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病因所致脑血管病4例诊疗体会

2012-01-22 13:31杨素芸贾亚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查体基层医院血常规

杨素芸,苗 阳,贾亚俊

1 资 料

病例[1]患者,男,24岁,主因“发热、头痛1周,左侧肢体无力3h”入院。院外以“感冒”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40℃,脉搏100次/min,心率24次/min,血压100/65mmHg(1mmHg=0.133kPa),意识模糊,脑膜刺激征阳性,左侧鼻唇沟浅,左侧肢体肌力0级,巴氏征阳性。心、肺、腹未查及明显异常。给予腰椎穿刺后诊断为结核性脑膜脑炎,经抗结核、脱水、降颅压,患肢康复锻炼等治疗后左侧肢体轻偏瘫,生活可以自理。

按:本例患者如果尽早救治于神经内科的话,有可能避免结核性血管炎进行性加重,从而避免肢体残疾。就医生来说,如果有一定经验的话,结合发热、头痛,查一下脑膜刺激征,就不会误诊为“感冒”,同时可以尽早针对病因治疗。左侧肢体无力是由于结核使脑动脉炎性病变所致。

病例[2]患者,男,27岁,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2d余”就诊于门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皮肤、黏膜无出血,心肺腹未查及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未查及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头颅CT未见异常。血糖、血脂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109/L,红细胞计数4×1012/L,血红蛋白12.6g/L血小板计数(PLT)780×109/L,次日复查PLT 814×109/L,建议到上级医院骨穿,骨髓象:各系细胞均明显增生,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及幼稚巨核细胞均增多,并有大量血小板形成。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治疗:阿司匹林0.2g,每日1次口服,1周后无发作改0.1g,每日1次口服;羟基脲300mg,每日3次口服;生理盐水250mL加血塞通0.4g静脉输注2周仍无发作。出院时复查PLT 562×109/L。

按:PLT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指标,尤其是年轻人。治疗中,PLT增高者很可能同时有PLT功能异常,一定要格外注意观察出血倾向,既要治疗血栓形成又要避免出血。用药剂量一定要适度。PLT增多既影响血黏度又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导致左侧肢体无力。

病例[3]患者,男,48岁,农民。主因“右侧肢体无力4d”入院。院外已按脑梗死常规活血化瘀治疗,病情有加重趋势。查体:血压167/100mmHg,生命体征正常,皮肤、黏膜显著红紫,面部尤其明显,眼结合膜显著充血[1]。心肺腹未查及异常。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同侧肢体肌力3级,巴氏征阳性。辅助检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血常规:红细胞计数8×1012/L,血红蛋白200g/L。血流变明显异常。诊断脑梗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确诊为本病后,经化疗病情缓解,生活完全自理。

按:通过本病例体会到体格检查中视诊的重要性。血液黏稠不易抽出,结合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则可以有初步的诊断。右侧中枢性瘫痪正是由于红细胞容量增加导致高黏血症所致。

病例[4]患者,男,36岁。主因“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7h”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未查及异常。神经系统检查:运动性失语,右侧肢体肌力2级,巴氏征阳性。辅助检查:头颅CT示左侧脑梗死。血糖、血脂、血常规、凝血系列正常。同型半胱氨酸45.7μmol/L。诊断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0.3g入院后即刻口服,以后0.1g,每日1次口服;辛伐他汀20mg,晚睡前口服;叶酸10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500μg,每日1次,肌肉注射;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输注,每日2次,30min内滴完;生理盐水250mL+丹参川芎嗪1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滴速50滴/分。3d后言语功能及肌力均明显改善,10d后几乎完全恢复正常,2周出院。

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独力危险因素,原因不明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要考虑本病可能。

2 讨 论

通过以上病例体会如下:①详尽的询问病史:如常见病因、危险因素、相关疾病史等利于进一步指导下一步的辅助检查;②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对于神经内科医生来讲尤为重要,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来说更加必要,因为基层医院基础实施、基本设备不全,过硬的体格检查能够帮助你为诊断某一疾病提供必要的客观依据,同时为排除类同疾病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依据,对鉴别诊断大有帮助。③进一步的诊断思路:在临床工作中,当我们初步接触到某个患者时,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来说对确定诊断已有一定方向性,但是在进一步辅助检查时一定要放宽思路,在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寻求更多依据。④针对病因治疗:谈到缺血性脑血管病,基层医院医生大多会想到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应用他汀类降脂药都是近年来才有认识,但对一些少见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病个别医生认识不足,不同患者同一处方,以致疗效差甚至加重。以上列举的病例说明了针对病因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⑤大内科基础十分重要:上述列举病例中,病因方面均涉及大内科知识,在基层医院的专科医生掌握大内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诊断思路,对于诊断专科疾病十分重要。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38.

猜你喜欢
查体基层医院血常规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健康查体中以人为本服务的应用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老年男性单膝关节炎误诊为痛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