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子长距离径赛运动员心率特点分析

2012-03-02 08:27毕宏宇
世纪桥·理论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心率

摘要:

本文就女子短跑运动员心率特点进行了讨论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校级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避免出现运动强度安排的盲目性,为科学合理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客观的量化标准。运动训练中,由于心率能够及时地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而且心率的测定又比较简便易行,心率的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规律性,所以教练员通常都采用测定运动员的心率作为合理安排和调整训练的依据。

关键词:心率;高校女运动员;长距离径赛

收稿日期:2011-12-12

作者简介:毕宏宇(1964-),男,黑龙江泰康人,大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及研究结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大庆师范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田径队女子中长距离运动员,共计30人。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资料查阅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

1.晨脉测量通过对运动员一周早晨安静时的心率测量即晨脉测量进行了分析早晨起床前测试心脏(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测试,说明运动员的心率水平逐步提高心肺功能得到良好的锻炼。运动前测试运动员的心率次数,以了解运动员训练前的身体或心理状态。心率是掌握运动员训练课中恢复情况的良好指标。这可以通过测量运动员的清晨心率(晨脉)来实现[2]。清晨心率升高是运动员尚未完全恢复的重要迹象。有时候,运动员自我感觉已经完全恢复了,但心率却显著高于平日,表明尚未完全恢复,并提示需要适当调整当日的训练计划。当运动员发生过度训练或者过度疲劳现象之后,在负荷过程中达到同样心率,主观用力感觉会增加。

2.全速60米跑后的一、二、三分钟心率测量。通过对运动员每天运动后心率测量进行了分析 运动后心率逐渐下降,运动后心率下降速度的快慢,反映由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的强度、密度、负荷和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运动后的心率恢复也不同。当运动员在运动强度、负荷量达到高峰时,及时测出运动员的前三分钟心率使其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状态的心率,通过这段时间观察运动员的恢复情况。然后,再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恢复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训练计划。运动员是否得到完全的恢复和周期性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训练和竞赛。运动生理研究证明女运动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性得到了改善,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心肌肌力的增强,每搏输出量的增如,安静时脉搏频率是逐渐减少的。同时,脉搏频率普遍是女高于男子运动员。说明具有一定体育锻炼水平和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心率恢复较快,心肌能力┙锨俊*

3.运动量与晨脉的关系。通过分析:晨脉数值是有机体内环境经过一夜补偿性代谢显性状态的反映,如果体育锻炼后,第2天晨脉不变,说明身体状况良好或运动量合适;如果体育锻炼后,第2天的晨脉较以前增加5次/min以上,说明前一天的活动量偏大,应适当调整运动量,如果适量减少则表明心血管系统机能增强是机能节省化的生理表现。本实验结果显示,前一天的训练量与第二天的晨脉,通过spss13.0分析成显著性相关(p<0.05)。

二、运动员应注意的问题

(一)基础心率随着训练年限的延长和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减慢

基础心率突然加快常提示有过度疲劳或疾病的存在,应特别注意。[2]心率监测还有助于运动员从运动伤病中尽快得到恢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或运动性疾病后,一般都需要停训一段时间,体能会不知不觉降低。因而在恢复最初,运动员在完成很小的工作量时,自我感觉用力程度很小,但心率反应往往很高。就是说,在恢复初期,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自我用力感觉与对此负荷所发生的实际,生理反应不相吻合。在缺乏心率监测时,教练员与运动员往往难于觉察这一点。若能够利用心率监控,逐渐通过练习,有助于运动员建立起与心率反应相吻合的主观用力感觉,并逐步过渡到正常训练。

(二)运动时心率的快慢一般与运动强度有关,强度越大,心率越快

运动中心率迅速增加,然后逐渐达到最高的稳定状态.在强度较大的运动中,一般在运动开始4—5分钟达到最大心率。但是这个过程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的人不到一分钟就可达最大心率,而有的人则缓慢升高。在同样负荷的运动中,所达到的心率值受年龄和运动水平的影响。运动强度越大心率就越快,特别是短跑运动员,在无氧的状态下,运动时心率较快,强度加大时,心脏跳动的次数越多。运动后心率逐渐下降,一般是小强度运动(脉搏140次/分以下)后3—5分钟心率可恢复到运动前静息水平;中等强度运动(脉搏140—165次/分)5—10分钟脉搏较运动前快2-5次/秒;大强度运动180次/分以上,5—10分钟脉搏比运动前脉搏快6—9次/秒,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心率恢复的时间也越长。身体状况越好,运动水平愈高,恢复的时间愈短。

