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5例临床分析

2012-02-03 04:37刘海彤姜海红金雪花魏冰付鸿玉袁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9期
关键词:磷酸酶腺瘤B超

刘海彤 姜海红 金雪花 魏冰 付鸿玉 袁辉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5例临床分析

刘海彤 姜海红 金雪花 魏冰 付鸿玉 袁辉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素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因甲状旁腺腺瘤、增生或癌引起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自主性分泌过多而导致的以钙磷代谢紊乱,骨、肾病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1]。为了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我们对3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16~75岁,平均44岁;病程8d~17年,平均6.5年。其中包括甲状旁腺腺瘤26例,甲状旁腺增生5例,甲状旁腺癌4例。

1.2 方法 总结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骨关节痛20例(57.1%),其中发生骨折8例(22.9%),反复发生多发骨折6例(17.1%)。肾结石8例(22.9%),多饮多尿 3例(8.6%),消化道症状 6例(17.1%),肢体进行性乏力3例(8.6%)。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 各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总钙(Ca)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总钙(Ca)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各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总钙(Ca)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结果比较(±s)

例数 PTH(pmol/L) Ca(mmol/L) ALP(U/L)甲状旁腺腺瘤26 165.6±119.3 3.05±0.44 215.8±139.2甲状旁腺增生 5 318.3±59.8 3.27±0.39 66.5±32.1甲状旁腺癌4229.7±112.1 3.31±0.56 278.3±129.8

2.3 影像学检查结果 本组行甲状旁腺B超检查26例,发现病灶22例,阳性检出率84.6%;CT检查28例,发现病灶25例,阳性检出率89.3%;行放射性核素扫描13例,阳性诊断11例,阳性检出率84.6%;核磁共振检查8例,发现病灶7例,阳性检出率87.5%。B超和CT扫描或核磁共振或甲状旁腺放射性核素扫描联合检查,综合判断,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定位准确率。

2.4 治疗及转归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钙水平给予降钙素肌肉注射,对于有脱逸现象的患者则停用2~5d或者口服阿伦磷酸盐;西米替丁0.6g静脉滴注,1次/d,补液扩容后给予速尿并注意钾、镁情况,当血钙降至相对安全水平后进行手术治疗。本组患者全部一次手术成功切除病灶,术后症状均明显好转,血PTH及血钙逐渐回到正常水平,治疗期间,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全身性疾病,病变常常累及骨骼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肌肉系统,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很容易漏诊、误诊。一般情况下,骨骼系统病变表现为广泛的骨关节疼痛及病理性骨折等;泌尿系统病变多表现为发生结石、肾脏钙化并导致肾功能损害;消化系统常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及消化性溃疡等;神经肌肉系统则表现为近端肌肉无力甚至萎缩,患者出现倦怠、四肢无力。上述临床表现可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存在。在诊断PHPT时,应遵循综合分析的原则。本病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通常检测项目包括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总钙(Ca)和碱性磷酸酶(ALP)等。由于血钙常有波动,一般至少测3次才可肯定,测血清游离钙更为准确。ALP可有不同程度升高。PTH是比较可靠且有直接证据的实验室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方法,结合钙离子的浓度测定最为可靠[2]。影像学检查常用于PHPT的定位诊断,主要包括B超、CT、放射性核素扫描和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Gilat H等[3]的报道称,对于有经验的技师,B超阳性率可达89%。本组行甲状旁腺B超检查26例,发现病灶22例,阳性检出率84.6%;CT检查28例,发现病灶25例,阳性检出率89.3%;行放射性核素扫描13例,阳性诊断11例,阳性检出率84.6%;核磁共振检查8例,发现病灶7例,阳性检出率87.5%。B超和CT扫描或核磁共振或甲状旁腺放射性核素扫描联合检查,综合判断,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定位准确率。目前为止,对甲状旁腺病变组织进行手术切除是PHPT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甲状旁腺病变组织切除术可在微创下,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但对于术前的定位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所有患者术中都应进行冷冻病理检查,尤其是异位甲状旁腺腺瘤,以确定所切除的组织是增生的甲状旁腺还是甲状旁腺腺瘤。

综上所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极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患者及时进行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总钙(Ca)、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 以及甲状旁腺B超、CT、核磁共振或甲状旁腺放射性核素扫描,尽量提高首诊正确率。对于已确诊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 曹厚军,黄蓉蓉,王石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治进展.医学综述,2010,16(13):1992-1995.

[2] 胡博,何向辉,朱理玮.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66例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2):162-164.

[3] Gilat H,Cohen M,Feinmesser R,et al.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 for resection of a parathyroid adenoma:the role of preoperative high-resolution uhrasonography.JClin Ultrasound,2005,33(6):283-287.

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磷酸酶腺瘤B超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儿童缺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写字的尴尬
酶级联反应放大策略用于灵敏检测酸性磷酸酶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