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涛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

2012-01-22 10:00闫彦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老年病运化气滞

闫彦昌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1]。由于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已经衰退,容易受到各种损害,尤其是心脏疾病的损害。因此,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非常高,据报道,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44.48%。心律失常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医药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容易发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毒副反应。而中医药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毒副反应较小。王洪涛副主任医师是潍坊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长期从事老年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尤其是在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王主任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以虚为本,关键在阴阳失调,脾肾亏虚[2,3]

王主任认为,老年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范畴,发病的原因在于五脏虚损,其中重要的机制在于阴阳失调,脾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肾中精气,含有“先天之精”,为一身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本。“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气温煦五脏之阳。《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人年四十,阴气自半”、“八八(六十四岁)肾气衰”。肾虚是老年人衰老引起的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液,脾虚运化失常,气血虚少,运行无力。李东垣指出:“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故其人寿”。脾虚则脏腑功能日渐虚衰,是五脏虚衰的首要因素。“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亡”,说明顾护脾胃在后天预防与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灵枢·天年》说:“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现代医学研究,人到老年,消化液减少,机械性消化功能减弱,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可见虚证是人体逐渐衰老所表现出的生理病理特点,是老年人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病也在于此,因此王主任认为发病的基础以虚为主,关键在阴阳失调,脾肾亏虚。

2 以实为标,关键在血瘀、痰浊、气滞[4]

王主任认为,老年心律失常发病虚多实少,以实为标,血瘀、痰浊、气滞为实邪。血瘀、痰浊实邪的生成与老年人的脾肾亏虚是分不开的。心本于肾,老年人肾阳气不足,无力推运血循,阳虚生寒,寒凝血涩使血液运行失畅,脾为血生化之源,老年人脾虚运化失常,气血虚少,运行无力。老年心律失常血瘀多由于阳虚寒凝或气血虚少所致,临床多以舌质淡黯、紫黯或见瘀斑、瘀点,脉沉涩或细弦,并且感胸闷、胸痛、心慌或刺痛,痛有定处为主要症状。肾主水,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老年人肾虚脾阳不足,运化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吸收和运化,致使聚精成痰浊,临床见纳呆,腹胀,咳吐浊痰,舌苔厚腻,胸痛心悸等。另外,由于老年人长期多病,离退休后心理失衡,家庭、子女等诸多纷繁原因,常有七情内伤,多愁善感的情况,而出现肝气抑郁,条达失常,影响气机升降,进而损及心肾,致使脉络阻滞,经气循行不畅而出现心律失常,或使心律失常加重,临床见抑郁不舒,胁痛,暧气,腹胀纳差,心慌等。王主任还认为,有时血瘀、痰浊、气滞实邪可共同作祟致病,需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处理。

3 治疗需补虚泻实,以补虚为主,泻实为辅[4,5]

王主任认为,老年心律失常临床多见不足和虚损的症候,结合老年人的阴阳失调,脾肾亏虚生理特点与老年心律失常虚实夹杂,虚多实少的病理特点,认为治疗需补虚泻实,以补虚为主,泻实为辅。自拟宁心汤(药物组成:党参、白术、云苓、陈皮、熟地、山药、牛膝、五味子、柏子仁、生龙骨、生牡蛎)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宁心汤以党参、白术、云苓、陈皮健脾益气,以熟地、山药、牛膝补肾,以五味子、柏子仁、生龙骨、生牡蛎安神定悸,全方共奏补益脾肾,安神定悸之意。偏于阳虚寒凝血瘀者,在本方基础上加附子、肉桂、杜仲、桃仁、红花、当归尾、赤芍、川芎等。偏于气血虚少血瘀者,在本方基础上加黄芪、肉桂、当归、川芎、白芍等。偏于脾虚痰浊者,在本方基础上加半夏、浙贝、胆南星、厚朴等。偏于气滞者,在本方基础上加柴胡、赤芍、枳壳、香附、薄荷等。血瘀、痰浊、气滞共同作祟者,需遵循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或活血,或化痰,或理气,或理气活血化痰,但要以补虚为本,泻实为标。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78岁,就诊于1999年3月。平时患有冠心病、室性早搏,平素口服西药治疗,平时乏力,纳差,腰酸软每因情志剌激病情加重,近10d以来,因心情抑郁,饮食不调,而致暧气,胸闷,腹胀纳呆,咳吐浊痰,心悸,气短,舌暗,苔白腻,脉细而结代。心电图示:异位心律,频发。彩色心脏多普勒提示:左室壁弥漫性运动障碍,二尖瓣关闭不全。辨证为脾肾亏虚为本,气滞痰浊为标。治宜补益脾肾,理气,化痰。方以宁心汤加味:党参30g,白术12g,云苓30g,陈皮30g,熟地15g,山药30g,牛膝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柴胡15g,赤芍12g,桔梗12g,枳壳6 g,香附12g半夏10g,浙贝12g,胆南星6g,厚朴12g。上方水煎服,1剂/日,分早、晚两次温服,连服6剂,症状好转。上方略有加减,连服20剂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改善,病情稳定,能从事一般劳动。

[1]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178.

[2] 朱振铎,宋文杰,张恭新,等.中医对老年病的认识[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5):15-16.

[3] 田金洲.中医老年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5.

[4] 毕云.中医药治疗心悸的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5,16(2):19-20.

[5] 曹艳萍,刘芳,罗铨.罗铨导师治疗心悸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6:2-3.

猜你喜欢
老年病运化气滞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老年病人PICC围置管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Joseph F. Engelberger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