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剂量合理性再议

2012-01-31 05:51闫爱军谢俊丽张延彬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5期
关键词:计算方法儿科处方

闫爱军 谢俊丽 张延彬

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舞钢 462541

在医院日平均门诊中,儿科门诊量占整个医院门诊量的48%左右,可见小儿用药机会多,而小儿用药剂量又是儿科治疗工作中既重要又复杂的问题,其用药个体差异性较大。探讨小儿临床用药剂量的特点和计算方法,评价分析期用药的合理性,现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第一季度门诊处方3652张进行统计分析。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第一季度门诊处方3652张。

2 方法和计算公式

2.1 方法

依据药品说明书,《儿科用药指南》、《新编药物学》、《儿科学》、《药理学》等出版书籍及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对儿科用药的特点、用量的计算方法、评价分析。

2.2 计算公式[1]

小儿药剂量的计算方法很多,有体重、成人剂量折算、体表面积、药物学参数方法等多种计算方法,而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多采用体重法和依据成人剂量折算方法。

2.2.1 根据小儿体重计算,我们目前药品说明书中多采用这种计算方法 单次剂量=体重(千克)×药量/(千克·体重·次),这种计算方法,对年幼儿童计算药剂量时,药量偏小,而对年长儿童计算药物量时,应根据临床经验做适当调整。

2.2.2 小儿用药剂量折算 小儿用药剂量可按下列年龄折算比例表(附1)折算,按此法计算出来的药剂量偏差年龄期较其他方法偏小,适用于适量范围大,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药物。

表1 小儿用药剂量折算比例

2.2.3 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M)/1.73平方米。这种计算方法比较合理,但比较烦琐,适用于成人及各年龄的小儿,尤其适用于肿瘤药物,因其毒性较大,而要精确计算药物用量。

2.2.4 根据药动力学参数计算 这种计算方法比较合理,但在应用方面还受到一定的限制。

3 结果

在抽取的3652张儿科处方中,超剂量的处方425张(11.63%、425/3652),用量不足处方 275 张(7.53%,275/3652),规格用量错误 103张(2.82%,103/3652)。

4 讨论

4.1 主观因素

①儿童用药,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用药,在严格掌握剂量,太小达不到治疗效果,太大有可能危害病儿,这就要求我们儿科医师和临床药师,强化合理用药观念,针对病情用准剂量,争取用对药物又要用准剂量。特别是近几年来,肥胖儿童比例大幅度提高,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单凭年龄或单凭体重去单一计算他们用药剂量。

②加强患者及期家属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即使非处方药的使用,患者及期家属也应及时咨询医师和临床药师,而不能想当然的让小儿随便服药。

4.2 客观因素

①儿童专用药品种类太少,这也限制了临床医师对小儿用药的选择范围,例如我们医院共有药品585种,其中儿童专用药品只有23种,仅占3.93%,而医院常用药523种,其中192种无儿科适应症和儿童使用剂量,在有儿童适应症的331种西药中,其中仅有133种标明各种年龄限制。常用中成药127种,66种无儿科适应症,无儿科剂量。

②儿童专用药品包装过大,也影响了患儿在服药时药量的准确度。因此我们的药监部门和药品生产厂家应该考虑到小儿用药剂量的特殊性,把儿童药品规格做到精细化,这应既可提高小儿药剂量的准确性,又可以节约品资源,防止浪费。

总之,小儿用药关系孩子的健康和他们的未来发展,应给予重点关注,一方面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努力加强执业技能培训,在准确诊治基础上,严格把握小儿用药剂量的准确度,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合理用药宣传,另一方面,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开发适合儿童特点的药品剂型规格和包装,全方位保障小儿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

[1]徐燕侠.孕产妇及儿童临床用药[J].2011,3(16):3-4.

[2]李大魁.张石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235-236.

[3]徐保平.儿童用药现状[J].2010,5(3):210-211.

猜你喜欢
计算方法儿科处方
浮力计算方法汇集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人间处方
圆梦儿科大联合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