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探索作文教学新路
——单元整体教学课题研究心得

2012-01-29 02:11褚迎霞
中学语文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作文语文

褚迎霞

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即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味考虑教师如何教,不考虑学生如何学,不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表现在作文教学中亦如此。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有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命题→指导(或有或无)→写作→批改→讲评,即由教师布置一道作文题,稍作指导或干脆不作指导,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教师批改,最后讲评。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过程,固然培养学生的独立作文能力,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外:

(一)被动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是通过教师批评而被动接受,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单一性。只单一地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读的能力。

(三)局限性。学生只顾埋头写作,互相之间缺乏互相学习,不能开拓视野。

由此说来,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为写作而写作”,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致使学生害怕写作,甚至讨厌写作。更由于教师需要较长的批改过程,信息反馈时间过长,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的不能迅速得到肯定和指导,有的学生对自己作文内容己淡忘,而在写作当时遇到的困难,发现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教学可说是一大难题。传统的作文课上谈“作文”的教学方法总没有很好的效果,有时“副作用”还挺大。老师说少了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大,说多了又占用了学生的时间,限制了他们的思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围绕老师所说的模式,千篇一律。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近年来,我在使用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法时,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收获还算不小。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比老师在课堂上大谈写作之道更能快速地提高作文水平。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尽量去引燃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比如善于归纳一个单元里人物性格或文章思路的相似性,或者整理适用于作文主题的事例,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觉得800字的作文有话说,还能举正反事例,使文章内容充实。这样,欲望提高了,激情澎湃了,兴趣也就高涨了。我的具体措施是,设计每单元的整体认知课的教学内容时,不只让学生感知要学的,还要让他们了解要写的,把每单元的作文训练也设计出来。然后在分课型导读、自读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的,生活中的什么使他们产生了写作欲望。再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注意和所学文章有关的生活现象,练习换换角度,看是不是生活中的某些人、事、物也能给自己一些感触。只要有,哪怕是一点点,也要立即写下来。这样,写的多了,学生就会观察到什么,想到什么,就想记下来,就想诉之于笔端。日子长了,学生的写作的习惯形成了、写作兴趣也就增强了。

培养出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再指导他们选取适当的材料,安排恰当的思路,选择精当的表达语言,他们就能写出一些有水平的作文。

经过系统的指导与练习,学生便对怎样写作文有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认识。在作文课上,布置学生动手写作文前,老师就不需多讲,只要让学生回忆平时所观察到的人、事、物,让他们展开联想,来抒写他们的真情。这时,学生已经能够写出较有水平的作文来。

一分辛劳,一分汗水,就有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地去探索、实践,总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作文语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