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药饮片商品现状探讨中药学教学改革必要性

2012-04-10 05:51崔剑平
河北中医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药学中药饮片中医药

崔剑平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方药教研室,河北 邢台 054000)

中医教育

由中药饮片商品现状探讨中药学教学改革必要性

崔剑平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方药教研室,河北 邢台 054000)

饮片;教育,中药,高等;教育改革

目前,市场上中药饮片质量堪忧,严重影响着中医药临床疗效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导致中药饮片质量降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药专业人才水平不足及质量监控的不到位首列其中。因此,对中医药类高校中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尤显重要,而高校现行的中医药学教学模式明显与现实不适应,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从教学与实践的角度,深感中药饮片商品质量与教学的关联性较强。现从中药饮片商品现状探讨中药学教学改革必要性。

1 中药饮片流通市场的商品现状及形成原因

1.1 商品现状 中药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1]。据调查,在常用的约500种中药饮片中,流通市场中存在以假充真、品种混淆的有100多种[2]。常见以假充真、品种混淆的中药饮片类型有3种:①纯属伪品,如用掌叶半夏作半夏,用平贝母幼小鳞芽作川贝母,用川木通作木通等[3];②混淆应用,所用饮片名不符实,品种错误,如以五加皮作香加皮,以广金钱草作金钱草[4],以委陵菜作翻白草等;③掺杂增重,如在烫穿山甲中掺镁盐、钠盐,在金银花、红花中掺面粉等[5]。上述现状的存在,明显影响着治疗疗效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2 形成原因 中药饮片商品现状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现用中药学教材教学与应用结合不够,存在教学讲义、工具书有典不遵,药品名称有欠规范,一名数药情况和教学讲药囿于书本,学生习药知识面窄的状况[6];②中药饮片标准不统一,同一种中药饮片普遍存在国家和地方质量标准重复收载的情况,其中存在药品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现象和同种药品药用部位不一致等问题;③本草记载品种混乱,历史上既存在异物同名,又存在同物异名、药品名称不一的状况;④药品监督法规、技术均存在差距。

2 中药学教学改革及转变中药饮片流通市场商品现状的关联性和必要性

上述中药饮片商品的现状凸显中药学教学改革及转变中药饮片流通市场商品现状的关联性和必要性。所谓关联性,是因为:①从事中药饮片商品的技术人员大多是由各级中医药院校培养出来的;②大多由各级中医药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不适应流通市场中药饮片商品的复杂性;③由于在校学习面窄、实践时间极少等原因,各级中医药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多不具备鉴别流通市场中药饮片商品正品、伪品及混淆品混杂状况的能力。所谓必要性,是因为:①中药学教材内容与中药饮片流通市场商品现状差别太大,不能反映中药饮片流通市场商品的实际状况;②中药学教材的课程设置与从事中药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差距较大,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多较被动,需要在较长的实践中摸索提高才能逐步适应工作;③现行中药学教材内容如不改革,将不能起到培养德、才、识中药人才和促进中医药教育发展的作用。

中药学教学改革主要有2个方面内容:①改革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及中药商品学中的有关内容,变中药材内容为主为中药饮片内容为主。纵观目前中医药院校中药教材的内容,中药专业设置中药鉴别及中药炮制课程,中医专业设置中药学课程,药学专业设置生药学课程,商业院校或专科中药学院设置中药商品学课程。上述课程有的侧重药物基源,有的侧重药性功能,有的侧重中药材商品内容,但均不同程度忽视了中药饮片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毕业后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经营和调剂技术,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药材与饮片混淆不清的情况。因此,中药学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应重点增加中药饮片品种、品别及不同功能效用的内容;中药商品学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应重点增加中药饮片规格和鉴别(包括品种、品别及品质鉴别)及功能、效用的内容,并采用图文并茂的电子信息化教学方法,以增强直观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中药饮片名称的取舍和确立应遵照并依据药品标准,按低标准服从高标准的原则,以国家药品标准为取舍中药饮片商品名称、制订鉴别方法及确定功能主治等内容的依据。对于国家药品标准中尚未收载的中药饮片,应据实分析,做到一药一名、名实相符[7],在中文名称统一的前提下标明饮片拉丁名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将黄芪 Radix Astragali[1],炙黄芪 RadixAstragali Praeparata cum melle[1],石膏 Gypsum Fibrosum[1],煅石膏 Gypsum Fibrosum Praeparatum[1]各以其名命名,既符合实际药用情况,又避免了如半夏Rhizoma Pinelliae[1]一名作为所有不同制品半夏名称的错误。②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六知”型中药人才。目前,高等院校中药专业的教学模式是横向的,即从中药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各门课程的横向掌握。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不能适应中药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培养适合中药工作实际的人才,应该用系统中药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达到“六知”,即“知名、知药、知源、知疗效、知物、知区别”[8],才能旁征博引以知名、纵横贯通以知药、追根溯本以知源、触类旁通知疗效、格物致知以知物、见微知著知区别,以胜任工作。③聘用实践教学老师,扩大实践教学范围,培养学用结合型人才。中药学、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商品学及中药调剂学等中药学课程是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学科,以教学效果而言,实践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克服对中药从名称到实物,再到真伪优劣鉴别眼高手低、心中无底的现实情况。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聘任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并对学生提出实践学习的具体要求,同时进行相应的课题研究及探讨,培养既懂基础理论,又懂实践知识的学用结合型中药学、中药调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及中药商品学人才。保证中药饮片流通市场商品品种的优良和在防治疾病中效果的可靠,使传统中药在防病保健、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之,市场需要中药人才,临床需要中药人才,教育需要中药人才,振兴中医药事业需要中药人才。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六知”型中药人才,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指导老师:孔增科)

[1]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凡例8,283,284,87,88,110.

[2] 孔增科,周海平,赵丽娜.中药饮片质量的现状、形成原因与质控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12 -15.

[3] 孔增科,李利军,郭明.木通与川木通及关木通的鉴别与合理应用[J].河北中医,2007,29(1):58 -60.

[4] 孔增科,李利军,傅正良.金钱草、广金钱草的鉴别与合理应用[J].河北中医,2008,30(11):1208 -1209.

[5] 宋希贵,王秀云,张书燕.中药调剂与鉴别[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492 -494,410-411.

[6] 孔增科,张伟,郭明.中药饮片商品的现状与教材内容的合理设置[J].中国药事,2008,22(2):158 -160.

[7] 谢宗万.中药材正名词典[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前言.

[8] 郑倩,郭红艳.孔增科中药鉴别“六知”治学学术思想概要[J].河北中医,2010,32(5):647 -649.

R282;R9-4

A

1002-2619(2012)06-0958-02

崔剑平(1970—),男,副教授,学士。从事中医药教学工作。

2012-03-16)

猜你喜欢
中药学中药饮片中医药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小包装探讨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