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锅炉技术综述

2012-02-20 03:32谢国利庞乐民向夏楠
装备制造技术 2012年8期
关键词:集箱工业锅炉流化床

谢国利,庞乐民,钦 峰,向夏楠,何 燕

(1.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浙江 湖州 313000;2.湖州炜业锅炉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

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问题。我国是产煤大国,也是用煤大国,煤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占据着绝对主要的地位。煤炭中又有84%直接用于燃烧,因此燃煤工业锅炉,仍将是工业锅炉的主导产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品质标准的不断提高,环境压力的增大,国内对各种清洁煤技术的需求进一步增长。洁净、高效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将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1]。

对目前社会上普遍应用的燃煤有机热载体炉而言,其燃烧方式均为层燃方式(即手烧固定炉排、往复炉排、链条炉排等),这种燃烧方式技术成熟、便于实现,但存在着燃烧效率低、煤种适应性差等诸多不足。同时链条等机械化炉排构造复杂,金属耗量多,运行故障多。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以其特殊的流体动力特性,使炉内的质量和热量交换非常充分,未燃尽的燃料颗粒,通过多次循环,延长其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燃烧中多次参与床层中剧烈的质量和热量交换,十分有利于燃料的燃尽,故其燃料的适应性较好,对于高灰分低热值的劣质煤而言,也可获得经济而稳定的燃烧。同时,炉内燃烧温度相对较低,可以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可方便采取脱硫措施,降低排放[2]。

有鉴于此,国内诸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锅炉制造厂家和用户,均在有机热载体锅炉领域进行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尝试,并对循环流化床的流动特性、传热特性、燃烧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试验,并开发出不同特色的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

1 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

1.1 n型炉管流化床有机热载体锅炉

如图1所示,为山东某锅炉制造单位设计的n型炉管流化床有机热载体锅炉[3]。

图1 n型炉管流化床有机热载体锅炉

该锅炉辐射受热面采用n型管结构,可根据设计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布置多层n型管。其中,靠近炉膛内侧的n型管,是双面爆光的油冷壁,其吸热量为单面的2倍,整个外表面上,都能接受炉膛火焰的高效辐射,强化了传热效果,有效降低了锅炉本体钢材耗用量。该锅炉的炉膛由沸腾层和悬浮室组成,即采用惯性分离的方法。

该锅炉结构简单,布置方便,惯性分离器与锅炉匹配性好,热惯性好,流动阻力一般也不大。但是,惯性分离器分离效果欠佳,流化床物料循环质量往往难以保证[4]。

1.2 纵向膜式壁管流化床有机热载体锅炉

另外,国内某锅炉企业,还研发出了纵向膜式壁管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5]。与螺旋盘管作为辐射受热段不同,该锅炉由纵向膜式壁管围成辐射传热空间,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由下向上高速流动,膜式壁管内的导热油沿管壁由下向上以大于2 m/s的速度流动,并与高温烟气完成热交换。中部,高温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向上转弯进入右侧对流室,在分离器内旋转分离出来的煤灰向下流动,回到燃烧室进一步燃烧,完成一个循环过程。所布置的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在97%~98%之间,分离效果比n型管锅炉有明显提高。对流传热部件的多组对流管束与烟气对流换热,下部为空气预热装置,回收余热。被加热的热空气送到左侧的燃烧室内,以利于燃烧。

采用膜式水冷壁,能使炉膛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减少了漏风。同时,由于采用敷管炉墙(管承炉墙),炉墙的全部重力由悬吊的水冷壁支撑。并且,由于水冷壁吸收大量辐射热,使炉墙内壁温度大大降低,因此炉墙的厚度和总质量可以减小[6]。

该种锅炉的缺点是,因炉膛内未布置传热系数高的埋管埋管受热面,需采用增大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的方法控制炉内温度,但该举措因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减少,将导致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且烟气量过多,也会导致排烟热损失增加,甚至可能会引起分离器超温,并伴随着炉膛温度过高,容易产生有害气体等问题[7]。

图2 纵向膜式壁管流化床有机热载体锅炉

2 循环流化床油水双介质锅炉

上述两种以有机热载体为单一工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尽管采取了一些提高热效率的方法(如增设空预器等),但因有机热载体的加热温度往往较高,尾部受热面对流换热后,锅炉排烟温度仍较高。为克服该问题,国内科研单位和制造厂家,研发出了多种循环流化床油水双介质锅炉。该种形式的锅炉与普通循环流化床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两部分,分别为蒸汽(热水)锅炉部分及有机热载体炉部分,即同时接入以水(蒸汽)为工质的低温供热系统。

