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2-03-03 01:50王细金
中外医疗 2012年34期
关键词:胃粘膜流性反流

王细金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西九江 33200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由胃切除术和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所导致的,十二指肠内容物胰液、肠液和胆汁反流到胃里,损坏胃粘膜的屏障功能,导致消化液作用于胃粘膜所产生的胃粘膜上皮反应性变化、出血、糜烂和炎症等问题[1]。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呕逆苦水、口苦、嗳气、嘈杂、痞满、腹胀和胃痛等。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久治不愈、病程较长等特点,且该疾病尚无十分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2-3]。该院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80例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病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 37例,年龄 21~59岁,平均年龄为(40.5±1.0)岁,病程在 3个月~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1±0.5)年。其中,十二指肠炎患者12例,胆囊切除患者10例,胆石症或胆囊炎患者58例。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脉弦、苔黄腻、舌质红、口苦、纳差、呕吐苦水、恶心、烧心、反酸、嗳气、饱胀和胃脘痛等。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均存在胃窦黏膜糜烂、水肿和充血,黏液糊黄染,部分附着胆汁,同时可见十二指肠液自幽门处反流至胃窦,根据上述表现可将其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将患者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饭前半小时口服l g硫糖铝,3次/d;睡前30min口服300mg雷尼替丁;服用3次/d 10mg多潘立酮,餐前服用[4]。

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中医治疗方法为: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方药为:5 g甘草,l g吴萸,3 g黄连,15 g郁金和香附,12 g枳实、白芍、柴胡。加减方为:瘀血明显、病程日久的患者加15 g丹参,10 g三七;舌苔黄腻、口干多涎的脾胃湿热患者加10 g石菖蒲,30 g茵陈;舌红少苔、口干的胃阴不足患者加10 g乌梅,15 g沙参;喜温喜按、胃脘冷痛的脾胃虚寒患者,去除黄连,加入10 g桂枝,15 g白术;乏力、纳呆的脾胃虚弱患者,加入15 g山药,15 g茯苓,15 g党参。服用方法为水煎1剂/d,分2次温服[5]。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对该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其中,治愈,指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粘膜组织恢复正常,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炎症消失,无胆汁反流;显效,指患者胆汁反流显著减少,胃粘膜组织有显著改善,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炎症有所好转,各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指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有所恶化[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该次临床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χ2检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t检验处理计量数据。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症状均显著改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3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约为12%左右。若该疾病得不到有效、及时的临床治疗,会进一步恶化,甚至发展成为慢性胃炎,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7-8]。临床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胆汁反流会极大地提高患者发生胃癌的几率,是一种危险程度较高的疾病。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法,与单纯的西药治疗方法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9]。

综上所述,中西药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防止胆汁反流,促进胃肠蠕动,改善幽门功能,降逆止呕,疏肝利胆,健脾和胃,升降并调的作用,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是一种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疗程,且治疗后的复发率较低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王伯军.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分析及与幽门螺杆菌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5):298-299.

[2]林金坤,胡品津,李初俊,等.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2):81-83.

[3]李兆申,朱爱勇,许国铭,等.胆汁反流与胃内pH值的关系[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26(10):708-709.

[4]周小波.胆汁反流性胃炎146例临床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337-338.

[5]姚萍,关丽.1586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病理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4):383-386.

[6]胡敏霞,周君丰.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91.

[7]戚士祥,赵宗豪.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致病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3):35-36.

[8]邱卫东.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5):44-45.

[9]孟庆国.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内镜结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4):377,386.

猜你喜欢
胃粘膜流性反流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胃粘膜pH值测定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粘膜损伤的诊断价值
Ghrelin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