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学的维度分析《论语》对于道德教育的价值

2012-04-08 19:01何伟民
关键词:人学道德教育论语

何伟民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从人学的维度分析《论语》对于道德教育的价值

何伟民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论语》中孕育了孔子深刻的道德教育人学思想,对于现代的道德教育意蕴重大。通过对孔子的相关思想进行甄别,取其精华,为现代道德教育理论提供科学成分,为道德教育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巨大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论语》;孔子;道德教育

建构道德教育的人学体系,必须要学习和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中合理性的方面。《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圭臬,具有取之不尽的文化价值。尽管处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还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论述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但其无疑孕育着不尽的道德教育人学理论。研究和挖掘《论语》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 孔子的德育本质-人之为人

孔子认为,教育的本质(或者意义),是培育人,教人如何做人,从生物意义上的人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人,为社会培养治国安邦之才。《论语》里面有一段经典的论述。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一旦把孝敬父母,团结兄弟的过程扩大到政治生活,不亦在从政了吗?易言之,孔子之认为教育之本质,应当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在政治其中,这样就能达到他教育思想目的,也是他为政的一种途径。孔子反对治国就是管而制之,这样,教育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散播文化片段,而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那么教育和治国安邦就不期而遇。论语中有文为证: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在孔老先生看来,他所从事的教育不应是培养学庄稼种地,这事在封建时代应该是世代相传之事,如果通过教育而仅仅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小人,这是樊迟。他的学生应该晋升一步,不应从事农业生产,而是要去做治国平天下的将才,劳动者是体力输出者,而将才要的是训练有素的脑力劳动者。

孟子更好地表达了孔子的思想“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仅仅吃饱睡好,游手好闲,无法等同于人,只能说是披着人皮的动物,是纯粹的生物人,不会是有理性之人,唯有“教”使其懂得人伦纲常,超越动物性,成为万物之灵。概言之,政治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条件。

二 孔子的德育培养目标-人将往何处

孔子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两重性,从理想化角度看,孔子想把人们培养成君子,可以说是完美的人,是理想的人格。但从社会现实需要的发展看,孔子又提出了“成人”的人格标准。何谓“成人”?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成才先成人,成人促成才。这样的人才是符合社会需求并能为社会服务的。《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表达到像臧武仲、孟公绰、卞庄子、冉求这些各具特点,有的充满理性,有的克己复礼,有的勇猛过人,可谓各显神通,如果能有礼乐加以文饰,必定可以称之谓完人,抑或就是孔子的理想人格模式“君子”,这样的人格模型,不亦难乎?实难达到也。

孔子在叙述一般的“成人”的品质即君子模式后,审时度势,指出人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今之成人者何必然?”他说到,现在的成人要求也不高,只要见利思义,处逆境而不改平生之志,这样的人也是一位“完美”的人,这就是“成人”了。他最终点明了做“成人”必须具备的六项要求:成人有理想,有道德,有理性,勇敢,懂文艺,爱礼乐。这样的人有的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之势(《论语·子罕》),具有“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之品格(《论语·卫灵公》),因此,从修己以安身到修己以安百姓,再加上使“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德性(《论语·述而》),这样的人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概言之,孔子对“成人”的培育模式,是一个合乎理性的目标体系。他立足于对一个“成人”的德性锻炼,否认知识等于德性,摒弃对知识的崇拜。在他眼中,似乎重要的是“成人”的社会价值,而不应该是仅仅对一个理想的人格或“成人”的自我陶醉。

三 孔子的德育对象-人的多样性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没有具体的区分,也不应当具体的区分,只要他是一个好学习乐于学习的人,有兴趣抑或有愿望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不关注其出身地位,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平等性。

事实上,“学在官府”颇为正常,普通的人怎么有可能接受教育,教育是为贵族所垄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的垄断行为得到一定的改善,劳苦大众也有可能接受到教育,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时,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本性接近,人们都是可塑之才,然而人可以通过教育改变自我,行文至此,孔子的“有教无类”的论断自然而然就诞生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历史性的突破,有奠基的改变。如今,受教育权作为一种基本生存权利写入了宪法作为受到保护的权利。