2.1 油水双介质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

如图3示,某锅炉厂开发了一种油水双介质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8]。

图3 油-水双介质流化床锅炉

经过软化处理的水,先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均匀地分配给省煤器管束,并与经过对流换热的烟气进一步换热,再从省煤器出口集箱排出,进入埋管进口集箱,各埋管管束直接伸入炉膛,与高温火焰直接换热,最终从热水出口集箱接至热用户。为减少埋管磨损,提高埋管使用寿命,选取壁厚较大的埋管,并且在埋管四周焊接鳍片,借此增加水冷壁温度,降低炉膛温度,即有效克服了纵向膜式壁管流化床锅炉的缺点。

而对有机热载体锅炉部分而言,有机热载体经热媒循环泵输入进口集箱,进口集箱连通对流受热面(含多支对流管组,以增加对流受热面积,起到分流作用),对流管束与高温烟气换热后,进入对流出口集箱,后通过连通集箱,将热载体导入辐射进口集箱均匀地分配给各辐射管,辐射管盘旋环绕而上,围成密闭的矩形炉膛。管子的向火面共同组成辐射受热面,加热有机热载体。工质最终进入顶上集箱,通过顶棚管到达出口集箱,在接至用户换热,继而再返回重新加热。

该锅炉因烟气经过对流管组、省煤器管束和空气预热器换热,能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热效率。

有机热载体炉上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克服磨损,一旦磨损爆管,损失将十分巨大。相对于尾部对流受热面磨损问题,已有成熟的技术而言,炉膛磨损至今仍是国际上的研究课题之一,故对炉膛内布置介质为有机热载体管壁的炉型,仍应慎重选择[9]。

2.2 热汽联产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

笔者通过对一种热汽联产循环流化床锅炉(DHX4-1.25-WII+YXL-12 000MW型)进行制造监督检验期间,对该种锅炉积累一定认识。鉴于上述各炉型的流化床锅炉均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故对此新型流化床锅炉进行介绍。

图4所示锅炉,也由有机热载体锅炉和蒸汽锅炉两部分构成。对于有机热载体锅炉,热载体经热媒循环油泵输入进口集箱,集箱连通对流受热面。对流管束与高温烟气换热后,进入对流出口集箱,再接至热用户换热,继而再返回重新加热。

图4 DHX4-1.25-WII+YXL-12 000MW型热汽联产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

对于蒸汽锅炉部分,其经软化处理的水,先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均匀分配给省煤器管束,使之与对流换热后的烟气进一步换热,再从省煤器出口集箱排出,进入埋管进口集箱,各埋管管束、膜式水冷壁在炉膛内与高温火焰直接换热,最终从汽包接至热用户。在埋管上施焊鳍片,并增加壁厚以防磨。

尾部的对流管上均布置防磨片,以减弱烟气对管束的严重冲刷。该锅炉除具备油水双介质流化床锅炉的各项优势外,因炉膛内工质为水和蒸汽,更能保证安全运行的要求。

3 结束语

有机热载体炉与蒸汽锅炉相比,由于其运行时压力低,温度高,安全可靠,供热稳定,温度调节精确,节约能源,能短期收回投资,因而被越来越多的工业用户采用。而流化床与有机热载体炉结合的创新设计,也成为了工业锅炉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几种不同型式的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总的来说,该类炉型的开发必须克服两个关键障碍:一是如何有效克服磨损,二是如何合理增设尾部受热面。文中介绍的DHX4-1.25-WII+YXL-12000MW型热汽联产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经济效益明显,且能有效地克服以上关键障碍,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竞争力,是值得推广的产品。

[1]吕俊复,张建胜,岳光溪.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与检修[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黄荣捷.Ⅱ类无烟煤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的研制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06,(2):34-37.

[3]张文玉,吕春香,刘晓飞.流化床有机热载体锅炉的设计开发[J].工业锅炉,2010,(1):25-27.

[4]冯俊凯,岳光溪,吕俊复.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5]牟春涛,张文国,史文彬,等.循环流化床导热油炉[P].中国:N201811432U,2011–04-27.

[6]张 力.电站锅炉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7]薛晓垒,卢啸风,刘汉周,等.我国中小型循环流化床工业燃煤锅炉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工业锅炉,2010,(1):13-16.

[8]李守泉,李 平.流化床油水双介质循环锅炉[P].中国:CN201672675U,2010-12-15.

[9]张保平,孟 庆.循环流化床在导热油加热炉方面的设计开发[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炉分会第八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烟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11.209-217.

猜你喜欢
集箱工业锅炉流化床
不同布置形式并联管组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循环流化床锅炉省煤器防磨改进
有机硅流化床气体分布板主要参数设计
欢迎订阅2020年《工业锅炉》杂志
燃气工业锅炉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改进建议
超临界锅炉集箱简体裂纹分析及修复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低过进口集箱管接头裂纹分析
工业锅炉标准规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在用工业锅炉的化学清洗及腐蚀防止
关于循环流化床锅炉集控运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