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法及其常用方药的临床应用

2012-01-29 09:47闫宏胜王志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1期
关键词:金铃子肝经病位

闫宏胜 王志纯

(吉林省白城市中医院肝病科,白城137000)

运用疏肝药物来疏调肝脏和肝经气滞,以维护肝主疏泄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称为疏肝法。现就本人在学习中的体会来谈谈疏肝法及其常用方药的临床运用。

1 疏肝法的临床运用

疏肝法的运用,应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有针对性的方剂。一般可概括为以下三种证型来分别选用方剂:

1.1 肝气郁结证 由于肝失疏泄,使肝脏及肝经所过部位气血不畅,出现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或见痛经、经闭。在情志方面,由于肝失条达,或表现为抑郁寡欢,或表现为动气发怒。此类证型,即可以疏肝解郁为治,方选柴胡疏肝散。本方由四逆散加香附、川芎组成,四逆散中的柴胡、枳壳不但疏肝理气,且寓升降气机之义。白芍、甘草不但能敛肝缓急,且有补益气血之功,故此方为疏肝主方。四逆散再加香附、川芎即为柴胡疏肝散,香附为肝经气中血药,川芎为肝经血中气药,两者相配加入四逆散中则疏肝之力更强。

1.2 木郁乘土证 肝木郁结过甚则疏泄无权,不但木不能疏土,反而横逆乘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故木郁乘土又可分为两类证型:

木乘阴土,则脾失健运,除有肝气郁结症外,还兼见纳减、腹胀、便溏、 肠鸣、矢气等脾不能升清与运化之症,一般称肝脾不调证。应予疏肝扶脾,选方如逍遥散。方中柴胡、薄荷疏肝气,当归能疏肝血,白芍能敛横逆之气,白术、茯苓、甘草扶脾。如脾虚甚者可选用柴芍六君子汤。如以痛泻为主,可用痛泻药方。方中防风、白芍升阳敛肝,白术、陈皮补脾行气。

木乘阳土,则胃失和降,除有肝气郁结症状外,还兼有呃逆、嗳气、吞酸、嘈杂、胃脘痛等胃不能降浊之症,一般称肝胃不和证。治宜疏肝和胃,方选左金丸。方用黄连之苦以降胃气。若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则疗效较好,如再加入和胃消食之品则更为对症。还应指出的是,如系肝胃虚寒,肝不疏土,胃中浊阴上逆者,则不宜用左金丸,而用吴茱萸汤。方中吴茱萸温肝疏肝,人参、大枣补虚安中,生姜温胃降逆。前者为木乘阳土之肝胃郁热证,后者为木不疏土之肝胃虚寒证。病机不同,用方亦不同。

临床上应注意的问题是,单纯肝气郁结证较少,木郁乘土证则较为多见,且肝脾不调证与肝胃不和证很难截然分开,同时一些以脾胃症状为主者,其病之本常为肝郁,或木不疏土,或木郁乘土,均为疏肝法之适应证。

1.3 六郁证 肝的疏泄功能失调,还会使全身气机失于流畅,六郁亦因而生。六郁证之病机为肝气郁滞则血行不畅,气郁则火从内生,湿停火盛则宜生痰,肝不疏土或肝木乘土则饮食停积。其常见症状不独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而更有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诸症。故朱丹溪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其所立越鞠丸,就是以疏肝药为主,用香附、川芎疏导肝经气血,配合栀子、苍术、神曲等药物,应用于诸般杂症,临床上常取得较好疗效。我在临床上对本证常以越鞠丸为主方,加以疏肝方药如四逆散、金铃子散,再适当增入活血、化痰、运脾、化湿、和胃、解热之品,其疗效更为显著。

2 疏肝法中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2.1 按病位给药 疏肝药不仅能疏通肝脏,而且能疏导整个肝经。足厥阴肝经从足直达巅顶,在疏肝药中所主治的部位也是有所侧重的,如病位在胸以上者,常多用川芎、薄荷、橘叶;在胸下至脐者,多用郁金、香橼、佛手;在脐以下者,多用青皮、金铃子、荔枝核。其他如延胡索、香附则多用于肝经之中下段,对肝郁所引起的胁腹胀满疼痛,用之颇为有效。又柴胡能通达三焦,有疏通整个肝经的作用。

2.2 按病邪的寒热属性用药 疏肝药中尚有温凉之别,如川芎、香附、吴茱萸、荔枝核就偏温,金铃子、丹皮、郁金、薄荷就偏凉,在应用时还需根据病情的寒热属性分别选用。

2.3 肝经行气药与活血药相配伍 疏肝药中川芎、丹皮、郁金、延胡索等能入血分,每与其他疏肝理气药配伍,以使肝经气行血畅,相得益彰。如越鞠丸、柴胡疏肝散中香附配川芎,金铃子散中金铃子与延胡索相配伍。我还常将香附与郁金配伍,更将刺蒺藜与丹皮配伍。刺蒺藜与丹皮,一疏肝气,一行肝血。前者性味辛苦微温,后者性味辛苦微寒;前者使用病位偏上偏外,后者使用病位偏下偏内,故两者配合,有不寒不热,疏调全身气机的作用。

2.4 对阴虚肝郁者疏肝应兼顾其阴 诸药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之力较强,肝郁较甚者每多用之,但该药有升阳劫阴的副作用,故古方如四逆散、逍遥散中配合白芍以监制之。且阴虚者每多肝郁,故对阴虚肝郁者,我常用刺蒺藜、丹皮代替柴胡,再加白芍、女贞子等,以使肝阴充足,气血并行。

2.5 对气虚肝郁者疏肝应兼顾其气 疏肝药有行气之力,但久用每多有耗气之弊,气虚推动无力,故对气虚肝郁者,在疏肝药中应加入补气药物。古方如小柴胡汤、柴芍六君子汤,即以人参与柴胡同用,但补气不宜过壅,一般用炒白术、茯苓之类即可,对特殊情况又当别论。

3 病案举例

高某,女,51岁。2002年10月11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因生气复加饮食不慎,致胃中急痛如针刺,嗳气泛酸,饮食大减,只能进流体饮食,稍多食则腹胀,粪如黑酱。经西医检查,大便有隐血,确诊为胃溃疡出血。脉象弦紧,舌质暗晦、苔微白。

此病病位虽在脾胃,但因怒气而发病,脉象又弦,故病机应以肝郁为主,肝郁乘脾,脾气滞塞,则胃气不降,故既见饮食大减、腹胀便溏、舌苔白之脾滞聚湿证,又见嗳气、泛酸之胃中不和证。气滞则舌质暗晦,气不通则胃痛脉紧。其粪如黑酱,病本宜为肝郁所致。唐荣川认为,大便黑色之症,为肝血下渗,从浊道则下血。他治疗此类肝血下渗证常用泻毒丸、逍遥散、小柴胡汤等加减出入,亦重在疏肝泻肝敛肝。可见其溃疡病位虽在胃,但其根本原因却在于肝气横逆犯胃。本病以肝郁脾滞、胃中不和为主证,治法当以疏肝为主,运脾和胃为辅,稍加止血之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以柴胡疏肝散、左金丸、金铃子散、平胃散、乌贝散加减调治。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郁金、蒲黄、延胡索、木香、黄连、瓦楞子、乌贼骨、川贝母、陈皮。共服药11剂,胃痛出血现象即停止。

猜你喜欢
金铃子肝经病位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疏通一下肝经
心急吃不了金铃子
心急吃不了金铃子
金铃子长出来啦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侧卧养肝气 仰卧和五脏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春季养肝 推推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