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原料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2012-02-27 05:25潘庭峰
淮海医药 2012年6期
关键词:试液菌液埃希菌

姚 华,潘庭峰

《中国药典》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收载的检验方法包括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2种,笔者通过实验建立了维生素C及柠檬酸三乙酯的微生物检查方法,现报告如下。

1 培养基与药品

1.1 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胆盐乳糖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培养基(MUG),上述培养基均由中检所提供。稀释剂:0.9%氯化钠溶液。

1.2 药品 维生素 C(蚌埠泰格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8189、0908190、0908191)、柠檬酸三乙酯(蚌埠丰原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号:080107;080109;080111)。

1.3 菌种 大肠埃希菌[CMCC(B)44 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黑曲霉[CMCC(F)98 003],以上菌种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方法与结果

2.1 菌液的制备 取经35℃培养18~24 h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的培养物1 ml加入9 ml 0.9%氯化钠溶液中,10 倍稀释至10-4~10-7约为50~100 cfu/ml备用。

取经25℃培养18~24 h的白色念珠菌改良马丁培养基内的液体培养物1 ml,加入9 ml 0.9%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约为50~100 cfu/ml备用。

取经25℃培养1周的黑曲霉斜面培养物,加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氯化钠溶液3 ml,洗脱孢子,取孢子悬液1 ml加入9 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4~10-6约为50~100 cfu/ml备用。以上各株菌的培养物均为第二代的培养物。

2.2 样品的制备 取样品各10 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 ml,边加边搅拌,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由于柠檬酸三乙酯为非水溶性供试品,故加入适量司盘80、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聚山梨酯80使其充分乳化后,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1:10的供试液;由于维生素C溶于水后pH值较低,预实验时发现影响部分菌种的正常生长,故在制备成1:10的供试液后用无菌碳酸氢钠调节pH值至中性。

2.3 回收率测定 (1)试验组:取上述供试液采用平皿法,取50~100 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同法加入培养皿中,倒入营养琼脂琼脂培养基20 ml,放冷,倒置平板,33℃ ~35℃温度培养48 h;取上述供试液采用适宜的方法处理后,加50~100 cfu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液,倒入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20 ml,放冷,倒置平板,25℃培养72 h,观察结果。(2)菌液组:取50~100 cfu的菌液,除不加供试品外,其它操作同试验组。(3)供试品对照组:取上述供试液1 ml,除不加菌液外,其它操作同试验组。(4)稀释剂对照组: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 ml,其它操作同试验组。(5)验证实验: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次试验的菌回收率。(6)菌回收率计算:试验组的菌回收率(%)=(试验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剂对照组菌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7)判断标准:试验组和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均应不低于70%。2组回收率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回收率测定结果

2.4 控制菌检查验证方法 (1)试验组:取上述供试液10 ml和大肠埃希菌悬液1 ml接种至100 ml胆盐乳糖培养基中,35℃ ~37℃培养24 h。增菌后依照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2)阴性菌对照组:取上述供试液10 ml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1 ml,接种至胆盐乳糖培养基100 ml中,增菌后依照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3)供试品组:取上述供试液10 ml接种至100 ml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培养24 h,增菌后依照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4)稀释剂组: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 ml接种至100 ml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培养24 h,增菌后依照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5)判断标准:供试品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试验组应检出大肠埃希菌,阴性菌对照组不得检出阴性对照菌。大肠埃希菌检查培养结果,见表2。

表2 大肠埃希菌检查培养结果

3 讨论

3.1 供试品配制方法 由于柠檬酸三乙酯为非水溶性供试品,故需加入适量司盘80、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聚山梨酯80使其充分乳化后,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1:10的供试液;由于维生素C溶于水后pH值较低,预实验时发现影响部分菌种的正常生长,故在制备成1:10的供试液后用无菌碳酸氢钠调节pH值至中性。

3.2 试验方法 由表1可知,制备后的维生素C溶液和柠檬酸三乙酯溶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生长无影响,其试验组、稀释剂对照组回收率均达70%以上,控制菌试验组阳性菌生长良好,阴性菌对其无干扰,符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试验要求。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检查采用平皿法;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法检验即可。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79-88.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107-116.

[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品检验总所.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51-407.

[4]张朝武,周宜开.现代卫生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07-805.

猜你喜欢
试液菌液埃希菌
PCR仪温度过冲特性有限元仿真研究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复合微生物菌液对黄瓜生长和抗病虫性效应研究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皮试液配制专用注射器的设计思路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
珠海地区妇幼保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基因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