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2012-02-27 05:25关玉龙
淮海医药 2012年6期
关键词:美拉唑埃索质子泵

关玉龙,张 乐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药物、化学物质、咽下异物、感染、放疗后和消化液反流引起的消化性炎症,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质子泵抑制剂(PPI)可有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已成共识。笔者选择2010年到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例,分别使用PPI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片治疗,严格规定以内镜下8周食管炎的治愈率作为客观的评价标准,对两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60例均为我院消化专科门诊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20~60岁。均有典型的反酸、烧心、反食、胸骨后灼痛等症状,胃镜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并除外消化性溃疡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及可致胃肠道症状的其他全身性疾病,4周内未服用过抑酸剂及其他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采用随机化实验设计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平均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

1.2 RE的分级 1999年洛杉矶反流性食管炎分类为:A级,纵行黏膜破损小于5 mm;B级,纵行黏膜破损大于5 mm,最少要有1条;C级,纵行黏膜破损至少有2条,且纵行破损相互融合,但未达全周(小于75%);D级,全周性黏膜破损。笔者按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分类(2000年)[1],将洛杉矶分类中的A级、B级合并为轻度,中、重度同C级、D级。治疗前后均行内镜检查。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耐信)40 mg,每日1次;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波利特)20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食管炎症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食管炎症减轻一级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胃镜检查食管炎症无变化。

1.5 治疗结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例)

2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随着抑酸剂的广泛应用,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显著提高。埃索美拉唑是PPI抑制剂类又一新型制剂,是奥美拉唑S异构体,肝脏首过效应低。体内清除率低,口服后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雷贝拉唑(波利特)作为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能迅速、有效地抑制基础胃酸和餐后胃酸分泌[2],抑酸作用起效快而持久,其在肝脏主要通过非已知酶代谢,因此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个体差异小,能达到理想的抑酸效果[3]。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相比,埃索美拉唑(耐信)、雷贝拉唑(波利特)等新一代药物有以下优点:(1)起效更快,抑酸效果更好,更彻底。(2)能24 h持续抑酸,控制胃酸,缓解症状,对反流性食管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尽管评价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的文献很多,但已发表的文献中比较埃索美拉唑(耐信)和雷贝拉唑(波利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却很少,本观察使用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60例,以内镜下8周治愈率作为客观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两者8周治愈率分别为90.0%,83.33%,经统计学比较,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1):56-60.

[2]郭建强,柯美云.单次口服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健康人昼夜胃内 pH 值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5):342-343.

[3]孙忠实.质子泵抑制剂的新突破—雷贝拉唑[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4):307-309.

猜你喜欢
美拉唑埃索质子泵
某医院临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质控效果评价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