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2012-01-22 13:31韦祥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生脉呋塞米泵入

韦祥设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心力衰竭发病率为0.9%[1]。心衰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也很差,病死率极高,与肿瘤相仿,约有50%的患者在5年内死亡,严重心衰患者的1年死亡率大于50%[2]。笔者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采用呋塞米持续泵入联合生脉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例患者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其分级为Ⅲ级~Ⅳ级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48岁~75岁;基础病:冠心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

1.2 治疗方法 包括吸氧、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选择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安体舒通、地高辛等,呋塞米10 mg/h~30 mg/h输液泵持续泵入,每日用量不超过600 mg,生脉注射液50 m L静脉输注,每日1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

2 结 果

治疗后,22例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由心脏结构性或功能性疾病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害引起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顽固性心力衰竭是经过合理的最佳方案治疗后,仍不能改善症状或者持续恶化,其原因多伴有利尿剂抵抗。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心悸”、“水肿”、“咳喘”等病范畴,是各种原因引起心之气血阴阳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血脉运行受阻,水湿瘀血内停而发为本病。

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顽固性心衰常伴有顽固性水肿,常常对利尿剂不敏感,需要大剂量强效利尿剂或利尿剂联合使用,但仍有部分顽固性心衰出现稀释性低钠血水肿,对一般利尿剂效果差,使得临床症状急剧加重。对利尿剂的疗效不佳,或者在加大剂量时仍未见良好反应,此时可考虑采用如下处理方法:静脉给药,快速静脉注射或呋塞米持续静脉输注(10 mg/h~20 mg/h);合用不同的利尿剂;与血管扩张作用的药物尤其多巴胺合用,使肾血管扩张而加强利尿效果;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3]。

生脉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养阴之功效。张子彬等[4]通过实验发现,生脉注射液可以兴奋β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降低心肌对氧和化学能的消耗。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较大剂量呋塞米持续泵入联合生脉治疗顽固性心衰,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还减少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的用量和缩短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减少其不良反应。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还要积极治疗其病因,要查找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纠正血电解质紊乱。同时此类患者对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耐受性差,宜减少剂量,心力衰竭稳定后从极少剂量开始恢复使用。

[1]王吉耀,廖二元,黄从新,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89-203.

[2]余绍源,刘茂才,罗云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59-68.

[3]李新立.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3):206-209.

[4]张子彬.心力衰竭[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6:145.

猜你喜欢
生脉呋塞米泵入
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对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及睡眠质量效果
胸腺肽结合生脉注射液在免疫功能低下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血压正常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微量泵入的疗效
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
持续泵入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应用血塞通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夏天补点生脉饮
米力农联用呋塞米和多巴胺静脉泵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