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的诊断与误诊分析

2012-01-22 15:05吕振琪张向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胆石症胆囊癌乳头状

吕振琪,刘 莹,张向楠

(解放军208医院 急诊科,吉林 长春 130062)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率占第9位[1]。我国发病情况与此基本相符[2]。发现多属晚期,治疗效果差。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容易误诊为胆囊炎或胆石症。现统计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癌49例,术前误诊26例,误诊率达53.1%。为提高诊断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49例均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癌,男16例,女33例。年龄27岁~81岁,平均55.9岁。合并慢性胆囊炎、胆石症29例;发热3例、黄疸l3例、右上腹胀痛35例;右上腹压痛20例、右上腹包块3例、腹水9例;无症状者2例。

1.2 方法 49例均做超声检查发现如下改变:(1)胆囊壁增厚11例,呈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厚度不均匀,一般在0.5 cm-1.5 cm,最厚者达2.0 cm,表面不规则,以胆囊颈部和体部增厚为明显,部分出现胆囊腔狭窄;其中伴结石7例。(2)结节状或乳头状改变8例,有结节状或乳头状病变自囊壁突向囊腔,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多见于胆囊颈部;也有菜花状改变,其内部回声不均匀或呈低回声;其中伴结石5例。(3)混合型改变8例,囊壁增厚与结节状、乳头或菜花状改变同时出现;其中伴结石2例。(4)胆囊外形增大、轮廓不清者7例,胆囊内无回声区消失,充满实质性回声,回声不均匀,以等、低回声为主,边缘可见结石的强回声及声影,肿块往往向邻近的肝内浸润。显示有肝内胆管扩张、左右肝管或胆总管扩张等高位胆道梗阻征象者19例;伴有肝侵犯或转移23例、肝门淋巴结转移7例。15例为胆囊炎、胆石症表现。CT检查12例,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7例;表现为乳头状、结节状软组织肿块3例;表现为肿块者2例。病灶侵犯胆道或胆管周围转移淋巴结压迫胆管引起上段胆道扩张者6例,肝门区及胰头周围淋巴结肿大者3例,肝内转移2例,合并结石者8例。

1.3 本组均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 按Nevin分期标准[3]: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3例,Ⅳ期3例,Ⅴ期38例。共随访19例,随访率38.8%。其中1期2例分别存活已超过5年、3年;Ⅱ期2例分别存活已超过4年、1年;Ⅲ期2例,1例存活9个月,1例存活1年;Ⅳ期1例存活7个月;V期12例,最短25天,最长5个月。

2 讨论

胆囊癌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表现为胆囊炎、胆石症,少部分则表现为胃病、幽门梗阻,个别无症状,本组1例无症状者在体检中发现胆囊结石。本组29例(59.1%)表现为胆囊炎、胆石症症状。遇有下列高危因素诊断胆囊癌可能性大大增加[4]:(1)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并胆结石;(2)年龄>60岁,胆囊结石病史达10年以上;(3)胆囊结石直径>2.0 cm或伴胆囊萎缩;(4)胆囊壁局限性增厚;(5)胆囊无功能,呈瓷瓶样胆囊。上述高危因素人群切除的胆囊,应马上剖开检查,若发现囊壁局限性增厚,突起或乳头状肿物,应做快速病理检查,以诊断是否为胆囊癌。

超声检查的普及对胆囊息肉的诊断越来越简便、诊断率也随之提高,但对其可能恶变的重视程度却仍然不够,本组1例无症状者在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针对有下列高危因素者建议手术(通过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并确立进一步治疗方案):(1)单发病变,大于10 mm,蒂粗大,特别是位于颈部,年龄大于50岁者;(2)多发病变,伴有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者。(3)超声显示血运丰富提示为恶性新生物者;(4)检测CEA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5)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对年龄小于50岁、单发、小于10 mm、无症状者可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手术;直径小于5 mm、无症状者可每3-5个月检查1次,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则手术。

为提高胆囊癌诊断率、防止误诊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养,提高对胆囊癌的警惕性,要注意当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时,可能已遗漏了胆囊癌的诊断。对以下患者应特别警惕:①40岁以上胆囊结石、胆囊瘤样病变病人,尤其是女性患者;②病程长、胆囊结石病史在5年以上者;③近期胆囊区疼痛性质改变,出现明显消瘦或消化障碍者。所以解释病情要到位,同时也应加强对群众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2)对50岁以上的老年、可疑胆囊癌的患者应行如下检查:①内窥镜超声图像EUS(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检查可直接显示局部病变及周边组织被侵犯程度,是了解胆囊壁侵犯程度、肝脏和胆管侵犯程度的有效手段;②超声检查对患者无损害且经济、方便、易行,是诊断胆囊癌的首选检查方法;有时可应用超声鉴别结石还是肿物,前者可在胆囊内移动;注意肿物后方有无声影反射对鉴别肿物还是结石无意义,因胆囊肿瘤常伴结石,而只要有钙化,就可见声影;③CT检查与核磁检查可见胆囊内肿物或囊壁增厚、胆囊床受侵犯等情况,是诊断胆囊癌的必要方法;尤其是增强影像使病变轮廓更清楚,对肝内浸润或转移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诊断手段。

[1]刘浔阳,张玉平.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治疗现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8):561.

[2]石景森.我国胆囊癌的发病情况及外科处理[J].肝胆胰外科杂志,1999,11(1):51.

[3]Nevin JE,Moran FJ,Kay S,et al.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der[J].Cancer,1976,37:141.

[4]何晓军,张洪义,张宏义,等.原发性胆囊癌36例临床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03,11(2):83.

猜你喜欢
胆石症胆囊癌乳头状
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胆石症的易感因素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脂肪肝与胆石症可以“异病同治”
胆囊癌的治疗现状
如何选择胆石症的治疗方法等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