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温疫误治医案二则赏析

2012-04-10 15:48张红盖国忠
环球中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吴鞠通犀角生地

张红 盖国忠

吴鞠通,名瑭,字配珩,为温病四大家之一,力主学医要有医经的根基,学本仲景,代有发扬,如其主张的温病三焦辨证体系中仍保存了仲景六经名词等,一生献身于中医学事业,宅心仁厚,医德高尚,精研医理,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在中医史上有较高的学术地位。著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和《吴鞠通医案》于世,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影响极大。现仅就其论及的二则温疫病案加以剖析,以拓开思路,惊醒后人,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中医防治提供参考。

1 案1

案情:《吴鞠通医案·温疫》:“壬戍(1802年)五月初十日 王 三十八岁 温热系手太阴病,何得妄用足六经表药九贴之多。即以《伤寒论》自开辟以来,亦未有如是之发表者。且柴胡为少阳提线,经谓少阳为枢,最能开转三阳者。今数数用之,升提太过,不至于下竭上厥不止。汗为心之液,屡发不止,既伤心用之阳,又伤心体之阴。其势必神明内乱,不至于谵语颠狂不止也。今且救药逆,治病亦在其中。温病大例,四损重逆难治。何谓四损?一曰老年真阳已衰,下虚阴竭;一曰婴儿稚阴稚阳未充;一曰产妇大行血后,血舍空虚,邪易乘虚而入;一曰病久阴阳两伤。何谓重逆?《玉函经》谓: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今犯逆药至九帖之多,岂止重逆哉!

连心连翘三钱 银花三钱 薄荷八分 麦冬八钱 丹皮五钱 桑叶三钱 元参五钱 细生地五钱 羚羊角三钱

辛凉芳香甘寒法,辛凉解肌分发越太过之阳,甘寒定搔扰,复丧失之阴,芳香护膻中,定神明之内乱。

十一日 过服辛温,汗出不止,神明内乱,谵语多笑,心气受伤,邪气乘之,法当治以芳香。

紫雪丹五钱,每服一钱。其汤药仍服前方,日二帖。

十二日 《灵枢》温热论曰:狂言失志者死。况加以肢厥,冷过肘膝,脉厥,六部全无,皆大用表药,误伤心阳,致厥阴包络受伤之深如此。现在危急之秋,只有香开内窍,使锢蔽之邪,一齐涌出方妙。且喜舌苔之板着者已化,微有渴意,若得大渴,邪气还表,脉出身热,方是转机。即于前方内加暹罗犀角三钱,若谵语甚,约二时辰,再服紫雪丹一钱。

十三日 肢厥、脉厥俱有渐回之象,仍服前方两帖。晚间再服紫雪丹一钱,牛黄丸一粒。明早有谵语,仍服紫雪丹一钱,不然不必服。

十四日 厥虽回而哕,目白晴、面色犹赤。

连翘二钱 元参五钱 丹皮三钱 银花二钱 麦冬五钱 犀角一钱 细生地五钱 煅石膏三钱 羚羊角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五日 即于前方内加柿蒂六钱,黄芩二钱,郁金三钱。日二帖。

十六日 诸证悉减,但舌起新苔,当防其复。

连翘二钱 元参三钱 丹皮二钱 银花二钱 连心麦冬三钱 犀角五分 黄芩二钱 广郁金二钱 牛蒡子二钱 柿蒂二钱 细生地三钱

今晚一帖,明日一帖。

提要:温病误用“足六经表药九贴之多”,以致于出现汗出伤心之体与用,温热之邪乘虚而内入,犯及心包。法取“辛凉芳香甘寒法”随证变化而治愈。如此之急危重症,五日治愈,足见吴师之功深效宏!妙治神法也就如斯矣。

临床启示:(1)诊病求因以治本:本例病人系为手太阴温病,误用“六经表药九帖之多”,是吴师强调的病本,损及心之阳用与体阴,以致于神明受伤均是本因的继发变化。过度治疗在清代也有之,对于现代中医治疗的教训也应当如此!普通温病或伤寒病,虽不能一剂知,二剂已,但也不必过三剂吧。应随时加以调整为上。(2)吴师用药法度。本例病人足见吴师的用药特点:一是复合治法。辛凉、芳香、甘寒三法并用,且随证加减变化。针对病证的药后情况,分析病机机转,调整用药。紫雪丹用药要深加玩味,即可理解之。二是一日内药帖数目不一,据病情需要而定。此与吴又可先生之“数日之法,一日行之”理同。三是以病情变化加减增损药味,主方恒贯始终。(3)积累了观察温病病情变化的技法。日最少一诊,甚至二诊;“且喜舌苔之板着者已化,微有渴意,若得大渴,邪气还表,脉出身热,方是转机”、“ 厥虽回而哕,目白晴、面色犹赤”等,可见一斑。(4)临床应当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分析病变之机,方可有针对性地用药治疗,疗效才好。二诊加紫雪丹及牛黄丸是由于病变?还是后考虑到的?都是值得深加研究的。

