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笑,我们为人民找厕所

2011-12-10 03:27周宗珉
博客天下 2011年23期
关键词:公共厕所如厕厕所

周宗珉

黄飞飞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观众,笑得有些僵硬。他身后的电子屏幕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我开发了找厕所软件。”

这里是江苏卫视《非常了得》的录制现场,一档闯关答题类的综艺节目,选手要通过识别场上嘉宾言论真伪晋级。

“它其实是一款手机软件。出门在外,点一个按钮,就知道周围哪里有厕所了。”黄飞飞紧张得晃悠,“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很本土化、很亲切的名字,叫‘噢粑粑。”

伴随着台下的哄笑声,这个28岁的青年掏出一台iPad,向观众现场展示了“找厕所”的过程:借助GPS定位,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最近的一间厕所—江苏电视台2楼的洗手间。除了向大家报告有无厕纸、蹲位数量等信息外,软件特别提示:“平常人不多,但在录节目时,人非常多。”

这款黄飞飞和同事小试牛刀开发出来的“找厕所”软件,给他们带来了未曾预料到的高曝光度。2011年初,他和4个同为技术出身的伙伴一起从亚信联创辞职,再加上2个负责市场营销的姑娘,7个人各自掏出4万到80万不等的初创资金,联合在南京租下办公室注册了新公司,跻身手机应用开发大潮。

起初,团队想做一款名为“开趣”的“签到”应用,不料下载量寥寥。而后又想结合南京本地文化,做一些以“金陵鬼话”、“小鬼闹金陵”为主题的小应用,但团队内部意见却始终难以统一。找不到新市场的切入点,让整个团队陷入了迷茫。

直到一天公司内部例会上,担任COO的黄利忆及自己一次“欲求一洗手间而不可得”的经历,突发奇想地提出“我们帮人找厕所吧”。这个提议得到全体成员一致赞同。分析市场后,他们发现国内还没有同类应用问世。

打定主意后,团队成员们又在这款手机应用的命名上产生分歧。70后们倾向于“方便助手”之类的雅号,但80后们则力挺“屙巴巴”这句俗语—这是南京本地方言中“上厕所”的意思。在产品经理黄飞飞的坚持下,这款应用名称最终敲定为谐音“噢粑粑”。

紧锣密鼓地忙活了3个星期,“噢粑粑”的首个版本“南京版”诞生了。由于缺乏精确的公共厕所位置信息,团队中四五个人花了整整一周,将全市公共厕所(含肯德基、麦当劳)的经纬度一个一个标明在谷歌地图上,有时一人一天要标近200个厕所位置。

幸运的是,“南京版”发布的第二天就得到当地都市报的整版报道。很快,南京城管局的工作人员联系到开发团队,主动提供了700多个市内公共厕所的详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蹲位数量、有无残疾人设施等。

飞涨的下载量证明,这款应用满足了很多人的“‘肛性需求”。《非常了得》的节目在8月播出后,“噢粑粑”的单日安装量超过4000次。截至10月10日,总安装量突破了15万。有了“南京版”的数据采集经验,团队决定将服务铺开,推出了全国版“噢粑粑”。

产品功能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增加的一个人性化设计是:在显示周边厕所的信息列表中,每个厕所旁都有一个绿色的指南针,实时指向厕所的方位。另外,应用中还内置了笑话和趣图,供人们在如厕时解闷。后来添加的更具戏谑成分的“新浪微博求廁纸功能”,则源于一个发生在日本的真实的故事:2011年5月,一名昵称为“DJ课长”的网友在商场如厕时遭遇无纸尴尬,便通过微博Twitter向好友求援。结果这条微博迅速走红网络,20分钟后,商场派人“营救”成功。

不过,这款应用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无法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也不能期望用户平时没有生理需求时也长期驻留。怎样才能通过这样一款本身免费的应用程序盈利?这个问题会长期困扰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开发团队。

面对众多投资人对商业前景的问询,开发团队也不得不严肃地考虑这个问题。负责营销策划的钱婧透露,公司正在洽谈接受的下一笔投资规模将在300万-500万之间。不过,也有一些投资人并不看好他们的前景。

“我们有时也会反复问自己:‘我们到底能卖什么呢?实在想不出时,我们索性也会开玩笑:‘就卖萌吧。”钱婧说。(作者系科技媒体ifanr.com撰稿人)

猜你喜欢
公共厕所如厕厕所
下期预告:如何帮助幼儿愉快、轻松地进行如厕训练?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厕所囧事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警惕厕所性猝死
从上海的第一个公共厕所说起
厕所——希望不再老生常谈
着急如厕
公共厕所所应用同一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