度的比较

实验后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了交流,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太极柔力球的学习兴趣较大,说明实行俱乐部制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交流了解到,学生自由选择练习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

3.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技能和身体素质成绩的比较

技能技术的考核中,实验组的学生对所学技术的理解和练习效果,整体效果好于对照组,较明显的差距是:实验组个人技术较好学生的比例(在技术考核中为90分以上)为15%,对照组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身体素质方面,在教学前,两组的测试成绩分别为:对照组,男生1000米的平均成绩为4′25″,实验组为4′19″,女子800米,对照组平均成绩为4′50″,实验组为4′56″,通过1个学期的练习,两组的成绩分别为:男子1000米对照组平均成绩为4′11″,实验组为4′01″,女子800米,对照组平均成绩为4′28″,实验组为4′30″,在身体素质提高效果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别不大,然而对身体素质练习的兴趣,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体能和技能教学中虽有众多的因素存在,但也反映出学生的体质和技能确实有了较大的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

3.3 学生对希望太极柔力球课程改进方面的统计及分析

表1 希望太极柔力球课程改进的方面(多选)

由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在“趣味性”、“内容选择”和“考核多元化”方面的欲望明显高于实验组,说明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些方面的效果不如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同时,考核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教学方式和手段”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显出较高的期望,通过交流了解到,实验组是希望能完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照组则希望能时常变化教学方法,因为“示范讲解—练习—纠错”这种“几点一线”的教学方式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场地器材”也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可见学校的教学条件与环境对学生的练习兴趣有一定影响,主要原因是由于太极柔力球是新型项目,目前我校并未有固定和规范的练习场地,而且太极柔力球的器材在黄石购置较困难,这也是今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4 结论及建议

(1) 实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在选项课模式中进行俱乐部制教学的改进后,学生在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兴趣和技能学习等方面、均好于传统体育教学形式。所以在教学中,虽然多数学校仍采用选项课制教学,但体育教学必须要有进行改革创新的意识,从思想上向俱乐部制转变。

(2) 在选项课的教学模式中引用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实验中,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转化较容易进行,并能取得较突出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初步尝试向俱乐部制改革的过程中,“课内自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可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3) 俱乐部制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方面的改变,也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体育教师可将此作为选项课向俱乐部制改革的另一突破口,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比例。

[1]郝英.高校体育采用俱乐部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5).

[2]张铁雄.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3.

[3]高琦.对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5.

[4]王葵.对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探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俞丽萍.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6.

[6]钱利安.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科技咨询,2007,32.

[7]刘志敏.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

[8]周威,李寿荣.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对策[J].体育学刊,2004(5).

G807.4

A

2095-2813(2011)12(a)-0040-02

猜你喜欢
柔力球选项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太极柔力球的发展研究
太极柔力球与太极拳在中老年人群教学模式中的对比探究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