2 案2

案情:《吴鞠通医案·温疫》:“初一日 苗 七十三岁 温热本木火有余之病,无奈世人不识四时,概以治冬日之羌防柴葛治之,是之谓抱薪厝火,误伤心阳,其势不至于神昏谵语、痉厥颠狂不休也。议急清宫城为要,以清宫汤。

先服紫雪丹二钱,一时许一服。以神清为度,再服。

连心麦冬一两 生石膏六钱 元参心六钱 暹罗犀角五分 连子心一钱 竹叶卷心三钱 细生地五钱 黄连二钱 连心连翘五钱 丹皮五钱 钩藤钩三钱

再按:痉厥神昏,故以清宫为主。血分太热,脉极数,故以犀角地黄汤为佐。邪气在血分虽多,尚能渴思凉饮,故加石膏,合冬、地为玉女煎法,以清气血两燔之伏热。大抵治逆之症,不能一辙,其势不得不用复方也。

煮成三碗,分三次服。明日渣再煮半碗服。

初二日 诸证尽减而未尽除,脉之至数亦减。但年老下虚,咳声不满喉咙,可畏之至。议搜邪之中,寓补阴和阳之用。

连心麦冬二两 丹皮八钱 黄芩三钱 黄连二钱 连翘三钱 生石膏一两 直大生地一两 暹罗犀角五钱

初三日 脉症虽减,犹在险途。

直大生地一两 古勇黄连二钱 暹罗犀角五钱 黄芩三钱 细生地一两 麦冬二两 丹皮六钱 连翘三钱 焦白芍五钱 煅石膏五钱

初四日 神识略清,脉洪数有力,周身尽赤若斑,大便大频,用玉女煎加苦以坚阴。今晚明早,如神识不甚清爽,再服紫雪丹三五钱。

直大生地一两 古勇黄连二钱 黄芩三钱 知母三钱 暹罗犀角六钱 细生地一两 丹皮六钱 麦冬二两 生石膏八钱 炒京米一撮

头煎煮成三杯,二煎煮成二杯。今日服三次,明早服二次,各一杯。

初五日 即于前方内加元参六钱,去京米。

此症服紫雪共一两八钱,牛黄丸五粒。神识清,大便通,舌苔退,脉静身凉,后二甲复脉汤十八贴。”

提要:内有伏火,外感温邪,复加误治而引发神昏、谵语、痉厥诸证,宜以急清之复方合法加以统治之,且要以多因素加以全面思考,又要以变化的动态观点加以变化应对:清宫以神清为标志物,配合清血清气及救阴之法,后期则以扶正驱邪为主,且又有二甲复脉之善后法。使宫清窍开,气顺血和,“神识清,大便通,舌苔退,脉静身凉”是为其标志物。

临床启示:(1)伏火是为温病十分常见的内在病因。现代中医大家周仲瑛先生已发表伏毒专论可参。是因当引起临床医生,特别是从事传染病、热病医务工作者的重视。[1](2)大病、重病、难治病等宜采用复方合法治疗是十分有效的临床技法。《寓意草》中记有:“杂合之病,必须用杂合之药。”恩师张琪研究员[2]即擅长于复合方合于一身救治多种疑难杂证,有时常常化湿与滋阴并用,通行与固涩并举等,有时确收意外之功,不愧为国医大师、中医大家。(3)病证标志物的研究是中医临床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案中“神清”为宫清的标志物,“大便通,舌苔退,脉静身凉”是为其证候的标志物和病证向愈的有效指标。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 “伏毒”新识[J].世界中医药,2007,2(2):73-75.

[2] 张佩青,朱永志,迟继铭,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琪[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 李刘坤.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吴鞠通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15-216,218-219.

猜你喜欢
吴鞠通犀角生地
山阳医派宗师吴鞠通
黄连、黄连-生地配伍中5种生物碱在正常、抑郁大鼠中体内药动学的比较
生地价格仍有上扬空间
熟地是生地炒熟的吗
犀角散加味干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前期临床研究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犀牛有角久成器
犀角雕刻艺术
钩吻
生地干燥过程中梓醇损失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