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致血小板假性降低4例分析

2012-01-02 05:02吴春香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检验科成都610101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18期
关键词:末梢假性全血

吴春香,马 晋(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检验科,成都 610101)

全血细胞分析在临床检测中应用广泛。血小板计数成为临床血栓、出血性疾病诊疗的重要依据,也是手术患者术前检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国际血液标准委员会(ISCH)推荐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然而,某些人群会发生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PTCP),其发生率为0.07%~0.21%[1],如发现血小板计数有误,需进行纠正。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4例标本均来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本院门诊住院患者。患者1为血液内科轻度贫血患者;患者2为骨科手术患者,术前检测发现血小板减少;患者3为体检中心体检者;患者4为血透中心透析患者。4例EDTA抗凝全血仪器检测血小板均减少。

1.2 仪器与试剂 美国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进口配套试剂;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及试剂;Olympus双目显微镜;BD公司EDTA-K2真空抗凝管;草酸铵血小板稀释液;瑞氏染液。

1.3 方法 首先,用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筛检出血小板减低且与临床联系患者无出血淤斑等症状的标本。对标本进行涂片干燥瑞氏染色镜检。其次,用KX-21进行全血标本复检。再次,取20μL EDTA抗凝全血标本于380μL血小板稀释液稀释镜检。最后重新采集患者末梢血于KX-21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4例患者EDTA抗凝全血标本LH-750分析仪检测血小板降低。染色镜检、EDTA抗凝全血复检、抗凝全血草酸铵处理镜检、患者末梢血复检等结果见表1。

表1 各种方法血小板检测结果

EDTA抗凝全血于LH750检测各主要参数结果与KX-21复检以及重采患者末梢血复检数据比较见表2。应用配对设计均数比较的t检验,LH750全血血小板检测结果与KX-21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750检测血小板结果与末梢血复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X-21检测血小板结果与末梢血复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不同方法各参数处理结果

3 讨 论

4例患者标本中LH750检测血小板数均减少,且血小板直方图曲线不拟合,提示信息显示:巨血小板,血小板凝块。患者无出血、淤点等临床症状,瑞氏染色镜检见血小板有聚集,取少量EDTA抗凝血草酸铵处理镜检见仍有凝集,而无抗凝剂的患者末梢血检测血小板正常。该4例患者考虑为EDTA抗凝致血小板假性聚集,即PTCP的可能。LH750检测EDTA全血时因使用电阻抗原理检测血小板,EDTA致血小板假性聚集后成血小板团体积增大,大于仪器通常设定的血小板体积范围2~30 f L,从而使血小板数量减少,故仪器提示巨血小板,血小板凝块。末梢血因无EDTA未产生假性聚集,故血小板数量相对准确。对于EDTA假性聚集产生的原因有学者报道可能与抗血小板抗体的自身抗体等有关,如IgG、Ig M及抗血小板抗体或抗心磷脂抗体等[2]。还有学者认为与血小板表面存在某些隐匿性抗原有关。对EDTA依赖的血小板凝集报道越来越多,对于该现象的处置要求检验者有高度责任感,以发现PTCP,进一步可草酸铵稀释计数或重采患者末梢血复检,以纠正血小板检测结果。

[1]Sakurai S,Shiojima I,Tanigawa T,et al.Aminoglycosides prevent and dissociate the aggregation of platelets in patients with 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J].Br J Haematol,1997,99(4):817-823.

[2]鲁家才,王超.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形成原因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1):1467-1468.

猜你喜欢
末梢假性全血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