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灭菌技术在口服液类药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2012-04-09 14:14康志英连林生符方非张余霞
中国药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传输速度口服液杀菌

康志英,连林生,符方非,张余霞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63)

目前,口服液类药品的常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湿热蒸气灭菌法,灭菌温度在105℃以上,时间20~35min,在生产过程中能耗大、生产成本高,也不利于口服液连线生产[1]。鉴于此,笔者尝试寻找一种新的口服液灭菌工艺代替原湿热蒸气灭菌法。近几年,微波在食品、药品干燥和杀菌等领域发展很快。微波技术具有工艺先进、热效应高、节能环保等优点,为绿色环保工程[2]。基于微波灭菌技术的优势,笔者对微波灭菌工艺应用于口服液进行了研究与验证,并与原蒸汽灭菌工艺进行比较,证明了微波灭菌技术应用于口服液中的可行性。

1 仪器与试药

HWS-40B型隧道式微波灭菌设备(广州兴兴微波能设备有限公司);立式蒸汽灭菌锅;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6890型气相色谱仪。抗病毒口服液、清肝利胆口服液、肌苷口服溶液均由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蛋白胨、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选择

根据微波灭菌的工作原理及隧道式微波灭菌设备的性能分析,在同样杀菌功率下,接受微波照射时间越长,则表征温度越高,杀菌效果就越好;反之则不亦然。基于此,在试验过程中重点对微波功率和皮带传输速度进行研究。通过设定微波功率(因素A)14.65,15.40,16.15 kW,设定皮带传输速率(因素B,隧道长10m)为2,3.3,5 m/min,以微生物限度作为初步考察指标,选取3水平表L9(34)进行因素水平正交试验考察。结果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结果

2.2 试验结果

取生产用未灭菌的抗病毒口服液(批号为200609031),采用隧道式微波灭菌设备,根据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进行试验,结果见表1。可见,功率越高,传输速度越慢,杀菌效果越好。在以上9个试验中,以A3B1杀菌效果最好,但仍未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由于2m/min的传输速度慢,从节约成本和能耗等角度考虑,不经济,因此不深入考察条件。经过讨论和筛选,从杀菌效果、能源消耗和工作效率等方面考虑,以传输速度为3m/min,功率17.65 kW为既定灭菌条件,对未灭菌的抗病毒口服液进行试验,所得试验结果较为理想。重复试验3批,结果细菌总数均小于10 cfu/mL,霉菌总数均小于10 cfu/mL,大肠埃希菌未检出。

2.3 工艺放大试验及生物挑战性试验

根据研究结果所得的口服液微波灭菌工艺,对车间正常生产的肌苷口服溶液(批号为200610003)批号、清肝利胆口服液(批号为200610001)等多种产品按传输速度为3m/min、微波功率为17.65 kW进行微波灭菌,按不同点分别取样做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各产品均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及重现性。为此,笔者对该微波灭菌工艺进行了生物挑战性试验,接种试验菌株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Bacillussubtilis var.niger ATCC 9372),结果杀灭率在99.99%以上,杀灭对数值6.36 KL。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灭菌工艺稳定可行。

2.4 微波灭菌对药品理化性质的影响

抗病毒口服液、清肝利胆口服液、肌苷口服溶液等品种经微波灭菌后,分别对其与蒸气灭菌产品的质量进行了比较,按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检测,灭菌前后产品质量基本无差异。抗病毒口服液采用微波灭菌技术,灭菌温度低,时间短,较好的保留了挥发油成分[3],其中挥发性成分广藿香醇的含量提高了5.14倍。结果见表2。

表2 3种药品含量测定结果

3 讨论

目前,口服液的生产过程以单元操作为主体,且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尤其是采用高压湿热蒸气灭菌法,能源消耗大、污染大、劳动强度大,并制约口服液自动化连线生产的发展。通过采用微波灭菌的方式,采用专门设计的输送系统,就可连接成一整套的口服液连续生产线,使中药生产过程现代化和自动化成为可能。

口服液原杀菌工艺采用湿热蒸气灭菌法,灭菌温度在105℃以上,时间20~35min。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验证,笔者对灭菌工艺进行了技术革新,采用微波灭菌法进行杀菌。对该工艺和新设备进行了验证,同时对工艺变更前后各口服液样品质量、稳定性、微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与验证,证明新工艺对产品品质无影响,即微波干燥灭菌可用于口服液大生产应用中。

[1]黄振洲.微波灭菌在医药工业的应用[J].医药工程设计,2003,24(1):16-18.

[2]裴晋平.微波灭菌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J].山西科技,2008(3):2.

[3]符方非.抗病毒口服液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J].中国药业,2010,19(4):35-37.

猜你喜欢
传输速度口服液杀菌
果汁饮料如何杀菌
双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备及对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食品加工杀菌技术研究综述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in the Treatment of Suppurutive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SSD移动硬盘大降价,可以考虑了
食品加工中的热杀菌技术和非热杀菌技术分析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电网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