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昌粳10号选育及应用

2011-12-15 08:07昌宁县农科所678100熊守志
云南农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原种稻瘟病亩产

□昌宁县农科所 678100 熊守志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昌宁县农科所从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引进武运粳8号(嘉48/香糯912/丙815)进行品种试验。1998年昌宁县农科所和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在昌宁县九甲办事处试验,共同从武运粳8号中选得一个株型中等、中穗型清秀健壮的变异单株。1998年将其临时编号为汰优2号品种,2001~2004年在昌宁县农科所试验田进行系统法选育。2004年获得一个稳定株系,编号为汰优2号选2,暂定为昌优1号。2005年参加昌宁县品比试验,产量居10个参试品种第一位。生产试种表现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能力强,产量高,品质优,米饭软、不回生。2006~2007年参加保山市水稻粳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均居10个参试品种之首,综合平均亩产达698kg,比对照合系41增16.6%。2008年正式定名为昌粳10号,2010年9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编号:滇特(保山)审稻2010023号。

2 品种特征特性

粳型常规水稻,株型紧凑,剑叶直立,全生育期171.3d,株高104.6cm,穗长18.2cm,穗总粒数137.2粒,实粒数112.0粒,空秕率17.6%,千粒重24g,中等落粒。品质检测:出糙率83.4%、精米率73.4%、整精米率49.9%、粒长4.8mm、粒型(长宽比)1.7、垩白粒率38%、垩白度2.3%、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干基)13.8%、水分11.9%,色泽正常。抗性评价:抗稻瘟病,高抗白叶枯病。适宜海拔1 400~1 700m稻作区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

3 试验及产量情况

3.1 县品种预试及区试

2005年昌宁县农科所在试验基地单本繁殖水稻新品种昌粳10号,实收亩产842.2kg,较合系41亩产583.5kg增44.3%。2006年该品种参加保山市水稻品种区试,昌宁试点亩产935.8kg,比对照合系41亩产648.3kg增287.5kg,增44.3%。2006~2007年参加保山市两年一轮中海拔粳稻品种区试,综合平均亩产698.4kg,比对照品种合系41增产99.5kg,增16.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两年12点次中,比对照增产点有10个点次,占83.3%。

3.2 生产试验及产量

在选育过程中,实行系统选育,经过2001~2004年的选育,该材料基本稳定,2005年在昌宁县坝区、山区进行多点鉴定,并示范种植12.47hm2,表现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抗倒伏,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等特性。

1)2005年昌宁县农科所分别在右甸镇、达丙镇、漭水镇、温泉乡进行多点试种示范,面积 12.47hm2,平均亩产683.6kg,增12.0%。表现抗稻瘟病、高产、稳产、品质好等特点(生产示范每亩大田用种2.0kg,全部采用旱育秧、稀植、条栽等措施)。其中右甸镇示范种植5.8hm2,经测产,平均亩产为680.7kg,较推广品种昌粳8号增12.8%。达丙镇示范种植2.2hm2,平均亩产681.4kg,比推广品种昌粳8号增13.5%。漭水镇示范种植2.33hm2,平均亩产 673.8kg,比推广品种昌粳8号增10.2%。温泉乡示范种植2.13hm2,平均亩产 698.5kg,较粳杂品种88187增产11.6%。

2)2006年昌宁县农科所在昌宁县5个乡镇示范种植面积143.87hm2,平均亩产650.6kg,增10.1%。其中右甸坝示范种植68hm2,平均亩产657.2kg,较推广品种合系41亩产601.5kg增9.3%。漭水镇示范种植32.2hm2,平均亩产653.5kg,较推广品种昌粳8号增12.2%。翁堵乡示范种植16.67hm2,平均亩产645.3kg,较推广品种昌粳8号增11.9%。温泉乡示范种植15.47hm2,平均亩产698.5kg,较粳杂品种88187增11.6%。更戛乡示范种植11.5hm2,平均亩产598.6kg,较推广品种预110亩产558.4kg增产31.2kg,增5.6%。

3)2007年昌宁县示范种植1 166.67 hm2,平均亩产656.3kg,其中县级水稻高产样板示范种植66.67hm2,经科技人员测产,昌粳10号平均亩产达669.8kg,比推广品种楚粳26亩产618.7kg增产51.1kg,增8.2%。施甸县、腾冲县和凤庆县示范种植413.33hm2,平均亩产620kg以上。

4)2008年昌宁县示范种植1 906.67hm2,平均亩产650.8kg。施甸等县示范种植780hm2,平均亩产620kg以上。

5)2009年昌宁县示范种植2 310.33hm2,平均亩产716kg。昌宁县实收最高亩产857.8kg,昌宁县农科所基地实收亩产850.6kg。施甸县、腾冲县和凤庆县引种示范种植880hm2,平均亩产640kg以上。

6)2010年昌宁县示范种植 3 000 hm2,平均亩产765.6kg。施甸县、腾冲县和凤庆县引种示范种植1 033.33hm2,平均亩产650kg以上。

3.3 良种繁殖情况

昌宁县农科所育种基地历年水稻良种繁殖田昌粳10号实收产量统计如下:

2004年单本繁殖0.033hm2,实收亩产836.1kg。

2005年示范种植0.067hm2,实收亩产842.2kg。

2006年原种繁殖1hm2,平均亩产755.6kg。

2007年原种繁殖1.07hm2,平均亩产765.6kg。

2008年原种繁殖1.8hm2,平均亩产710.5kg。

2009年原种繁殖3.33hm2,平均亩产850.6kg。

2010年原种繁殖2.4hm2,平均亩产768.8kg。

水稻良种昌粳10号在昌宁县已示范种植6年,累计示范种植1.16万hm2,平均每亩比其他推广品种增产41.8kg,累计新增稻谷产量727.8万kg。昌粳10号水稻良种已成为保山市昌宁县、施甸县、腾冲县和临沧市凤庆县主要推广的水稻品种。

4 栽培要点

1)种子处理:用浸种灵泡种48~72h,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种子吸足水分后催芽。

2)旱育稀植培育壮秧:一般4月10~20 日播种,秧龄 35~40d,每亩大田用种量1.5~2.0kg,秧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

3)合理密植:亩栽 2~2.5 万丛,每丛2苗。

4)合理施肥:亩施有机肥 1 000~1 500kg作底肥,重施中层肥,巧施穗粒肥,N、P、K 配合施肥,70%作中层肥,20%作分蘖肥,10%作穗粒肥,或60%作中层肥,20%作分蘖肥,20%作穗粒肥,全生育期施纯氮 10~14kg,磷肥 30kg,钾肥15kg。

5)拉线单行条栽,行距 20~25cm,株距13.3cm,浅水栽秧,寸水活苗,栽后35d左右,总茎蘖数达到35万左右,晒田5~7d,控制无效分蘖。

6)加强病、虫、草、鼠害预防。

7)做到九黄十收,颗粒归仓。

猜你喜欢
原种稻瘟病亩产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桂蚕8号原种繁育效果分析与配套繁育技术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