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与思考——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1-11-22 00:01裴庆丰
图书馆界 2011年4期
关键词:书箱电子标签盘点

裴庆丰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45)

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以工作于任何环境。近年来,随着 RFID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此项技术不仅被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使用,而且也被国内外许多图书馆采用。在英国,已有 500多所大学、市、社区图书馆采用 RFID技术并成功运行。现在已有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荷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几十个国家在图书馆推广采用这项技术。据统计,自从 2006年国内第一家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后,截至 2009年底我国已有近 40家图书馆使用 RFID技术。由于图书馆工作环境相对稳定,数据也比较简单,RFID技术可以与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做到无缝链接,所以 RFID技术在图书馆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目前,国内图书馆界十分关注该项技术的发展,预计不久的将来,RFID技术将会从南方向北方、从大型图书馆向小型图书馆发展。

1 RFID系统原理

RFID系统,是由天线、读写器、电子标签和应用软件四部分组成。当电子标签放在天线板上方进入读写器发出射频信号后,电子标签凭感应电流获得能量,发送出电子标签芯片中存储的信息,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传送至软件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然后数据就可以在网络上传输。RFID系统与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只需要一个接口应用软件即可链接,技术要求不复杂,便于图书馆进行技术改造。

RFID技术与传统条形码技术相比,电子标签信息存储量大,可读写数据,能防止标签之间数据干扰,因此 RFID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标签。电子标签具有自动开关功能,嵌入电子标签的文献借出时,标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关闭,文献还回时电子标签自动打开,简化了传统条形码技术充、消磁的麻烦。电子标签适用于各种环境,使用寿命长,容易嵌入各类文献上传入文献数据。由于上述技术原理,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可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优化图书馆的工作流程。

2 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组成要素

2010年笔者所在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与沈阳慧博升射频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 RFID智能图书馆建设工作。该系统由 5个子系统组成:图书标签转换系统、自助借还书系统、馆藏盘点系统、智能全向安全门系统及馆员工作站,每个子系统都有各自具体的工作流程。

2.1 信息加工

引入 RFID技术后,在采编室设置两个固定标签转换站,标签转换站由天线、读写器、电子标签转换应用软件及计算机组成。到馆新书仍按原来的程序,分编、加工、输入计算机完成后,再经过标签转换站写入信息。电子标签转换站的工作程序十分简单,即给加工完成的图书贴上电子标签,在天线板上扫入条形码,显示器即刻显示绿色,此书加工便可完成。当对书库原有的图书电子标签加工时,只需在书库设置几个临时电子标签转换站,集中将有使用价值的图书帖上电子标签,通过电子标签转换站加工,转换至 RFID系统。

2.2 自助借还书

引入 RFID技术后,传统的借/还书形式将会被淘汰,更为先进的自助借还书机将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进入书库,在书架上选取到自己需求的图书,在自助借还书机上输入借书证信息后,将图书放到借还书机上进行扫描,因为电子标签有极强穿透力,可以多册书同时放在上面扫描,显示屏出现允许所借的图书信息,就办理完借书手续。

我院为达到节省读者时间,体现图书馆对读者的关怀,为读者提供更人性化服务的目的,在二楼设置一台无人值守全天候为读者开放的自助还书机并配有两个还书箱,读者可以在任意时间通过自助还书机办理还书手续。当读者办完还书手续后,还书箱门自动打开,将书投入还书箱,还书箱门自动锁上,根据读者需要打印还书凭据。读者还可以在自助还书机上办理查询信息、续借等业务。

自助借还书机简化了借还图书环节,方便了读者借阅,进而提升了图书馆服务品质。

2.3 馆藏图书盘点

图书馆馆藏图书盘点工作是图书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过去因为条件有限,盘点馆藏图书工作费力、费时十分辛苦,很多图书馆十几年不做馆藏图书盘点工作。笔者在图书馆工作二十多年,也仅在图书馆搬迁时做过一次盘点,数据也不十分准确。有了 RFID技术,馆藏盘点工作就变得很简单了。在书库设一个移动工作站,配带电源的书车、笔记本电脑及手持扫描天线,盘点馆藏图书时,工作人员仅需要推着书车,手持扫描天线在书架上扫描,即可准确知道馆藏图书册数、每册图书的流通情况等信息,为图书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4 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是图书馆在流通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用来防止图书失窃;二是用来提醒读者办好借书手续。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图书馆均已安装了电子安全门、图书内有磁条,用来防止失窃。该系统用起来十分麻烦,有的在借还书时还需要充、消磁,检测时也未必准确。我馆引入 RFID系统后,在借阅大厅设置了单通道智能全向检测安全门,此门禁系统具有更安全、更智能化的特点。当有读者未经许可带离图书馆的图书经过智能安全门时,此系统就会自动声光报警,及时提醒读者及时办理借书手续。这是因为 RFID图书标签自带双重安全报警功能,读者借书时,RFID系统自动关闭 RFID图书标签的双重安全报警功能,还书时则重新启动。RFID智能全向检测安全门,还可以实时记录进出图书馆人次,阅读读者个人信息,为图书馆的统计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3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重要意义

