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清金化坚饮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2-02-27 02:29尤建良阮纪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13期
关键词:肺癌量表化疗

尤建良,阮纪恺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苏无锡,21400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黏膜和肺泡壁的恶性肿瘤。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肺癌已经成为我国肿瘤研究的重点[1]。在全部肺癌患者中,约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时超过8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本病属中医学“肺积”、“肺岩”、“息贲”范畴。如何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特别是提高生存质量,已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2]。笔者临床上应用中药清金化坚饮联合 GP方案化疗并与单纯GP方案化疗组对照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生存质量、Karnofsky、肿瘤标记物水平评分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写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3],并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分期符合2005年版AJCC癌症TNM分期标准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无严重心、肝、脑、肾等器质性损害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者;3个月以内未行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者;Karnofsky评分60分以上,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无化疗禁忌证;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例排除标准:年龄在30岁以下或80岁以上者;无法正规配合治疗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脑、肾等器质性或功能性疾患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者;肺性脑病或脑转移引起精神意识障碍及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及对药物过敏者。

2009年5月~2011年3月符合上述条件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其中清金化坚饮联合 GP方案化疗组(即治疗组)20例,单纯GP化疗组(以下称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2~74岁,ⅢB期6例,Ⅳ期14例。对照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1~75岁,ⅢB期5例,Ⅳ期15例。

2 方 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 GP方案化疗[5]:吉西他滨(0.2 g/支,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 g/m2,静滴,第1、8天;顺铂(10 mg/支,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30 mg/m2,静滴,第1~3天,28 d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治疗组应用中药清金化坚饮+GP方案。清金化坚饮方桑白皮20 g、党参20 g、象贝10 g、制半夏10 g、苡米30 g、杏仁10 g、瓜蒌皮10 g、蛇六谷30 g、猫爪草30 g、海蛤壳30 g、旋复花10 g(包煎)、莱菔子10 g、桔梗5 g、炙甘草3 g。采用无锡市中医院煎药器统一代煎,200 mL/次,口服,每日2次。化疗前1周开始持续服用中药清金化坚饮至化疗2周期治疗结束。联合 GP方案化疗,具体用药及治疗周期同对照组。

各组肿瘤病人均配合统一标准的补液支持,并作相应对症处理。

生存质量评价[6]: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特异性模块(EORTC QLQ-LC13中文版)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第3版)和肺癌治疗状态评价表 FACT-L (Version4),治疗前、观察终点各调查1次,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计分方法采用国际统一计分方法。EORTC QLQ-C43表记分方法:首先,根据每个子量表所含的题目数及患者的选项进行计分,此得分为原始分数(RS),经线性变换成0~100的得分。

各子量表的得分计算方法如下:功能子量表标准化得分(SS)=[1-(RS-1)/R]×100;症状子量表及总体健康状况子量表:SS=[(RS-1)/ R]×100,其中R为各领域或条目的得分极差,功能子量表和症状子量表的得分极差皆为3,而总体健康状况子量表的得分极差为6。对于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得分越高说明功能状况和生存质量越好,对于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症状或问题越多(生存质量越差)。FACT-L表在记分时正向条目正向记0~4分,逆向条目则反向记分,即填写第一个等级者记4分,写第二个等级者记3分,以此类推,将各个领域所包含的项目得分相加即得到该领域的得分。

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评定标准[7]: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肺癌脾虚痰热证的临床常见症状,分为咳嗽、咳痰、痰血或咯血、胸闷、胸痛、气短、发热、神疲乏力、食欲缺乏等症。根据症状的有无及程度的轻重进行评分,然后治疗前后进行累积对比,按积分比法评价疗效。积分比=(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显效:70%≤积分比<100%,有效:30%≤积分比<70%,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者。

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标准[8]与体重评价标准[9]:以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为指标,进行治疗前后行身体状况判定,对比观察。体重评价在治疗前后均于清晨空腹排尿后测体重2次(连续2天)取平均值。增加:疗后较疗前体重增加≥1.0 kg;稳定:疗后较疗前体重增加或减少<1.0 kg;下降:疗后较疗前体重减少≥1.0 kg。所有患者均无胸腔或腹腔积液等。

肿瘤标记物评价标准[10]:治疗前后均行CEA、CA125、CA199、CYFRA211检测(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并进行比较。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50%或降到正常范围内;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25%;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25%,甚或升高。

3 结 果

3.1 治疗前后EORTC QLQ-C43生存质量评分比较(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EORTC Q LQ-C43生存质量评分(±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EORTC Q LQ-C43生存质量评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3P<0.05,33P<0.01;两组相比,▲P<0.05,▲▲P<0.01。

