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会羽坛格局看羽毛球运动发展危机及对策研究

2012-03-06 02:21郭允兵
军事体育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羽联羽坛奖牌

郭允兵

(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现代羽毛球运动 (badminton)起源于英国,自1873年在英国伯明顿镇开展这项运动以来,一百多年来传遍了世界各地。1992年起,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羽毛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奥运会更成为优秀选手展示实力的顶级舞台。目前,奥运会上世界羽坛形成以亚洲为重心、以中国为核心的局面,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更是史无前例地包揽全部5项冠军。为全面推动羽毛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必须站在世界羽毛球运动发展的高度,全面地分析世界羽毛球运动存在的问题,客观、准确地找出影响世界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深层原因,为世界羽毛球运动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奥运会国际羽坛实力格局

1.1 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成绩情况

中国参加了自羽毛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的所有比赛,除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外,历届奥运会都获得了金牌,并且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每次比赛都获得了超过半数的金牌,所得金牌数占总金牌数的55.17%,奖牌数占31.87%。伦敦奥运会更是史无前例地实现了包揽,显示了强大的整体实力 (见表1)。

表1 历届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奖牌

1.2 历届奥运会奖牌分布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队无疑是奥运会历史上羽毛球竞赛成绩最好的,共获得16金8银14铜的战绩。除此之外,亚洲其他国家也在这个项目上展示出强大实力,韩国和印尼队均夺得6枚金牌,中国、韩国和印尼获得所有金牌数的96.55%;加上日本、马来西亚和印度,亚洲总共获得所有奖牌数的89.01%。欧洲的丹麦获得1枚金牌,6枚奖牌,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获得4枚奖牌。其他大洲的国家则没有获得奖牌。

表2 历届奥运会羽毛球奖牌分布情况

1.3 历届奥运会参赛国家和运动员分布情况

羽毛球世界联合会目前有170个正式会员协会,会员遍布全球。在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分别有36个和37个会员协会的选手参加了比赛。而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仅有28个和29个会员协会参与。世界羽联从北京奥运会开始限制每个项目每队参赛的人数,旨在为更多的队伍创造参赛机会。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参赛成员创记录地增加到50个,伦敦奥运会上更是有51个世界羽联会员协会参与,但仍不足会员总数的1/3。

在参赛国家中亚洲和欧洲的参与程度最高。以伦敦奥运会为例,亚洲和欧洲占总参赛国总数的80.39%,运动员数达到总参赛运动员数的86.29%。奥运会羽毛球比赛呈现欧亚对抗的格局。参赛国与地区数量的增加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奥运会羽毛球运动的传统格局,各单项的奖牌争夺依旧集中在中国、丹麦、马来西亚、韩国等少数亚欧国家之间。

2 羽毛球运动发展所面临的危机

2.1 羽坛重心长期倾斜,面临着发展萎缩的危机

1992年以来奥运会羽毛球的全部决赛、半决赛是在亚欧球队之间进行,中国长期占霸主地位。罗格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对奥运会进行 “瘦身”,羽毛球运动一直处于 “高危”行列。究其原因,无非是这些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看影响力过小,世界羽坛重心长期倾斜。长此以往,比赛失去悬念,欧亚以外的国家难以挤身核心竞争圈,原本较投入的国家放弃努力,转而把力量投到其它可竞争的项目上,非洲与美洲发展更加滞后,制约了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2.2 欧洲传统强队衰退,加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羽毛球虽然起源于欧洲,但欧洲球队方面,虽然拥有盖德、鲍耶等高水平球员,但整体成绩明显不如亚洲球员,作为欧洲羽毛球水平最高的丹麦队,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队伍青黄不接,羽毛球正在成为一项 “亚洲运动”[1]。

2.3 规则的不严谨,降低了比赛的公平性

伦敦奥运会上,最大的丑闻在羽毛球场产生,就是因为竞赛规则存在漏洞,致使运动员消极比赛,破坏了竞技的公平公正性,也伤害观众的感情。尽管国际奥委会已经对4对 “涉案”运动员做出了取消比赛的处罚,但这并不能完全消除羽毛球运动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3 影响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深层原因

