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某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检测

2012-01-02 05:02王永岐邢芳会赵翠霞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检验科西安7103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18期
关键词:埃希菌革兰本院

王永岐,邢芳会,赵翠霞(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检验科,西安 710300)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发展和在临床上的应用,细菌的耐药性也日益严重,对临床的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通过分析本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趋势及其耐药性,从而掌握本院感染病原菌的发展动态,加强细菌耐药性检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作者收集了本院2011年所有培养标本的细菌学资料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1年1~12月本院临床各科送检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重复分离的只取第一株。

1.2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 ATCC70060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3 仪器与试剂 法国梅里埃Bcct/Aler120血培养仪及API微生物鉴定系统和配合的生化鉴定板条及药敏板条。

1.4 方法 血液及体液标本先进行增菌培养,阳性标本则转种羊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其他标本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分别接种羊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血平板、SS平板[1],35℃孵育过夜,挑取可疑菌落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以敏感、耐药表示。

2 结 果

2.1 细菌分布统计 2011年各类培养标本共7 962份,共分离出病原菌2 406株,阳性率30.1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222株,占50.79%,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球菌862株,占35.83%,前三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真菌322株,占13.38%,其中白色假丝酵母206株。2011年细菌分布前10名,见表1。

表1 2011年细菌分布前10名

2.2 耐药性分析

2.2.1 革兰阴性杆菌 本院6种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几乎对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西林)全部耐药,二代头孢中头孢呋辛耐药率最低,达65.8%以上,三代头孢中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率也接近70%,头孢哌酮耐药率稍低,在23.3%~56.3%,从头孢他啶/棒酸、头孢噻肟/棒酸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比,他们单独使用明显降低,可以看出本院这两种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23.0%,可作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经验用药。亚胺培南对各细菌的耐药率最低,尤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耐药率在11%以下。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见表2。

表2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

表3 主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

2.2.2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未出现耐药,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分别高达81.7%和82.5%。表中列出的3种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药物基本完全耐药,对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也无明显的敏感性。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在18.5%及以下。主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见表3。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考验,同时细菌耐药性有地区性差别,因此了解细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有助于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控,从而能准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2]。

3.1 本文通过对2011年本院分离出的2 406株病原菌的统计分析,显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为50.79%,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液化沙雷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要种类,结果显示大部分是条件致病菌,他们极易引起严重院内感染[3]。通过全年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对各种细菌的敏感性最高,青霉素类和三代头孢中头孢拉啶、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头孢哌酮则相对较低,在23.3%~56.3%,可作为本院阴性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从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他们分别加棒酸的药敏结果可发现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检出率较高,主要出现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72.4%,可能是大肠埃希菌中gyr A基因或parC基因在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下发生突变,引起DNA回旋酶或拓扑异构酶的结构改变[4]。也有可能是大肠埃希菌质粒上的qnr基因导致的耐药[5]。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且机制复杂多样,主要有抗菌活性酶的产生,外膜通透性降低,靶位改变等,因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治疗上应采取联合用药[6-7]。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严重院内感染的条件致病菌[8],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多重耐药现象明显,亚胺培南可作为本院经验用药之首选。

3.2 2011年本院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的敏感率仍是100.0%,但耐甲氧西林的阳性率是81.7%,有所提高。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一个变化趋势是对万古霉素表现出无耐药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18.5%以下),对表3中所列其他抗菌药物几乎都不敏感。

3.3 由于大量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加上临床上各种侵袭性操作,真菌感染明显增加,本院白色假丝酵母感染率已达8.56%,位列本院病原菌分布第4位,应引起高度注意。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53.

[2]翟如波,张昊,吴秋梅,等.2008~2010年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2):6785-6787.

[3]甘丹,刘茜,李叶青.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病例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6):410-412.

[4]丁云芳,糜祖煌,秦玲,等.耐环丙沙星的产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gra基因突变研究 [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6):368-370.

[5]Mammeri H,Van De Loo M,Poirel L,et al.Emergence of 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in Escherichia coli in Europ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5,49(1):71-76.

[6]张爱荣.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现状与对策[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7):945-948.

[7]沈继录,朱德妹,王明贵.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6):1859-1862.

[8]徐小用,马立艳,苏建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及治疗选药[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8):572-574.

猜你喜欢
埃希菌革兰本院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
珠海地区妇幼保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基因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