对照组治疗组领域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躯体功能 42.33±20.44 44.33±24.31 46.00±20.32 51.00±22.043角色功能 52.50±19.70 53.33±24.54 59.17±20.73 70.00±22.113▲情绪功能 52.50±19.70 52.92±20.10 58.75±15.47 66.25±19.803▲认知功能 57.50±20.57 63.33±19.193 58.33±13.44 64.17±17.703社会功能 56.67±19.79 65.00±20.163 60.83±15.16 66.67±16.673总健康状况 51.75±19.95 51.67±20.34 55.83±21.43 66.25±23.1933▲症状子量表:疲乏 43.89±24.04 52.78±26.463 41.11±24.12 36.67±21.97▲恶心呕吐 8.33±14.81 39.17±27.7233 6.67±8.17 13.33±16.32▲▲疼痛 32.50±20.57 29.17±28.03 30.83±21.91 25.00±23.86气促 50.00±17.10 48.33±25.31 46.67±22.11 28.33±24.2133▲失眠 45.00±29.17 50.00±38.24 41.67±27.64 28.33±26.4033▲食欲缺乏 31.67±22.88 65.00±36.6433 26.67±20.00 38.33±30.323▲便秘 6.67±17.44 35.00±35.0033 5.0±11.90 8.33±14.43▲▲腹泻 15.00±22.88 11.67±19.57 15.0±22.30 10.00±18.56财务困难 33.33±26.49 43.33±24.433 30.0±25.60 36.67±29.633肺癌特异性子量表 33.08±18.66 32.82±24.01 28.59±18.95 19.36±15.963▲

3.2 治疗前后肺癌治疗状态评价表FACT-L(Version 4)比较(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癌治疗状态评价表FACT-L(Version 4)比较

3.3 常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情况,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5例、14例、1例和 1例、10例、9例,有效率分别为95%和5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3.4 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比较与体重评价(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情况比较(±s)

注:本组治疗前相比,3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0 73.50±7.26 80.00±10.953▲对照组 20 75.50±6.86 73.00±10.3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体重增加、稳定、下降病例分别为:4例、12例、4例和2例、7例、11例,临床获益率(增加+稳定)分别为80%和4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5 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CYFRA211)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EA水平降低情况,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9例、10例、1例和4例、11例、5例,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A199、CYFRA211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6 两组患者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

根据2000年颁布的RECIST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CR)、有效(PR)、稳定(SD)、无效(PD)病例分别为:1例、11例、7例、1例和0例、8例、9例、3例,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95%和8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客观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4 讨 论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同时在多数发达国家,肺癌被列为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一位。早期手术是肺癌根治的唯一手段,但在我国,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肿瘤治疗的目的不应仅局限于缩小实体瘤,而且要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降低并发症[11]。中医药治疗肿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单纯放化疗相比,在肿瘤病灶的客观缓解率(CR、PR)方面优势并不明显,但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起到的作用值得重视[1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大多失去手术机会,临床症状多咳痰、咯血、气急、胸痛,而化疗所出现的厌食、呕吐、乏力等各种不良反应也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会使患者丧失信心和继续治疗的勇气。而中医药在治疗中的应用,可弥补化疗之不足,较为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一定程度尚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稳定患者病情,大量临床实践亦证实了这一点[1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诸多病机中,主要病机之一为痰热久蕴,损伤肺脾,标实本虚。其治当扶正祛邪并举,清金化痰,培土生金,宁肺散坚。本方主要药物为:桑白皮、党参、象贝、苡米、制半夏、瓜蒌皮、蛇六谷、猫爪草、海蛤壳、旋复花、莱菔子、杏仁、桔梗、炙甘草。方中桑白皮[14]清肺化痰,泻肺平喘而止咳,因其味甘而能兼顾中焦脾胃及肺之娇脏,党参补益肺脾,培土生金,共为君药,标本兼顾;象贝[15]清热化痰,散结开郁,助桑白皮肃久蕴之痰热,苡米臣党参愈肺脾之损伤;制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瓜蒌皮润肺涤痰消积;蛇六谷、猫爪草、海蛤壳软坚化痰而不燥,清热散结而不寒;莱菔子协旋复花降气和胃微调中焦枢纽与杏仁之止咳平喘润降相佐;以桔梗宣肺祛痰,载药上浮,以达肺脏,炙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全方共奏益气健脾,清金化痰,宁肺化坚之效。其作用特色:清肃肺积而兼顾中焦脾胃及肺之娇脏;培土生金,降气和胃,微调中焦枢纽;标本并重,扶正祛邪;通过激发潜能达到控制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痛苦;与西医治疗取长补短,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1] 徐东强,刘 硕,周秀英.CEA与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创新研究,2006,3 (10):85.

[2] 郑心婷,林丽珠.生存质量评价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3):225.

[3] 中国抗癌协会.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774.

[4] F.L.格林尼.AJCC癌症分期手册[M].第6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70.

[5]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45.

[6] 万崇华.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评介[J].2005,20(4):351.

[7]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23.

[8]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7.

[9]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21.

[10] 林洪生,李树奇,朴炳奎.中医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评价方法[J].中国肿瘤,2000,9(8):354.

[11] 万崇华.生存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224.

[12] 陈玉琨,蒋 梅.肺癌的中医治疗[J].新中医,1999,31 (5):31.

[13] 梅宏,陈志昌.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患者手术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6(3): 449.

[14] 冯冰虹.桑白皮的有效成分筛选及其药理学研究[J].中药材,2004,27(3):204.

[15] 徐惠波,孙晓波.伊犁贝母和棱砂贝母生理活性的初步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7):391.

猜你喜欢
肺癌量表化疗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跟踪导练(二)(3)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