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绿色和谐县城 开科学发展新篇
——繁峙县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载体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011-11-08 02:34席恒中米晓俊
支部建设 2011年3期
关键词:创先争优县城卫生

■席恒中 米晓俊

建绿色和谐县城 开科学发展新篇
——繁峙县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载体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席恒中 米晓俊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繁峙县结合自身特点,把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作为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创卫”热潮,实现了在“创卫”中创先争优、在创先争优中促“创卫”成功的目标。如今,“创卫”工作已结出硕果,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晋北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县城。与此同时,全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精神振奋,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和机遇。

科学发展的呼唤

位于山西东北部的繁峙县北倚北岳恒山,南达佛教圣地五台山,东扼驰名中外的平型关。这里钟灵毓秀,名胜众多,资源丰富。然而曾几何时,这里却深受资源型黑色经济的困扰。自然环境的恶化、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也使繁峙形象受到损害。科学发展,成为繁峙困境中惟一的选择。

2003年以来,繁峙县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累计投入7亿多元实施城乡基础建设,先后新建了祥龙休闲广场、汽车站、滹沱河大桥、滨河公园、碧秀森林公园等一大批民生工程,陆续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集中供热站、自来水厂,新建续建了农贸市场、装潢市场。投资1117万元,对县城18条大小街道进行了踏铺、绿化,县城框架扩大了近3倍,县城绿化覆盖率已达31.5%,人均绿地面积达5.5平方米。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品位逐步提升,全县人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环境卫生发生显著变化,路畅、街净、天蓝、地绿、楼新、城美,一个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俱佳的现代文明县城已初具雏形。

从2007年开始,繁峙县连续三年被省爱卫会授予“全省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呼之欲出。一向敢于、善于做大事、攻难事的繁峙县委书记武宪堂对“创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开展“创卫”工作,是推动整体工作的抓手;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载体;是锻炼干部队伍的平台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标;更为重要的是,现阶段在繁峙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是符合繁峙发展实际的,对构建靓丽、绿色、生态、活力、和谐繁峙,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卫生,这个从代表个人文明到体现社会文明的字眼,一旦与社会行动关联,成为“创卫”,便与绿色、和谐、科学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为晋北惟一一家申报国家卫生县城的县(市),作为忻州市率先进行申报行动的县(市),繁峙县的申报行动得到了忻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市委书记董洪运指示:“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是好事大事,繁峙的工作力度大、基础好,应加大工作力度,缺啥补啥,冲刺之;市直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务促成功。”李平社市长明确要求:“上下同心,努力争取。”更重要的是,“创卫”工作一开始就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赞同和支持。繁峙人能理解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良苦用心,理解自己的家园会因此更美好、宜居,理解繁峙县正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攻坚克难的气概

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县委、县政府迅速向全县发出了“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动员令,并且立即制定出台了创建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领导组,由县委书记武宪堂担任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尚建军担任常务副组长、总指挥;成员由卫生、建设、环保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分为宣传、督查、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环境保护等13个组,每组由责任部门牵头,组织专门队伍专抓,层层签订创建责任状,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人,定期召开例会,全面推行“月通报”考核制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报道创建工作动态和先进成果,确实做到了认识要提高、观念要转变、机制要建立、措施要到位。使全县上下迅速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全民共同参战的创建态势。

国家卫生县城的10大类、52项标准,涵盖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监督、病霉生物、环境保护、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镇辖村卫生、群众满意度等方方面面,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很多是硬条件、硬指标。“创卫”总指挥部把全部工作细化为46大项210项,并制成了“创卫”任务分解一览表,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完成标准、完成时限、分管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等,要求张贴到每个领导和单位办公室的墙上,使所有领导干部每天上班一抬头就能够看到自己的工作任务。各单位依据各自工作任务,结合实际,把各项指标再细化、再量化,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具体责任人。为推进“创卫”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3次召开万人大会和多次各级各部门的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工作,全面动员全县人民积极投身到“创卫”活动中。期间,在城区发放了4万份“创卫”标准宣传年历,组织了“创卫”演讲比赛,县领导和部门一把手在电视台轮流作专题讲座,县电视台开设“创卫”专栏6个板块,专门招聘“创卫”栏目编播人员9名,开展了一系列专题宣传活动,在全县营造出了浓厚的“创卫”氛围。通过宣传,提高了居民参与“创卫”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总动员,全民齐参与的“创卫”合力。那是繁峙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建工程,那是一场上下齐心全民动员的决战。2010年3月26日,县委、县政府召集各参战单位在滨河公园召开了万人誓师大会,推出了“十大攻坚战”: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市容整治攻坚战、环境保护攻坚战、卫生管理攻坚战、健康教育攻坚战、疾病防控攻坚战、秩序整顿攻坚战、文明创建攻坚战、数据资料整理备检攻坚战、长效机制建设攻坚战。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十大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众志成城创和谐