3.1 RFID技术给图书馆带来革命性变化

图书馆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网络化再到数字化的变革过程。虽然,服务手段不断进步和发展,但仍无法满足读者对文献需求的要求。随着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这种智能化管理可以满足读者需求。RFID技术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为图书馆事业发展赋予了更大的空间,它将促进图书馆管理形式和管理结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图书馆的有些岗位将会得到加强 ,有些岗位将要弱化甚至消失,图书馆可以按照 RFID技术要求,重新构建业务工作流程,使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得以简化,达到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的目的。RFID技术对图书馆管理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是具有革命性的。

3.2 RFID技术实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我院图书馆流通部规定:上午不对学生读者开放。对于这项规定,有些读者不甚了解,常常在上午课间来图书馆还书,结果碰壁,常常引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矛盾。自引入 RFID技术后,在借阅大厅设全天候为读者服务自助还书机,读者随时都可以来图书馆还书,既方便了读者,又解决了还书高峰期排队的紧张状况,节省了读者还书时间,真正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3.3 RFID技术成为图书馆的亮点提高了文献利用率

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不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信息意识淡薄,缺少图书馆专业及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 ,大部分学生到图书馆不知道如何利用计算机查阅自己需求的文献,进入书库后盲目地在书架前走来走去,用很长时间也检索不到需求的文献 。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灵活,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较浅,考试容易过关。以上原因造成高职院的学生利用图书馆阅读学习、借阅文献的人数较少,使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RFID技术引入图书馆后,这种高新技术成为图书馆的亮点。读者可以通过自助借还书机办理借、还书等手续,方便、快捷、智能化,也激发了读者浓厚兴趣,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来图书馆,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4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经费问题

制约 RFID技术在图书馆全面推广使用的主要因素是经费问题。不算设备及应用软件,仅电子标签一项费用就很大。目前每个电子标签的市场价格在人民币 2元左右,对于拥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藏书的图书馆来说,仅电子标签这一项就要花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这是一笔十分庞大的支出。笔者建议:对于刚开始引入 RFID系统的图书馆来说,可以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针对流通率高、使用价值大的图书,贴上电子标签,转入 RFID系统。而针对流通率不高,使用价值不大的图书,仍按过去的条形码流通,随着馆藏剔旧,逐步将这些书转入下架书库,最终实现馆藏图书完全应用 RFID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节约一大笔经费,有利于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推广。

4.2 图书损坏问题

自借阅大厅设自助借还书机(配还书箱)后,读者可在任意时间在自助还书机上办理还书手续,然后将书投入还书箱,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由于还书时没有工作人员检验,损坏的图书照样可以投入还书箱等。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清理还书箱时要逐一检验,对没有问题的图书及时上架,对损坏较为严重的图书可以用电话或短信通知借阅人来图书馆进行赔偿处理。对于不能如期来馆办理赔偿的读者,可暂时将借书证挂失,直到问题解决后再将证件解除挂失状态。

4.3 个人隐私问题

个人隐私问题,是图书馆应用 RFID技术时所面临的又一个实际问题。由于 RFID识别的信息媒介是电磁波,携带着嵌有电子标签图书的读者有遭到追踪的潜在威胁,所以在图书流通领域应用 RFID技术有可能涉及个人隐私权遭受侵害问题,图书馆应用 RFID技术也必须考虑此类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5 结 语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还不成熟,主要应用还停留在自助借还书、馆藏图书盘点及门禁系统等,随着时间的推移,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将会不断完善。根据该技术的特点及我馆的规划,下一步将会对书架、设备等使用该技术管理,实现智能化。总之,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应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并且总结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让 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得到更好的展示。随着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图书馆将会全面推广和普及 RFID技术,到那时图书馆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

[1]韩凤勇.无线射频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0).

[2]许 强.普适环境下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0(1).

[3]刘玉梅.小创新,大服务——谈谈我馆的简易还书箱[J].图书馆建设,2010(5).

猜你喜欢
书箱电子标签盘点
爸爸的书箱
盘点冬奥会的“科技范儿”
基于伪随机数发生器的双向认证协议
盘点各国网红猫
“随意书箱”
“随意书箱”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浅析RFID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建国以来新年献词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