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在科学发展观环境下建设和谐校园的对策研究

2012-04-08 23:46蒋黎黎
关键词:公办生源民办高校

蒋黎黎, 张 瑜

(1.安徽三联学院思政部,合肥 230601;2.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 230009)

民办高校在科学发展观环境下建设和谐校园的对策研究

蒋黎黎1,2, 张 瑜1

(1.安徽三联学院思政部,合肥 230601;2.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 230009)

介绍了和谐校园的含义和内容,重点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环境下和谐校园建设应遵循的指导原则和现阶段民办高校建设和谐校园面临的困境,并从法律地位、自身体制、办学资金、师资队伍、专业设置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系统的若干建议。

科学发展观;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一、和谐校园建设及其内容

1.和谐校园建设的含义

和谐校园是一种追求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实现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为目标,要求学校教育各子系统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结合发展,是以学生、教师、学校的综合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和谐校园建设是指以校园为中心,调整校园内各种关系、校园和周边环境以及整个社会、家庭之间相互协调、促进和提高所形成的科学、合理、合法、公正、有序、能繁荣教育、教学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动态过程和状态。

2.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容

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人际关系融洽、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管理和谐有序等几个方面。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承担的两大任务。一所高校要想有立足的根基,首先要有过硬的教学质量,其次要有高水平的科研。和谐校园的实质应该是两者相互协调、和谐发展。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人际关系的融洽至关重要。高校人际关系表现有诸多方面,主要有领导与师生、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这些关系共同构成了学校的人际关系网。处理协调好这些关系,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内在的、深远的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和追求的最高理想。教育的最终目标毫无疑问是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以人为本,因此,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全面发展理应成为教育的根本发展目标。高校管理需要有序进行,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应该处在一种持续、连贯、平稳的状态运行,它是各项教学任务和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

二、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困境

1.法律地位不平等

目前,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发展政策和发展机会上都存在较明显的不平等,民办学校在建设资金、教师待遇、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很多方面都远远不如公办高校。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针对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之间的不平等地位问题,特别强调,要加倍珍惜民办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进一步落实民办高校同公办高校的同等法律地位,进一步落实国家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扶持激励政策,积极构建政府依法管理、民办高校依法办学、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格局[3]。

2.自身体制存有缺陷

许多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体制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私人或家族创办的民办高校,董事长、法人和校长三个角色往往由一人担当,“人治”现象比较严重,其家族成员在学校主要机构担任核心职位,这种管理模式,往往导致学校的发展取决于个人或其家族的决断;一些民办高校未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的民办高校甚至还没有设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决策机构,一个人经常担当诸多角色;还有些民办高校的工作制度和学术领导机构不够完善,职工很难开展工作,同时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机构和制度也有待健全。

3.缺乏办学资金

资金是高校生存的先决条件,缺钱是目前民办高校面临的重大难题。民办高校由于缺乏国家财政拨款,其资金一般都由创立者提供,用于经营运转的日常经费基本靠的是学生的学杂费。有专家认为,办学是一种带有公益性的行为,而追求盈利是民营资本介入教育领域的重要目的,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矛盾,而这个矛盾始终没有很好得到解决[4]。在资金极度匮乏的状态下,民办高校的教学环境和设施更是雪上加霜,时常要勒紧裤腰带度日,在严重缺乏办学资金的情况下建设和谐校园难以提上日程。

3.师资队伍不合理

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是不够合理的。首先是师资队伍来源不合理,许多民办高校都从公办院校、研究机构聘请退休工作人员。据了解,退休教师大致占到民办高校教师总数的75%以上[5]。或者是聘任公办高校的在职人员和一些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次,民办高校师资结构上也存在着问题:第一是老龄化,主要以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55岁以上的离退休教师为主,两级分化比较严重;第二是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合理,以兼职教师为主;第三,支撑层次不合理,学历层次不高,师资队伍高级职称人员欠缺,学历偏低,教师队伍中缺乏骨干力量。缺乏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严重阻碍了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步伐。

4.生源短缺,学生素质较差

足够的生源,是民办高校生存的关键,而现阶段,民办高校存在生源数量严重不足和生源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随着普通高校不断扩招以及高考政策的逐步开放,加之社会上对民办高校还存在着一定偏见,民办高校的生源日益紧张,很多民办高校实际招收的人数远远不足。为了争取生源、扩大规模,不少素质和能力较低的生源进入民办高校,严重了影响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了学校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又决定社会认可程度,社会认可程度又反过来决定生源数量,民办高校在生源问题上陷入这样一个“鸡生蛋”的怪圈,很难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

5.专业设置单一、重复

高等学校受教育经费、教师力量等因素影响较大,不少民办高校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在专业设置上普遍偏重文科,非常不合理,不但制约了自身发展,也阻碍了教育的多样性发展。不仅如此,很多民办高校为了迎合社会发展趋势,吸引考生眼球招揽生源,热门专业一股脑儿齐上阵,热门专业有师资要上,没有师资,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也要硬着上,不仅粗制滥造,而且重复建设。最终导致教育资源极度浪费,紧俏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增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使教育教学质量失去了保障。

