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积液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在肝癌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

2012-01-02 05:02卓连坤白振连闫道杰李海峰毕研萍马爱芹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肝病科病理科山东莱芜7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18期
关键词:肝病肝细胞积液

卓连坤,白振连,闫道杰,李海峰,毕研萍,马爱芹(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肝病科;.病理科,山东 莱芜 700)

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检测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国内外已有多篇研究报道。以往的研究从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检测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用以及诊断方法学等不同方面进行,但目前少见对腹腔积液AFP-L3的检测对良恶性肝病鉴别、良性肝病预警肝癌及肝细胞癌疗效判断有何应用价值的研究报道。作者使用国产的微量亲和吸附离心管法分离腹腔积液及同时段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腹腔积液及血清AFP和AFP-L3的含量,计算同一标本的AFP-L3/AFP比值,结合影像、病理及临床诊断,探索腹腔积液中AFP-L3的检测在良恶性肝病鉴别,及肝细胞癌疗效判断、良性肝病预警肝癌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本院住院的肝源性腹腔积液患者,共计6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17例,年龄39~73岁,平均59岁。临床已确诊为HCC 23例,其中14例患者于手术、介入或放化疗前后,分别采集腹腔积液及血清两次以上,计39例次,本组共合计48例次。非肝细胞癌腹腔积液患者44例(肝硬化31例,肝炎7例,其他肝源性腹腔积液6例),其中25例在间隔不同时段采集标本两次以上,计63例次,本组共合计82例次。HCC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医政司组织由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与中国抗癌协会合编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有关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标准。所有腹腔积液及同时段血清标本,均在采集后立即送检,当日进行检测。

1.2 仪器 贝克曼DXI8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设备。试剂:AFP为贝克曼DXI8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设备配套试剂;AFP-L3亲和吸附离心管装置由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 AFP-L3亲和吸附离心管内,预先装有耦联了凝集素小扁豆凝集素的微球,可以特异结合AFP-L3,加入标本后经一定时间的结合,经过离心洗脱后收集的洗脱液中含有AFP-L3。然后使用贝克曼DXI8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设备及配套AFP试剂,对处理前标本和处理后样本进行AFP定量检测,分别获得总AFP和AFP-L3的检测值,通过计算获得AFP-L3占总AFP的比率,记为AFP-L3%。按AFP-L3%≥10%为肝癌阳性诊断指标,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以AFP-L3%≥10%为肝癌阳性诊断指标,临床已确诊为肝细胞癌(HCC)共计48例次,非肝细胞癌腹腔积液患者共计82例次,腹腔积液及同时段血清标本检测的AFP-L3%结果比较见表1。腹腔积液及同时段血清AFP-L3%诊断HCC的敏感度分别为82.69%和71.15%;特异性分别为89.74%和91.31%;准确度分别为86.92和83.85%。

表1 HCC与非HCC患者AFP-L3%阳性率及均值结果

2.2 以AFP-L3%≥10%为肝癌阳性诊断指标,HCC患者治疗前后阳性率和AFP-L3%均值见表2。

2.3 非肝细胞癌腹腔积液患者44例,其中25例在间隔不同时段采集标本两次以上,计63例次,以AFP-L3%≥10%为肝癌阳性诊断指标,腹腔积液12例次阳性,血清10例次阳性,除1例一过性阳性外,4例腹腔积液和血清均两次以上阳性,且进行性升高,AFP-L3%检测范围腹腔积液在11.26%~33.71%,血清在10.83%~29.25%,经结合影像、病理等临床确诊为肝细胞癌。其余40例非肝细胞癌患者的腹腔积液和同时段血清 AFP-L3%检测范围分别为0.39%~11.24%和0.33%~10.39%,因标本量太少,未进行统计学分析。

表2 HCC患者AFP-L3%阳性率及均值结果

3 讨 论

AFP-L3的检测对HCC的诊断价值,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课题,国内也已有多篇研究报道。李永利等[1]研究证明,AFP-L3是一个独立肝细胞癌诊断因子,AFP-L3测定对良恶性肝病的鉴别及肝癌的早期预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殷正丰[2]认为AFP-L3检测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肝病、预警肝癌发生并有助于预测肝癌预后。卓传尚等[3]证实微量离心柱法检测AFP-L3对肝细胞癌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AFP,且在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研究早已证实,腹腔积液中多种肿瘤标志物包括AFP检测,可以提高良恶性腹腔积液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陈晓琴等[4]研究证明腹腔积液肿瘤标志物AFP、癌胚抗原、糖链抗原(CA-199)等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腹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已有研究证明腹腔积液中的多种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敏感性好、特异性高,较血清中具有更高的诊断阳性率[5-7]。既然血清AFP-L3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那么腹腔积液中AFP-L3的检测对良恶性肝病鉴别、良性肝病预警肝癌及肝癌疗效观察有何应用价值?这正是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以AFP-L3%≥10%为肝癌阳性诊断指标,腹腔积液及同时段血清AFP-L3%诊断HCC的阳性率分别为81.25%、68.75%;敏感度分别为82.69%和71.15%;特异性、准确度相近;且腹腔积液较同时段血清AFP-L3%检测均值也有差异,说明腹腔积液AFP-L3检测对HCC的诊断较血清价值更大。HCC和非HCC的腹腔积液及同时段血清AFP-L3%检测的阳性率、均值间均有明显差异,说明腹腔积液AFP-L3检测对腹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通过动态检测39例次HCC患者治疗前后AFPL3,计算其比率及均值看出,治疗后较治疗前腹腔积液和血清阳性率、检测均值均有明显降低,腹腔积液和血清AFP-L3%阳性率分别由85.71%降为76.00%、78.57%降为64.00%,均值间比较也有明显差异,说明腹腔积液AFP-L3检测对HCC疗效观察和血清具有同样重要价值。

本研究还对44例非肝细胞癌腹腔积液患者,其中25例在间隔不同时段采集标本2次以上,除1例一过性阳性外,4例两次以上阳性,且进行性升高,AFP-L3%监测范围腹腔积液在11.26%~33.71%,血清在10.83%~29.25%,均明显高于其他40例非肝细胞癌腹腔积液患者,经结合影像、病理等临床确诊为早期肝细胞癌。由此看出动态检测腹腔积液AFP-L3对非肝细胞癌腹腔积液患者预警HCC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李永利,马洪滨,郭静霞,等.甲胎蛋白异质体L3预警原发性肝癌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病毒学杂志,2008,22(5):336-338.

[2]殷正丰.甲胎蛋白异质体作为肝癌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04,19(1):1-4.

[3]卓传尚,柳丽娟,吴秋芳.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2):208-210.

[4]陈晓琴,齐香静,周力.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价值[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5):497-499.

[5]李炎梅.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腹水中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0):2259-2260.

[6]周会祥,洪霞,江永青.腹水 AFP,CEA,CA19-9的联合检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4):356-357.

[7]刘庆峰,王涛,刘贵建.肿瘤标记物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5):1397-1399.

猜你喜欢
肝病肝细胞积液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