过去有人这样形容繁峙城:“一河两街数盏灯,小商小贩堵交通,白天黑夜难分明,东西南北搞不清,污水横流靠蒸发,垃圾遍地靠风刮。”一看就是一个土里土气的山城。现在人们欣喜地发现,这座魅力古城正焕发出更加靓丽的容颜。

在“创卫”工作紧锣密鼓推进的那段时间,不管刮风下雨,一个伟岸的身影经常在大街小巷出现,那就是县委书记武宪堂。

去年7月12日,都快晚上7点了,“暗访没规律”的武宪堂,又出现在石龙街上,正好一辆小四轮拖拉机拖着搅拌机驰过,给刚刚铺就的崭新柏油大街抛洒下了垃圾,特别是给乌黑平坦的路面划下了一道刺眼的伤痕。武宪堂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马上让司机把小四轮拦下。此时城管人员正好巡查路过,武宪堂严肃批评了城管人员。

“创卫”过程中,因广告牌匾和街道改造招致的不理解乃至风凉话不期而至。对骂声,令人诧异的是总指挥尚建军的态度:“你所干的事,有人骂,说到底是关注和关心;没人骂,说明这件事不痛不痒,无关紧要。”“在骂声中,我们听到了很多好的建议与方法。骂声往往是偏激的,但大多骂声用心是良苦的。对的,我们坚持,并加大宣传寻求理解,从中发现不足。”

尚建军安排指挥部的两名工作人员每天从网上收集“骂声”,并及时批转解决。在百度繁峙贴吧,有一个网友发贴称:“繁峙不大个地方,街道该整改的不管,就是硬拿老百姓开涮,北京也没见广告牌是统一的。”尚建军马上批示,请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给广大商户说明:统一广告牌是爱卫办的具体要求,也是必检项目;统一广告牌之后,只是保持了街面市容的整齐划一,并不影响广告的个性化;好不好看和整出来的效果,让广大市民来评判。

住建局局长闫保平坚持带头深入工地,督促工期、严把质量,经常早出晚归,有时还与员工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进入盛夏,日均气温高达38℃左右,但他仍挥汗坚守岗位,经受着与普通员工一样的艰辛,经常因劳累过度身患疾病,但他为了不影响工作,常常晚上在医院输液,白天在工地工作。在他的感召下,局其他党员干部也时时处处事事作表率、当示范,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标杆。领导们以身作则,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施工期间,员工们无一人因苦累口出怨言,无一人因工作艰险临阵退缩。有的员工带病坚持劳动,有的员工家有急事一推再推坚持上岗,全局上下争先恐后,苦干实干,蔚然成风。

繁城镇党委书记张龙恩,尽管身体多病,腰椎颈椎疼痛难忍、两次中暑高烧昏迷,始终坚守“创卫”前沿阵地,抓全局、做宣传、扬正气、做指导、不畏难、排难题,从去年正月初二上班很长时间没有回过家,妻子得病住院、儿子高考、女儿中考等也没有关照顾及,就连自己连续几次昏迷也没时间检查病因。每天从早晨5点开始忙碌,一直到晚上才“结束一天的忙累”。镇长赵斌,带领镇村干部冲锋在建设第一线,跑资金、跑项目,在外地学习期间利用回繁峙休息时间在建设工地检查了解“创卫”进展情况。副镇长姚晓军,一线指导检查挨打负伤不休养,输了一次液就坚持带伤扑在“创卫”第一线。副镇长乔磊,为了提早完成绿化、美化任务,顶寒风、冒酷暑、搞规划、排矛盾,抓进度、盯质量,多少次中午带着水和方便面在一线充饥。

