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新区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2011-12-13 03:16张婷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300457
天津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终身教育学习型

张婷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天津300457)

建设学习型新区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张婷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天津300457)

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城市的核心,而职业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不仅承担着为社会的发展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在对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有效提升城市人科学素质及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上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型城市 终身教育 职业教育 滨海新区

1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性

我们通常说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即人的学习,包括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而广义的学习指的是人类由实践获取经验与能力所引起的行为变化的过程。一个城市,一定要倡导一个学习的环境。在国内,上海较早就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目前,上海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0的上海世博会更是成为上海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马达。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人生各阶段当中所受教育的总和。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并迅速被学术界和许多国家认同,得到积极的响应。2001年5月,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峰会上提出:“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可见,学习型城市是发展终身教育的城市,学习型城市的中心工作就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现代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创建学习型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创建学习型城市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素质;第二,创建学习型城市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创建学习型城市可以提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第四,创建学习型城市有利于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第五,创建学习型城市有利于城市文明的进步。

2 职业教育对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作用

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职业教育对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创建学习型城市注重提升城市人的素质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中指出:人力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即提高城市人的素质城市才能发展。因此,无论是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还是低素质的产业工人,职业教育无疑为他们提供了职业培训和职业学历教育的保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2.2 职业教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职业教育以直接培养社会亟需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宗旨,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的经济学家罗默的经济增长模型说明,拥有大量人力资本的区域会取得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许多国家或地区把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之一。

2.3 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是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核心,而职业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终身,为每个社会成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相应的服务。

3 滨海新区职业教育现状

滨海新区目前已建成的高等职业院校有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另外还有塘沽一职专、塘沽中专、汉沽中专、滨海中专等十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再加上天津市政府投入10亿多元,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建成海河教育园区7所职业院校,开设机械、物流、航运、工程管理、生物医药等专业近百个,在校生近十万人。由此可见,包括滨海新区及周边范围,职业院校广泛分布,辐射区域广。

4 职业教育对建设学习城市的策略思考

纵观这些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职业教育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完善。结合滨海新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情况,我们设计了“对滨海新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的反馈,发现了不少问题,特提出以下策略与思考,以期让职业教育在推进滨海新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上尽微薄之力。

本次调查共有130个样本,年龄结构18~25岁的62名,占47.7%;25~30岁的35名,占26.9%;30~40岁的26人,占20%。学历层次中本科55人,占42.3%;专科68人,占52.3%。所属行业中机关有11人,占8.5%;事业单位有25人,占19.2%;企业有35人,占26.9%;学生有55人,占42.3%。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对学习型城市的理念知之甚少,市民的自主学习意识还不够,没有浓厚的学习氛围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口号在我国提出已有10余年了,然而,在我们周围竟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听说过(没听说过占35.4%,做了这张卷子才知道占34.6%),可见我们政府宣传引导的力度还不够,致使城市的学习环境不够理想(学习氛围一般占56.2%,不够占37.7%),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日常学习2小时以下占79.2%)。但可喜的是在对“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认同感”上,有90.8%的人选择了“所有人都应学习”。

4.1.2 对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够重视 这主要体现在,我们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长期拘泥于传统,教材缺乏灵活性,教法简单,还未能很好地为各个层次和类型需要的劳动者实现终身学习的愿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4.1.3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教育资源不能共享 在对政府提供的学习场所的调查显示,有43.1%的人选择一般,32.3%的人选择不够,而占有一半的比例的人认为学习场所就应在学校(见图1,学校占55.4%),可学校的开放力度却不尽人意(见图2,一般占40%,不够占48.5%)。这种局面的产生,既在于政府规范制度的欠缺,也在于教育部门、学校观念的守旧。

图1 学习场所

4.1.4 职业教育偏重于学历教育,而忽视非学历教育 由图3、图4可见,在对市民做学习动机及学习内容的调查中,获得学历证书及学业培训并不是排在首位的,而是增长专业知识及技能。这足以证明市民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它不仅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是为追求更高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目前,我们的职业院校还未能很好的构建起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岗前培训与岗后培训并重的终身教育体系。

图2 学校对公众开放力度

4.2 对策与建设

4.2.1 宣传普及学习理念,发挥示范作用 在滨海新区政府的宣传指导下,将学习的理念根植于每一个市民的心中,使终身学习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凝聚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中来。我们职业院校在积极配合新区政府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同时,理应率先建成学习型组织,在校内的管理者和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发挥好示范作用。

图3 学习动机

图4 最想学习的内容

4.2.2 开发整合教育资源,发挥优势作用 职业院校在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中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网络、图书、教学设施、活动场所、实训基地等,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教育资源,理应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作用。但我们由于观念、制度等问题,教育资源封闭,教育设施甚至闲置空设,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力度远远不够。笔者认为只要制定好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以点带面,以职业学校所在地为中心,资源面向所辖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放。这既为政府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为市民创建了“处处是学习之地”的便利场所。

4.2.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能力培养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在不同时期的学习需要,职业教育应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岗前培训与转岗培训;岗位培训与职业资格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在问卷调查的“对学习的主要困难”进行分析中,其中“缺少时间”排在第一位,占46.9%。由此可见,如果职业教育以这种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弹性的学习制度面向公众,势必将为各个层次和类型需要学习的劳动者提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机会和场所,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愿望提供了条件和保障。随着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行业结构的调整、职业的流动,尤其是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人们终身学习的理念将进一步加强。

4.2.4 建立公共服务就业平台,体现辐射作用 随着大量技能型人才的涌进,更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急剧涌入的“打工一族”对滨海新区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职业教育尤其要关注弱势人群,这也体现其在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方面的独特作用。滨海新区内的职业院校应促使这种学习型平台“遍地开花”,为所有的新区人打造终身学习网,从而构建崇尚学习、和谐发展的学习型新区。

5 结束语

职业教育并不只是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还应是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角色,即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学习型城市,提升整个城市文化品位。因此,在推进学习型新区的建设中,职业院校必将担起历史重任,发挥阵地指导作用,为尽快提高新区居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创造良好的城市投资环境、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而不懈努力。■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王学魁,赵利军.产学研结合服务滨海新区的实施设想[J].中国轻工教育,2009(增刊):19-21.

[3]张榕明.按照终身教育理念发展职业教育[N/O L].中国教育报.[2010-08-23].http://w w w.cnr.cn/allnew s/201008/t2010 0823_506937533.html.

[4]徐公仁.滨海新区有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2009(5):104-105.

[5]杨树峰,闫学元.浅谈整合地方高校教育资源服务滨海新区建设的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9(3):41-43.

2011-09-06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终身教育学习型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滨海新区“典范之声”合唱艺术节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