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之管见

2011-11-19 18:27
克拉玛依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居民医疗

屈 刚

(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党校,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社区卫生服务是基于社区的一种综合性的基本卫生服务,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建立城镇社区医疗,是我国医疗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让人人看得起病,减少社会医疗公共资源的浪费,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小病近治,省钱、省力又省心,提高社区医院的社会公共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坚持以调整和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为主,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西医并重,防与治结合;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和认同,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服务及疾病预防上,摆脱社区医疗充当药房和化验室的职能,逐步建立起医疗卫生服务、保健健康指导、疾病监控预防、就医诊察导向功能。

一、完善卫生服务指导职能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承担各项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职责,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的基本医疗和疑难病症转诊。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是社区卫生机构所不具备也不必承担的医疗责任,面对社区居民,重点应该放在防治和指导上。首先,加强社区医疗的服务功能,提供主动性服务、上门服务、家庭病床服务等。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就在于它沟通便利、范围小、人员熟悉、关系紧密,这些都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病患的致病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医疗救助、精神疏导、就诊方向指导及生活饮食指导。其次,强化服务群体意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全体居民提供服务,对象除了病人以外,亚健康人群也是它的服务对象,使亚健康人群不要变成病人,同时健康人群也是它的服务对象,进行健康教育,使健康人群不要变成亚健康人群。服务群体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把握自己的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率。第三,提供综合性服务。除了基本医疗以外,还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饮食指导、病理宣传等,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第四,提供连续性服务。从患者发病、治疗到康复复查要全程监控,做到跟踪预防,力争小病治愈,大病防深化,康复防复发。社区卫生服务对生了病的社区的居民,要全程提供服务。比如针对高血压患者,要定期提供为其查血压、调整用药、降血压、超标就诊等项目的连续性服务。人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健康问题,社区卫生部门应分门别类地提供指导服务。

二、强化居民健康跟踪管理职能

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对慢性病的防治与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信息优势可以准确、详尽掌握社区居民患病的家庭因素、生活习惯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突发诱因等综合信息,较全面地接触到患者发病前后的病理信息变化,便于从医疗角度观察、分析、跟踪疾病并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首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均可按病种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从发病、治疗、处方、效果反馈等全程跟踪,为疾病突发准备第一手转诊资料,为疾病的确诊、全方位治疗提供详实、全面的数据信息。其次,在有效信息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分病种进行群体健康指导。对同类型疾病群体或亚健康群体,应开展药品安全、饮食治疗、康复训练等集中辅导、座谈工作,帮助他们互相交流 、监督,提高疾病防治效果。加强家庭医疗防治的指导管理,从源头上全方位管理患者的生活。第三,加强医疗机构协作,完善转诊后治疗的跟踪管理。社区卫生机构承担了首诊、转诊责任后,不是甩手掌柜,而是一个跟进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便于及时调整专科治疗后的疾病预防和指导方案。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提高群众信任度;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大医疗机构的就诊压力。

三、协调联动,把好健康第一关

社区卫生服务是强调现有的城市资源的整合,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两级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联动,充分利用社区社会资源,建立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润滑剂,是空间站。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推动全面健康服务,为居民健康把好第一关。

首先,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医疗机构分工合作、人员双向交流的工作机制。大中医院的医生可以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指导,开展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也可以到大医院进修。病人也可以 建立双向转诊,社区看不好的疾病,要转送到大医院去;小病、确诊的慢性病,大医院就应该往下转,回到社区来,使病人疗与养结合。

其次,整合社会资源,多渠道开通疾病防治和健康生活技巧的交流指导。社区也可以与非公立医院、离退休医务工作者、社区内各类知识人才(如心理健康咨询员、体育保健员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开展会诊、咨询、培训、座谈等形式的疾病防治宣传工作,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指导。

第三,争取社保支持,在患者与医疗保障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把符合要求的卫生服务项目纳入支付范围,提高医保基金的利用率、实用率,通过节约医药费来促进社保加强疾病预防和保健的经费投入。同时,与社保建立公共的疾病网络信息平台,便于社保分析、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及群体性特点,便于社保机构有目的、有方向地投入医保基金,用于主要病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管理。

第四,突出公益性。与药监部门和药品商沟通,通过常用药品团购业务、简化包装、定点生产、统一配送等方式降低社区用药的成本和价格,把好药品质量关,让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药、廉价药,真正做到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第五,以点带面,提高居民疾病防治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开展家庭保健员培训制度,把常见慢性病、多发病控制在家庭、社区范围里,将慢性病防治的主动权掌握在居民手中,提高疾病预防的效果,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第六,建设网络信息平台,为政府卫生部门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社区居民建立客观、及时、准确的网络信息数据,根据相应的年龄、性别、工种、退休类别、伤残级别、身体状况、就医情况等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数据管理、实时监控,提供各级各类信息服务,开展“医疗运行分析”等。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核查周期,开展详查、抽查、顺查、逆查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努力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我国医疗改革的必由之路,如何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能,真正做到方便群众,从根本上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需要我们多方不断努力和探索。

[1]邹萃.家庭保健员筑起健康新防线[J].中国社会保障,2009,(1).

[2]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R].2006,(2).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居民医疗
石器时代的居民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你睡得香吗?
社区卫生
什么是医疗告知
创新社区卫生服务 真正落实医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