新成立的繁峙县居民办事处承担的“创卫”任务大部分集在中街面门脸,点多、面广、战线长,零碎、具体、难度大。特别是全城广告牌匾统一整治,面对几千家商户必须拆旧换新,才能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而且新牌匾91%的费用由商户自负。应拆的旧牌匾花了一茬钱,再安的新牌匾又花一茬钱,尤其是有几户都是花了数万元刚安不久的新牌匾。各商家有想法、有情绪都是正常的。他们坚持“和谐创卫、平安创卫”的原则,凭借办事处班子成员团结、热忱、认真和各居委会主任大都是本城人的优势,反复登门,讲大局、做工作,动员亲属、朋友带头等办法,硬是按期保质攻克了难关。

“海澜之家”服装店的广告牌是繁峙县最漂亮的,甭说是店主,就是县城居民都把它看做一道亮丽的风景。可就是这块投资两万刚刚建成的广告牌匾也在“创卫”的洪流中消失了,老板拆得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清楚:政府“创卫”搞好了,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效益。

石龙街的“古色古香”、“蜀一蜀二”的广告牌匾也很漂亮,但店主们为了大局,还是义无返顾地忍痛把它拆了。

城中村西义,有个老人叫郭彦峰,今年60多岁了。在石龙街有个门店以年租金3万元租给了一个修车的。“创卫”需要把临街门店拦腰劈掉一半,老人初始怎么也想不通,也难怪,白花花3万元说没就没了,这种事摊上谁也心痛,可老人最后还是把它拆了。

为了修建火车站广场,需要拆除周围的一些建筑,特别是一些小二楼。其中有一户小二楼,建筑面积近300平米,当时向指挥部要价900万,通过几次做工作,最后政府只给了40万元,另外新找了块宅基地,就顺利拆除了。许多人都大感惊奇,认为房主吃亏了,错过了发财机会。但事后房主说:“吃亏吃在‘创卫’上,值!能让县城有个好形象,我也算是做了点贡献。”

武宪堂书记在“创卫”动员大会上讲到,通过“创卫”要达到三个目标:县城面貌要有实实在在的改善、市民素质要有实实在在的提升、人民群众要有实实在在的受益。创先争优活动一开始,武书记就强调把“创卫”工作作为创先争优最好载体。号召全县党员以大手笔、严制度、实干劲成就繁峙县作为千里滹沱第一城的辉煌。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宝山说,繁峙县“创卫”工作本身就是一次全县党员、干部的“创先争优”。

诚然,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延伸,要真正落到实处,就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就是要有一个整体的、目标明确的行动、要形成一个长期的、切实有效的机制,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为人民谋福祉。

事实上,不论讲“创卫”还是“创先争优”,在今天的繁峙县,我们看到的是由此而推动的全县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突飞猛进。

“创卫”工作顺利开展的同进,一大批与繁峙发展紧密相关的大工程、大项目逐个上马,繁峙发展驶入快车道。

今年63岁的城南社区居委会主任张龙晓老人感慨地说:“我们的县委、县政府是能办事、会办事、办实事、干大事、办成事的,县领导都说话砸坑,俺们信得过。”

老百姓都骄傲地说,繁峙的滨河公园比太原的汾河公园还漂亮。

内蒙古赛力格尔集团总裁谢皓“五一”节去五台山旅游,回程在繁峙县逗留期间,意外发现在晋东北竟然有一座绿树深掩、白水环绕的美丽县城。之后,他三返繁峙,进行实地考察,深深地被繁峙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和速度感染。感慨之余,他决定在繁峙县斥资103亿元建设一座集养生、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中国五福养生城”。

昔日的偏远小县逐渐成为闪耀在三晋大地的一颗明珠。

猜你喜欢
创先争优县城卫生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太原古县城: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智取红领巾
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数说陕西70年之“县城经济”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如何以创先争优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卫生歌
讲卫生
总结实践经验深化理性认识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