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人工栽培技术

2012-01-25 19:09吴华单秀梅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4期
关键词:天门冬块根生长

吴华,单秀梅

(1.穆棱市林业局,黑龙江 穆棱 157500;2.黑龙江省穆棱市林业局自平林场)

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百合科植物。别名武竹、天冬草,天冬草、三百棒、丝冬、老虎尾巴根等。块根养阴清热,润燥生津。主治肺结核,支气管炎,白喉,百日咳,口燥咽干,热病口渴,糖尿病,大便燥结;外用治疮疡肿毒,蛇咬伤。生于阴湿的山野林边、山坡草丛或丘陵地带灌木丛中;分布于老挝、朝鲜、越南、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中南、华东、山西、甘肃、陕西、西南各省等地。生长于海拔1750m的地区,一般生长在路旁、山坡、山谷、疏林下和荒地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1 植物特性

为多年生常绿、半蔓生草本,茎基部木质化,多分枝丛生下垂,长80~120cm,叶式丛状扁形似松针,绿色有光泽,花多白色,花期6~8月,果实绿色,成熟后红色,球形种子黑色。块根肉质,簇生,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4~10cm,灰黄色。茎细,长可达2m,有纵槽纹。叶状枝2~3枚束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2.5cm,宽1mm左右,稍弯曲,先端锐尖。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下垂;花被6,排成2轮,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2mm;雄蕊6,花药呈丁字形;雌蕊1,子房3室,柱头3歧。浆果球形,径约6mm,熟时红色。花期5月。

2 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半阴,耐干旱和瘠薄,不耐寒,冬季须保持6℃以上温度。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园。

3 栽培技术

3.1 选地、整地 在海拔1000m以下的地方,最好选稀疏的混交林或阔叶林下种植,如林密要疏林。也可在农田与玉米、蚕豆等作物间以及两山间光照不长的地方种植。按生长习性选择土壤,深翻30cm,去除杂树枝等,每亩施腐熟厩肥2500~3500kg,饼肥100kg,过磷酸钙50kg,整平耙细后,作成宽150cm、高20cm的高畦。3.2 繁殖方法 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目前多采用分株繁殖。

3.2.1 种子繁殖。每年的9~10月,果实由绿色变成红色时采收。堆积发酵后,选粒大而充实的作种。播种期分为春播和秋播。秋播在9月上旬~10月上旬,秋播发芽率高,占地时间长,管理费工;春播在3月下旬,占地时间短,管理方便。播种方法:在畦内按沟距20~24cm开横沟;沟深5~7cm,播幅6cm,种距2~ 3cm。每亩用种子10~12kg。播后覆盖堆肥或草木灰,再盖细土与畦面相平,上面再盖稻草保湿。气温在17~20℃,并有足够的湿度,播后18~20天出苗。发芽后揭去盖草。幼苗开始出土时需搭棚遮荫,也可在畦间用玉米等作物遮荫,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苗高3cm左右时拔草施肥。秋季结合松土施肥,肥料以人畜粪为主。每次每亩施用1000~1500kg。1年以后的幼苗即可定植。一般在10月或春季末萌芽前,幼苗高10~12cm时带土定植。起苗时按大小分级分别栽植。按行距50cm、株距24cm开穴。先栽2行天门冬,预留间作行距50cm,再栽2行天门冬。定植时将块根向四面摆匀,并盖细土压紧。在预留的行间,每年都可间作玉米或蚕豆。

3.2.2 分株繁殖。采挖天门冬时,选取根头大、芽头粗壮的健壮母株,将每株至少分成3簇,每簇有芽2~5个,带有3个以上的小块根。切口要小,并抹上石灰以防感染,摊晾1天后即可种植。方法同育苗后的移栽。

3.3 田间管理

3.3.1 中耕除草。生长期间需锄草、松土4~5次,每次松土不宜太深,以免伤及块根。

3.3.2 搭架。当茎蔓长到50cm左右时,要设立支架或支柱,使藤蔓缠绕生长,以利茎叶生长和田间管理。3.3.3 追肥。每年在化冻萌芽前,每亩施厩肥2500~3000kg,用四齿划土,使粪土均匀混合,6月下旬或7月上旬可追施稀粪水1次或每亩沟施复合肥10kg,覆土后浇水。

4 病虫害防治

天门冬虫害主要是红蜘蛛和蚜虫。红蜘蛛5~6月为害叶部。防治方法:①冬季注意清园,将枯枝落叶深理或烧毁;②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用25%杀虫脒水剂500~10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续2~3次。蚜虫会为害嫩藤及芽芯,使整株藤蔓萎缩。在蚜虫为害初期,可用40%乐果1000倍~1500倍稀释液或灭蚜灵1000~1500倍稀释液喷杀。对于虫害严重的植株,可割除其全部藤蔓并施下肥料,20天左右便可发出新芽藤。

天门冬病害主要有根块腐烂病。其病状是:先从1条根块的尾端烂起,逐渐向根头部发展,最后整条根块内成浆糊状,发病1个多月后,整条根块变成黑色空泡状。此病多是由于土质过于潮湿或被地下虫害咬伤,或培土肥施碰伤所致。防治方法:做好排水工作,在病株周围撒些生石灰粉。

5 采收加工

5.1 采收 于11月至翌年早春2月,将茎蔓在离地面7cm左右处割断,挖出全株,将直径3cm以上的粗块根作药,留母根及小块根作种用,产区一般栽植2~3年收获。年数越低,根嫩折干率越低,产量也低。据试验,栽4年比栽3年的根产量要增加1倍以上,因而以栽4年收获为宜。

5.2 加工 将块根洗去泥沙,放在沸水锅内煮12min左右,用利刀或手将内外两层皮一次性剥净,用清水洗去外层胶质,晒至全干。为防变色,晒时应用白纸盖上。栽3年每亩可产干货450~500kg。以干净、淡黄色、条粗肉厚、半透明为优。

猜你喜欢
天门冬块根生长
甘薯发根分枝期适宜土壤水分促进块根糖供应和块根形成的研究
天门冬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大丽花种球块根的越冬贮藏
碗莲生长记
天门冬质量及RAPD遗传多样性研究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天门冬栽培技术探讨
生长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不同处理方式天门冬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