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装备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变化

2012-01-29 14:55郑红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4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育教师

郑红艳

教育技术装备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变化

郑红艳

随着教育装备水平的不断更新,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越来越科学化、常态化。作为生物学科的任课教师,在年龄增长、角色变化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生物教学发生的“革命性”变化。

一、“玩科”与白纸黑字

在笔者还是学生时,生物学就是“玩科”的代名词,一说上生物课,大家可高兴了。以前教材的编写也顺应典型的“玩科”模式,一本书,白纸黑字,书上有什么教师勾什么,教师勾什么学生背什么,学生背什么考试就考什么,内容简单,教法教条。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背完了、考完了,和没开这一科效果差不多,更不用提什么电教媒体、教学装备、教师和学生就3种教学设备—粉笔、黑板、教材。

这样的生物课,优点:只要肯背就会;缺点:考完就忘。

二、“副科”与挂图、投影、录像

初为教师,走进校园,看见生物学课本由原来的32开变成大16开,学生告诉笔者,说这是“副科”。翻开课本,里面除了白纸黑字,还真的加上了不少黑白图片,如心脏的、血液循环的、尿液形成的、花的结构等,内容确实丰富了不少。除此之外,学校还购买了许多和课本配套的彩色挂图,课本上不好理解的、没图的,将彩色挂图用胶条往黑板上一贴,为课堂增了不少色彩。

这个时候的电教设备,最常用的就是投影仪和录放机了,再低档一点的就是投影仪。就《血液循环》一节来说,就得拿粗碳素笔写上好几十张投影片辅助心脏结构、循环路线的教学。高档一点的,用录放机。一台电视机加一盘录影带,将青春期和男女生殖系统这些教师“羞”于讲、学生听了会脸红的内容呈现出来。但就这些资源,相对以前来说,也算是先进的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学习的兴趣,更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

这样的生物学,优点:将死记硬背改成观看,看完就能懂;缺点:懂了不一定会运用。

三、“学科”与多媒体

时代迈进了,人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对生物学科的理解也不同了。初中生物学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学生应该掌握哪些技能,有哪些知识需要拓展等,都值得我们思考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物教学强调直观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强调教学中情商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倡自主学习等。新的教材改革以后,初中生物课本彻底改头换面,彩色图画代替了白纸黑字,学生探究代替了教师讲授,不管是学生要学的还是教师要讲的,书上都没有了,这就要求教师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将静态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知识直观化,这时候应运而来的就是多媒体。这一平台将图文、声像等各种素材通过一定的逻辑串联在一起为课程目标服务,在教学中应用。

目前在课堂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CAI课件,它能改投影、挂图之不动,补电视、录像之不详。就《血液循环》这一节而言,让学生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前教师讲3遍,让学生对照挂图重复,但效果不理想。现在通过Flash课件动画展示,心脏清晰可见,循环明朗可辨,化难为易,学生深入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教学重点顺利突破。

此外,因特网的普及也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的原料》这一课时,必须弄清楚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是来源于水还是二氧化碳。在初中阶段,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无法完成这个实验。采用挂图的教学形式效果不佳,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搜索相关课件或者视频资料,动态演示光合作用的全部过程,学生形象直观地观察了氧气的动态变化,很容易理解每一个细节过程,自然就会明白氧气的来源。这样教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印象深刻,效果极佳。

这样的生物学,优点: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等能力;缺点: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四、“研究性学科”与数字化传感器

第一次接触数字化传感器,觉得它离教学很远,这么先进的东西怎么用啊?通过探索使用才体验到它的优势。如在教学《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课时,笔者用氧气、二氧化碳、温度3个传感器,通过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各种数据展现在眼前,然后进行对比,学生就什么都明白了。实验简单易行,孩子们能独立操作,从中感悟生物学知识。从此,中学生物有了跨时代的改变—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

这样的生物学,优点:教育装备高、精、准,学生研究简、易、显;缺点:这种实验要求的技术水平很高,投资很大,普及进度缓慢。

五、结束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将促进生物教学的不断发展。在生物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合理选用、科学利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生物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合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努力,确保各项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1] 钟平.创新生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1):45-46.

[2] 王红波,王德科.教学装备的变迁[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8):41,48.

☆创新实验☆

2011-12-18

郑红艳,本科,中教二级。

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金彩霞)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教师如何说课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