(三)运动后心率下降速度的快慢,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

运动后脉搏恢复到安静时数值所需的时间取决于负荷的强度、时间和受试者的身体状况。运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心率恢复的时间也越长;身体状况越好、运动水平愈高,恢复的时间愈短。身体机能状况好的人。在强度不太大的运动后,心率能迅速恢复。身体机能差的人,心率恢复慢,对活动的适应也低。[3]肌肉活动必然引起心血管活动加强,肌肉活动强度愈大,心率与脉搏频率愈快,运动量与运动强度愈大,需要恢复的时间愈长.生理学者根据心率和其他指标的关系,或在不同负荷后心率恢复情况和负荷关系,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与训练水平。因为在一定时期内完成某专项运动后的心率与该项运动成绩之间的变化具有相对稳定的相关关系一般是:若运动成绩提高,而运动后的心率较前下降或不变,即表明训练水平提高,机能状况良好。

三、心率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一)医务监督

自我监督的内容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主观感觉由学生或训练参加者在当日或次日的早晨做扼要的纪录,以供教练员制定和调整教学训练课的量、内容和手段的参考;客观检查的指标也很多,就心率指标来说,要通过安静时的心率与基础脉率的测定来判定训练者的心脏功能、训练水平和身体机能状况。因为心率与年龄、体温、训练水平和身体机能状况的关系非常密切,如随年龄为增长心率逐渐减缓,体温每升高1℃脉搏约增加10—20次/分,过度训练或疾病时常心跳加快.训练水平越高的人在安静时心率较缓漫,运动员灼心率通常为每分钟44—66次,这种现象叫心动徐缓。[4]心动徐缓可使心脏本身的能量消耗下降,这是系统训练的良好反应,表明运动员沟心脏功能很好。若基础心率逐渐下降或不变,说明机体反应良好,训练有潜力;若后一天比前一天每分钟心率增加12次以上,说明机体反应不良,睡眠不好或得病等情况有关;若无其他原因而早晨脉率经常保持较快水平,则可能是过渡训练所致。早晨脉率与自我感觉也有一定关系。这些与心率有关的客观反应,都是进行自我监督和检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根据心率变化特点掌握一定的营养保健和医疗手段

掌握一定的营养保健和医疗手段。因为,每个人的心率和内环境的变化都是有差异的。当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刺激之后(特别是在大运动量、大运动强度和超负荷以后),人的机体内会产生各种变化和反应,甚至会失去体内平衡,严重时会导致病变。此刻,要随时观察运动员的气色变化和体能表现。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做出调整和进行医疗检查,以免病害的发生。一旦心率出现非正常或血色素指标低于人的正常值以及尿血、尿蛋白或其他病变时,应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及时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以确保运动员的健康。加强营养调配以补充运动员体内消耗的物质,以保持自身营养的平衡。对于发现的各种病症和问题,处理时一定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使每个运动员承受合理的运动负荷,以逐步达到运动的高峰。

(三)在运动中及时发现心率的起伏变化

在运动中测试时发现心率上升数字低,没有太大心理和生理反应,只是有肌肉酸沉、疲劳的感觉,这就表明运动员的心脏功湘能适应,运动能力较高,这时,就需要增加运动负荷。若发现心率数字较高,运动中维持时间短,胸中发闷,脸色苍白,气色变化,但运动员肌肉无疲劳感,就证明运动员心脏适应能力差,这就需要增加或保持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5]

(四)心率监测有助于运动员从运动伤病中尽快得到恢复

心率监测有助于运动员从运动伤病中尽快得到恢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或运动性疾病后,一般都需要停训一段时间,体能会不知不觉降低。因而在恢复最初,运动员在完成很小的工作量时,自我感觉用力程度很小,但心率反应往往很高。就是说,在恢复初期,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自我用力感觉与对此负荷所发生的实际生理反应不相吻合。在缺乏心率监测时,教练员与运动员往往难于觉察这一点。若能够利用心率监控,逐渐通过练习,有助于运动员建立起与心率反应相吻合的主观用力感觉,并逐步过渡到正常训练。

参考文献

[1]苏志雄,郝选明.心率监测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万文君.利用心率变化科学设计、监控和评价体育锻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3).

[3]杨锡让.运动时与运动后即刻心率的相关[J].北京体院学报,1984,(2).

[4]马华徽.析大学生体育课的负荷强度[J].上海体院学报,1998,(3).

[5]陈永清.运动生理学[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王建武]

猜你喜欢
心率
谈谈求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技巧
离心率
在最佳心率区锻炼
运动带上心率表
高血压警惕“不健康心跳”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运动戴上心率表
运动带上心率表
离心率求解探秘
科学跑步需先了解自己的最大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