四 孔子的德育方法-人以何可能

相关理论与实践表明,一定的理论要有相对应的方法才能给予践行,于是孔子提出的道德教育方法。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个两个维度来进行考察:

1.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

(1)渗透式+启发式的教育方式。

孔夫子本人极其和善,对学生有时候耳提面命,有时候席地而论,有时候即兴演讲,形式多样,总之,他不为一定的条条框框所限制,而是渗透式教育。史记又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通过教学生作诗,读书,实践礼仪,学习音乐等等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提升,达到了“成人”“成德”。同时辅之以引导式的方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蕴是说,如果学生没有想明白的东西,我们就不要去开导他,如果学生有话要说却还没有能力自己说出来就不要去启发他,如果要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那就是举一反三,一旦他都没有达到这种能力,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当然首先要采用列宁之灌输理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不能忽视渗透式,启发引导式的作用,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积极思考,让他们个性自我完善,发展道德情操,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各尽所能,各安其份的教育方式。

卢梭说“人生而平等”,可这是指人的权利相等,然而事实上人的能力是先天的区分,这正是罗尔斯所认为的人无法在起点上平等,但我们可以通过社会的制度正义来保证结果的平等,把天赋作为一种公共的道德资源给予分配,达到正义。于此看,罗尔斯的思想中与孔子也有不谋而合的地方,人事实上有差别,然而我们却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用提出各尽所能,各安其份的方法,即“因才施教”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个人的不同秉性,对教学对象进行合理的教育,孔子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主张为师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针对其个性特点和提问的具体情境来回答。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例就是他根据不同学生对于“什么是仁”的问题做出不一样的回答。

人有三六九等,并不意味着对弱势群体的贬低,而恰恰说明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这就必须要求政工队伍针对不同的情况,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性格特征来进行道德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

2.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

(1)知行一致的实践方式。

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有效的解决了它们之前的裂痕。孔子指出学习理论知识不等于实践的可能,要注重现实的践行,“绝知此事要躬行”,孔子在《论语》反复强调,似乎就是要表明对这个问题极其重视,即言行一致。孔子说:“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夸夸其词,那么夸下海口的话估计是无法践行的。在孔子的眼里,“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那些花言巧语之人,一般不会是一个善人。孔子还提及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平高低问题,“做”远远比“说”的重要,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的要求,子贡曾问及怎么才算是君子,孔子回答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孔子主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学习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情感和信念,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求我们的政工队伍进行思政教育,要言出必行,身正为范,不能对学生仅仅是说教式的灌输教育,要引导学生不仅理解道德何以可能的问题,同时实践改造世界,不断在生活中实践道德理论,使道德理论成为学生的养成性习惯,从一而终。

(2)思辨结合的学习方式。

孔子觉得理论与实践是必须处理好的,同时也指出重视思考,强调思辨结合的重要性。孔子是这样阐明学与思的关系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一个人,只有盲目的读书,追求数量而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囫囵吞枣,那么就相当于没有学习,是不会有收获的,要做到“不唯书”;同时,一个人天天在那里苦思冥想而缺乏学习读书吸收新知识,没有理论基础,那是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会出现困惑是必然的,孔子在道德教育时强调要思辨结合,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诚心正意,那就必然有收获,具体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学习与思考都是必须的,因而,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求我们对学习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既要掌握道德知识和道德标准,又要具有判断道德是非的思考能力。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人学理论和方法可能是不能称其谓一个系统,但他的许多人学思想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是“死人的东西抓住活人的灵魂”。我们要做的是充分挖掘出孔子中的道德教育人学思想,做到“古为今用”,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1]宋元人,注.四书五经[M].北京:中国书店,1985.

[2]杨伯峻.论语注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M].

[5][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ClassNo.:D64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MoralValuesoftheAnalectsFromthePerspectiveofHumanStudies

He Weimin

The Analects written by Confucius, gave birth to the profound moral education ideas in ancient China ,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moral education today . The paper made an analysis about the spirit of Confucianism so as to provide the moral education with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

“The analects”; Confucius; moral education

何伟民,在读硕士,福建师范大学。

1672-6758(2012)07-0046-2

D64

A

猜你喜欢
人学道德教育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如何读懂《论语》?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北人学没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
《论语·为政第二》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