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病20例分析

2012-01-22 10:00许爱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子痫血栓

许爱华,刘 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并发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亦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是产科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相对少见,却是造成恶性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健康,极易引起医患纠纷,故应引起产科医师高度重视。为了解HDCP并发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母婴结局,现将我院2004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例入选病例均为我院妇产科2004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除外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和妊娠合并慢性肾炎患者。年龄24岁~41岁,平均32.5岁;初产妇4例,经产妇16例;单胎妊娠19例,双胎妊娠1例;合并贫血12例。并发脑血管病的时间,妊娠≤32周1例,32周~37周5例,≥37周9例,产后5例。同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期病例共198例,HDCP并发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为10.1%,其中30岁以上孕产妇13例,发病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孕妇。有5例是在终止妊娠后2周内发病。1.2 临床表现 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高血压疾病的症状,入院时血压在160~220/110~150mmHg;随机尿蛋白(+++),24 h尿蛋白>5g,低蛋白血症;水肿(++++)。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前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等;发病时表现为躁动,意识障碍8例;偏侧肢体不同程度瘫痪和/或感觉障碍13例;失语5例;视乳头水肿3例,抽搐3例;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2例;巴氏征阳性11例。

1.3 实验室检查 20例患者均行头部CT检查1次~3次,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丘脑出血1例,底节区出血3例,皮质下出血1例,高低密度混杂病灶2例,一侧额叶片状低密度病灶1例;大面积梗死1例,腔隙性梗死6例;头部CT未见异常者4例,此4例患者行MRI/MRV检查提示桥脑梗死1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2例,乙状窦血栓形成1例。行腰椎穿刺7例,脑脊液压力均大于200mmH2O以上,其中血性脑脊液3例。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

1.4 治疗措施 有严重HDCP临床表现的患者及HDCP并发脑血管病时,经确定诊断后,均立即终止妊娠,其中利凡诺引产2例,会阴神经阻滞麻醉、侧切、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17例。1例妊娠36周患者因脑出血量大(约45mL),出现脑疝前期表现,在行剖宫产的同时给予开颅行血肿清除手术。

2 结 果

20例患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9例,其中大面积梗死1例,桥脑梗死1例,腔隙性梗死7例;孕期发病8例,产后1例。静脉窦血栓形成6例,孕后期2例,产后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5例,其中脑出血4例,蛛网膜下隙出血1例,均在孕期发病。30岁以上孕产妇发病13例。母亲临床治愈13例,遗留轻偏瘫4例,死亡3例。20例围产儿中,术后死亡2例,胎死宫内1例,重度窒息1例,其余新生儿均正常出院。

3 讨 论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医疗费用,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民众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病发病率虽低,但对母婴生命健康危害更大,其病情变化迅速,结果凶险。HDCP有无合并症的存在与患者及新生儿的致死致残密切相关。早期发现HDCP,并及时恰当的治疗是保证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本组患者80%是由乡镇卫生院转诊而来,说明农村地区广大育龄期妇女对孕期保健知识严重缺乏,加大对农村地区孕期妇女的健康宣教工作势在必行,定期检测血压和尿蛋白,发现问题及时收住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应考虑并发脑血管疾病的可能,及时请神经内、外科医生会诊,以共同诊治,改善母婴结局。

HDCP并发急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脑小血管的痉挛,加之,妊娠期女性血液的生理特点是处于高凝状态,部分凝血因子如Ⅱ、Ⅴ、Ⅶ、Ⅷ、Ⅸ、Ⅹ均有所增加,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活酶时间均轻度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非孕期增加50%[1],这些改变均为产后胎盘附着面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亦造成了血栓形成的血流动力学基础。HDCP患者常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平衡紊乱,多种促凝血因子均高于正常非妊娠者及正常妊娠者,存在明显血栓前状态,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严重[2]。本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占45%,其发病可能与上述机制有关。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特殊类型,本组有6例患者最后确诊为静脉窦血栓形成,其中有4例是在产后起病。文献报道[3]围生期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好发于产褥期,尤以分娩或剖宫产后2周内多发,HDCP患者,血液本已呈高凝状态,如果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更易诱发血栓事件,这是因为孕期和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后患者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相对脱水和高凝状态,再加上产褥感染和自身的凝血障碍,使得产褥期成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高发危险因素,应引起基层产科医生高度警惕。本组有5例孕产妇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病,HDCP并发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机制可能与HDCP使脑小血管强烈痉挛,引起血管缺血缺氧,使内皮功能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脑实质发生点片状出血,如果此时伴随有子痫抽搐,可使血压骤升而易引起血肿形成或扩大,加之HDCP患者多合并维生素C、K缺乏,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均可并发脑出血。由此可见,HDCP可导致颅内发生多种病理状态,基层卫生保健机构应重视和加大对HDCP的预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HDCP,如出现难于控制的子痫症状和并发脑血管病,在重视控制子痫抽搐的基础上,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一经确诊,均应视孕妇情况选择不同方式,立即终止妊娠。本组1例妊娠36周患者因脑出血量大(约45mL),出现脑疝前期表现,在行剖宫产的同时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手术,但患者最终死于并发症,其婴儿发生了重度窒息。其余两名死亡孕妇,1例为大面积梗死者,1例为静脉窦血栓形成,均死于并发症。2例术后死亡的婴儿,因孕周不足,婴儿发育不良,均死于肺部感染。本组30岁以上孕妇较多,提示高龄孕妇如果合并HDCP,易导致不良母婴结局,对高龄孕妇更应进行孕前健康宣教工作,以减少恶性妊娠结局。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6;92-99.

[2] 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163.

[3] 刘贞,肖国宏,杨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2):126-128.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子痫血栓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前次子痫前期临床特征对再发子痫前期的影响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如何防范子痫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