三、科学发展观下民办高校和谐校园的系统构建

1.创造公平的建设环境是前提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已经日益展现出他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它更贴近市场需求,较少受计划体制约束,较公办高校办学灵活多样,不仅改变了我国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要使中国的教育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和民办教育的共同努力。目前,民办高校在师资力量、教室待遇等很多方面都与公办院校存在诸多差距,为了给民办院校建设和谐校园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政府应该对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帮助民办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摆脱困境。“平等”主要可以在以下方面得以体现:第一,民办高校应该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自主决定招生标准、方式和范围。第二,在职业培训、教龄工龄计算、科研项目和课题申报等方面,民办高校职工应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高校职工同等的权利。第三,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就业、评优评先进等方面,应该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高校学生同等的权利。

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

首先,民办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性,树立创建和谐校园的理念。其次要认识阻碍自身发展的问题,找准定位,对自己的发展优势和限制因子有正确的认识,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确立工作重点,尽量扬长避短。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民办高校应该重点发展以专科和本科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突破口。抵制重规模轻质量、重生源轻教育、重硬件轻软件的发展观念,要规模、质量、效益相结合全面发展。而且应该根据当地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发展规划,发挥自身优势。

3.提升和谐主体人格,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纽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民办高校学生素质整体偏差,因此构建和谐人格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是难题也是任务。高等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引导青年学生成“人”,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有追求、有丰富知识和健康和谐的人格。人格处于健康状态,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6]。民办高校要建设和谐校园,对学生的教育就应该注重人格的培养。

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也是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保障。校园人际关系除了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以外,还有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老师与老师的关系,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等。民办高校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也会对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产生影响,使其盘根错节,非常复杂。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关键,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开展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营造“明是非、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的氛围,使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使校园成为广大师生温馨的家园[7]。

4.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是保障

民办高校管理体制问题百出。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以往被认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都日渐失去往日的光环。民办高校熟门熟路的管理方式很多都比较传统,又缺乏群众参与性和人性化。因此,首先要使民办高校改革管理模式,革新管理思想、完善管理方法,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管理效率。按照不同的分工,正确处理好董事会、校长、党委书记、教代会等之间的关系,强化民主监督和管理程序建设。其次,学校的各项政策和管理制度,都应当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理念,建设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风气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氛围,从教职工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关心教师和学生所关心的,做教师和学生需要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构建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管理的人性化。

5.培养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基础

能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建设民办高校和谐校园的保证。民办高校在师资力量建设上要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创造条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大中青年教师比例,扭转教师队伍中年龄机构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其次,按照实际需要,确定合理的专、兼职教师比例,改变很多民办高校兼职教师远多于专职教师的尴尬局面;再次,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积极鼓励、资助本校教师进修和深造;最后,还要保障教师队伍建设要以科学为导向,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

6.创办自己的特色专业是关键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一定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否则,不要说发展,生存都是大问题。”精诚教育集团董事长王国欣对此深有感触。民办高校要有办学特色,但不能仅仅凭借校长或学校举办者的个人喜好,也不能跟风,必须本着客观性、先进性、整体性、多样性和质量性的办学原则,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校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这样才能办出特色,办出质量。更不能为了招揽生源而随便设置、重复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而是要树立独特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办学规划,用来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凝聚力和高质量的品牌,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这是民办高校教学实践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法宝。

[1]邓庆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J].商校剪影,2008,(12):12.

[2]孙晓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和谐校园构建[J].宿州学院学报,2008,23(3):47.

[3]教育部:落实民办高校同公办高校同等的法律地位(网上数据库)[DB/OL].(2007-03-03)[2011-10-19].http://www.gov.cn.

[4]杨 剑.资金缺乏是致命伤——民办高校学生被“卖”经历[N].北京现代商报,2005-12-20(5).

[5]罗道全.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创新的思考[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6):19-20.

[6]刘向阳.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5.

[7]应治召.关于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7,(5):87-89.

On Harmony Campus Construc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JIANG Li-li1,2, ZHANG Yu1
(1.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Anhui Sanlian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2.School of Management,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and content of harmonious campus,and focuses on the harmonious campus guidelines which harmony campus construction should follow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and the difficultie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Then,from aspects such as legal status,school system,school funding,teaching staff,curriculum setting,etc,some suggestions to build a harmonious campus system for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armonious campus construction

G648

A

1008-3634(2012)01-0142-04

2011-11-07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11SK516)

蒋黎黎(1983-),女,浙江湖州人,安徽三联学院思政部助教;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

(责任编辑 刘 翠)

猜你喜欢
公办生源民办高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