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朝医辨象施膳

2012-01-25 08:51朴莲荀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2期
关键词:四象少阴太阴

朴莲荀

延边大学药学院,吉林 延边 133002

朝医四象医学创始人李济马先生把人分为四象:太阳人,太阴人,少阳人,少阴人。朝医把药物分为四象,很多食物也归为四象,强调辨象施膳,在饮食调养方面很有自己的特色。

1 辨象施膳,调和阴阳

朝医认为,四象人脏局大小不同、阴阳分布、体质等不同,所表现疾病的性质也不同,对食物的寒、热、温、凉的易感性也不同。因而提出“药乃局限于人”,“药物归象,按象用药,辨象施治,随症加减”的用药理论。食物与药物一样,某些食物对一些人适宜,而对另一些人不但不适宜,有的还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出现“不符象”反应,这就要求对食物的选择,尤其是对病人的饮食调养,必须要求辨象施治,所食之物要与体质 (象)的寒热属性相宜,与脏器大小功能强弱相宜,与疾病的性质相宜,这样机体才能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否则阳盛阴病,阳胜则热,阴盛阳病,阴胜则寒。所以朝医强调辨象施膳,以“大者泻之,小者补之”,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调和阴阳。

1.1 少阴人

少阴人脏局形成于脾小肾大,肾为阴脏中寒脏,四行属水,水气主泄,是寒气盛,过偏于阴之人,多表现为寒象,易感寒凉之气的影响,又因脾小之故,所以平时摄生选择温补脾胃、益气助阳、温中散寒为主的食物,如:鸡肉,雉肉、羊肉、獐肉、狗肉、紫河车、生姜、大枣、蒜、茴香、香薷、苏叶等。

1.2 少阳人

少阳人脏局成形于脾大肾小,脾为阳脏中热脏,脾象火,火气郁,所以少阳人是热气盛,过偏于阳之人,多表现热象,易感受暑邪,又因少阳人肾小之故,所以平时摄生要选择滋阴补肾为主的猪肉、海参、田螺、枸杞子、冬葵子、龟板、琥珀等清热泻火、解毒的甘寒、甘凉之品;梨、香瓜、黄瓜、茄子、绿豆、石花等。

1.3 太阴人

太阴人脏局成形于肺小肝大,肝为阴脏中凉脏,太阴人凉气盛,是少偏于阴之人,易感受湿邪侵袭,因多数素有肥胖紧实的体质,所以选择以消肿利水,通利为主的牛肉,大豆黄卷、蕨菜、荔枝、昆布、海带及宣肺止咳、化痰、润肺益气的桔梗、山药、南瓜子、石耳及两者兼而有之的鲤鱼、冬瓜子等。

1.4 太阳人

太阳人肺大肝小,肺为阳脏中温脏,是温气盛,少偏于阳之人,因素体肝气虚之故易患噎膈、反胃、解亦病等,平时选择补肝、保肝、健脾胃、开胃气、助消化为主的清凉之品蚌蛤、荞麦、猕猴桃、葡萄、鲫鱼等。

2 饮食中的“不符象”反应

(1)少阴人若食寒凉之品梨、香瓜等则寒湿之邪易通过皮毛,背膂而入,损伤脾胃,影响脾胃对水谷的停蓄作用,易引起阴盛阳病的症状,如腹泻、腹痛,下痢清水等消化道疾病,如果吃“不符象”食物还出现副作用,如食荞麦少阴人浮气升,吃梨子,少阴人出现呃气,食猪肉易滞动风,吃牛肉易患痢疾等。(2)少阳人若食羊肉、鸡肉、狗肉等大热大温之品则会助火伤阴,助热伤津,更容易引起阳盛阴病的症状,如胸膈似火,大便干燥等。《东医寿世保元》中记载,“少阳人虚劳病人,服獐肝一部,其人吐血而死;少阳人服雉肉汤,仍成阳毒发斑”。平时我们也看到少阳人服人参蜂王浆出现鼻子发干、出血等不良反应;有些人食狗肉出现腹泻;食鸡肉引起阳毒发斑。

可见,食物虽然与药物比较平和无毒,但就食物之间而言,也有一定的偏性,兼为药物的食物更是如此,所以选择食物要与象相符,疾病的性质相符,才能起到养生疗疾的作用,否则就出现类似上面的“不符象”反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3 一些常见病的药膳

(1)痢疾

少阴人:蒜蜜膏:大蒜五个浓煎和蜜服。

少阳人:猪肝童便煎顿服;赤小豆一合,金银花五钱水煎服。

太阴人:乌梅一两去核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个,米饮下。

太阳人:荞麦面炒二钱,糖水服。

(2)浮肿

少阴人:獐肝一部切片作脍一服尽,连用五部,其病即效。

少阳人:甘遂五分,入猪血煮熟,空心服。

太阴人:赤尾鲤鱼破腹,将白矾末五钱入内,先纸里,又黄土包之,灶内煨熟,取出去纸土,随宜食之,一日用尽。

太阳人:荞麦二两水煎空心服。

总之,朝医强调在平时饮食调养或食疗中,应掌握不同食物所具有的性味、功能等特点,结合四象人脏腑功能、体质、易感病等特点来选择食物,即“辨象施膳”,又按照“热者寒之,温者清之”,“寒者热之,凉者温之”。“大者泻之”,“小者补之”的原则调和阴阳的动态平衡,食疗用于多种疾病、中毒、他伤等,说明食疗具有广泛性、实用性,朝医又非常强调饮食调节对养生长寿的影响,强调饮食有节科学用膳才能延年益寿。

猜你喜欢
四象少阴太阴
论少阴“三急下”
《四象》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Thirty-Six Stratagems (1)
方向漫谈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良渚玉琮反映天地观念的再思考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