3.1 体制不同对亚欧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以中国、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集全国之力发展羽毛球竞技运动,很多运动员是从小便进行专业的羽毛球训练,依靠 “金字塔”式的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国家级球队能从众多球员中挑选有潜力的运动员。而欧洲国家很少有职业羽毛球手,他们进行羽毛球这项运动仅仅是为放松和休闲娱乐。政府投入很少,羽协连球员工资都不能及时付清,更别说聘请高水平外籍教练了。

3.2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体育特点对其他地区羽

毛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地区或国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其自身的体育特点。美国的篮球、橄榄球,巴西、阿根廷等国的足球,牙买加的短跑,古巴的女子排球是其特色运动项目,深受本国国民喜爱,竞技水平也处于世界强国之列。而这些国家对羽毛球运动并不热心。在非洲,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场地、器材的限制制约着羽毛球运动的开展。

3.3 世界羽联改革偏差对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世界羽联成立的目的是普及和发展世界羽毛球运动,近年来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出改革措施。但在多数羽毛球人眼中,他们做得并不好。例如限制单个协会奥运会参赛名额,不仅遭到强队非议,弱旅也并不买账,而设立培训中心,也形同虚设。世界羽联出台的 “裙装令”,更是遭到一片恶评。世界羽联举办的赛事奖金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着眼于靠办赛挣钱的世界羽联一直无所作为。伦敦奥运会的赛制,更是将这项运动推向了风口浪尖。

4 羽毛球运动和谐发展的对策

4.1 世界羽联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长期以来,世界羽联采取了一些列改革措施,限制中国、韩国等少数强国的参赛选手等办法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中国包揽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所有金牌的事实证明,传统羽毛球强国不仅没有受各种限制影响,反而变得更加强大。世界羽联应该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正视当前羽毛球运动不均衡发展的现实,从 “限制求发展”[3],转变为“让强队更强,弱队变强”的轨道上来,坚持不同地区羽毛球运动协调发展的理念,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规律,脚踏实地帮助羽毛球弱国不断提高竞技水平,使他们变得强大。

4.2 世界羽联应更有效地发挥协调作用,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羽联应准确把握影响世界羽毛球运动失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根据各国不同的羽毛球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在有着较好羽毛球群众基础的欧洲国家,可以通过在国际比赛中增加欧洲国家人数的办法,吸引他们到亚洲强国训练比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并以此带动整个国家羽毛球竞技水平的整体提高。世界羽联还可以联合中国、韩国等羽坛强国适时创办羽毛球特色学校,创办国际羽毛球培训中心,向欠发达地区长期提供无偿技术服务和器材援助,协调器材商赞助欠发达地区羽毛球运动的开展等。

4.3 更有效地推动赛事改革,完善赛事制度

目前羽联除了举办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等传统赛事以外,还有世界羽联10余站系列赛,赛事过密、赛程冗长。世界羽联应改革现有的竞赛制度,实行分级比赛制度,让欠发展国家的运动员能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有夺取奖牌甚至金牌的机会,扩大这些国家在羽毛球项目上的影响力。同时,为防止一些国家操纵比赛,应该对现有的制度和规则进行改革,让球员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

4.4 传统强队应发挥优势,打造顶级职业联赛

借鉴NBA、欧洲五大足球联赛的发展经验,中国、韩国等传统强队要充分利用在国际羽坛的优势地位,不断完善本国职业联赛体系,将本国职业联赛打造成世界精品赛事[3],引进了世界上优秀的球员加盟本国俱乐部,带动全世界羽毛球运动均衡发展。

[1]高云.世界羽坛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 [J].体育文化导刊,2011,(6):49~52

[2]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思考 [J].体育学刊,2009,12(3):99~100

[3]葛会忠.“养狼计划”不是越俎代庖 [N].中国体育报,2009-05-25

[4]李永波.论中国羽毛球队可持续发展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3):1~4

[5]兰彤.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3):6~10

猜你喜欢
羽联羽坛奖牌
乌龟的奖牌
手工奖牌
首枚奖牌!
赵芸蕾入选世界羽联名人堂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2022.01一月羽坛:印度三站大挑战
2021羽坛大事记
拿过奥运会奖牌的数学家
世界羽联为何要力推11分制
林丹李宗伟带头造反令羽联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