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公司推出防产地仿冒新技术——利用Agribiometrics影像技术识别“蔬菜的脸”

2011-12-08 09:40李莲花
园艺与种苗 2011年4期
关键词:拍摄角度产地流通

编 者 按:本期《国际动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目前由NEC公司推出的防止产地仿冒的新技术,第二部分展示日本Agribio株式会社的康乃馨新品种。

NEC发表声明称,目前已开发出一种通过拍摄果实照片便可在大量果实中准确识别单个个体的技术——Agribiometrics技术(图1)。它是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NEC指纹与脸部识别技术来拍摄果实外观,根据表皮的模样识别每个个体。利用此技术,能够防止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产地仿冒,从而建立安全、安心的产销履历。同时,NEC期待此高新技术能够在2~3年后实现实用化。

1 解决目前农产品管理不善问题

目前农产品的信息管理主要是在农产品个体上直接贴附标签或电子条码或在农产品包装上进行标记。

近年,食品和农产品的产地、栽培履历信息的伪造和标识出错等问题的发生有增加趋势,现行的管理方法是贴换标签、复制、调换农产品的内容物等。但上述管理方法不仅存在各种仿冒风险,且调换标签等作业还需一定成本。

NEC开发Agribiometrics新技术的目的在于防止产地仿冒和产销履历(追随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等流通过程的结构)伪造。Agribiometrics技术的特征之一是应用了NEC开发的指纹识别技术,可以识别出肉眼不易识别的果实个体差异。果实的表皮在栽培过程中会自然生成不同纹理,即便是同一个品种,每个水果也会有不同纹理。运用此技术,仅靠外观即可识别农产品个体,很难仿冒。另一特征是实现了农产品拍摄角度的自动修正。Agribiometrics技术是利用脸部识别技术的3次元影像识别技术,能将以最大20°倾斜面拍摄的照片,修正为看似正面拍摄的照片,在店铺或栽培现场等不易将拍摄角度调整为定向的场所最适合应用此技术。

如果实现Agribiometrics技术的实用化,消费者或销售者可利用在市场出售的普通照相机来拍摄眼前的农产品,将之与生产者出货之前拍摄登录的照片对照,即可取得该产品栽培记录和产地等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再者,农产品流通中无需贴附条形码或电子标签,既可削减成本,又可避免贴换标签或调换内容物等引发的伪造风险。

NEC用手机摄像镜头拍摄了约1 800个哈密瓜,用来验证此技术(图2)。结果证明:把冒牌货错判为真货的概率为1%,把真货错判为冒牌货的概率为0.4%。

2 以云服务为目标

通过引进Agribiometrics技术,可解决在食品和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产地仿冒和栽培履历的伪造、错误标识,以及减少由粘贴标签、条形码而发生的费用等问题。除了应用于流通管理外,NEC正积极研发相关技术,可望通过云服务,将该项技术延伸至从农业现场到市场的整体供应链上。

猜你喜欢
拍摄角度产地流通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良法”“善治”为粮食流通保驾护航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新闻摄像中的角度选择与应用
警惕“洗产地”暗礁
试析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突破与创新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干跳”
国务院决定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