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腹症457例超声检查价值探讨

2012-04-12 23:57西安市儿童医院超声影像科西安710003裴勖斌孙利群李世杰
陕西医学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管阑尾

西安市儿童医院超声影像科(西安710003) 裴勖斌 孙利群 李世杰 方 玲 张 旋

小儿急腹症因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容易漏诊、误诊。小儿胃肠道生理解剖与成人很大不同,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危险性高,故在诊断鉴别及治疗上与年长儿童及成人有很大差别。现结合我院2011年457例小儿急腹症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1年1~12月我院门急诊及住院457例小儿急腹症患儿,男286例,女171例,年龄3d至14岁,平均4岁。病种有肠套叠236例,阑尾炎182例,肠重复畸形合并肠梗阻19例,急性胰腺炎11例,胆道蛔虫症8例,肠道蛔虫6例,胎粪性腹膜炎4例,不典型菌痢2例。本组病例以拒乳、哭闹、呕吐或急性腹痛为主诉就诊,257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症状,均径手术或临床证实。

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凸阵探头4~7MHz及高频5~12MHz线阵探头。患儿仰卧,尽量保持安静,腹部常规多切面扫查,肠气过多时适当加压,改变体位充分显示异常区域,必要时充盈膀胱或排便后对比检查,记录腹部异常回声的范围、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以及正常与异常区域血流信号改变及主要的血流参数。

结 果

本组病例中肠套叠236例(52%),发病率最高,年龄在53d至10岁,其中发病年龄在4月至2岁198例,占肠套叠的83%,全部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急性阑尾炎182例(40%),发病率次之,最小的1月,最大的14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经超声检查确诊169例(93%),12例早期超声未检出,后手术或复诊证实;其它急腹症占8%,急性胰腺炎1例超声早期提示出间接征象,需进一步检查;不典型菌痢2例,被早期误诊为肠套叠,超声检查后被排除,其余病例超声影像典型特征明显均符合诊断。

讨 论

小儿胃肠道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了其急腹症与成人有很大差别容易发生肠套叠、阑尾炎。本组病例肠套叠是最常见的小儿急腹症,年龄4~10个月为高发期,3岁以后发病者多存在原发病[1]。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管及附着的肠系膜套入邻近的肠管之中,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肠腔[2]。肠套叠发病年龄小,小儿哭闹,腹部触诊不满意,临床表现很难与不典型的菌痢进行鉴别。随着高频探头在小儿腹部诊断中的应用,超声能很好地实时显示肠套叠的部位及肠管梗阻的程度,加之无创性,可重复检查,近年来已成为诊断肠套叠的首选。典型表现:肠套横断面“同心圆”或“靶环”影像,纵断面呈“套筒征”或“假肾征”影像,肠壁增厚水肿,套入部肠管周围可伴有若干个大小不等的肠系膜淋巴结,套叠肠管浆膜间偶可见小片液性暗区。本组236例肠套叠全部经超声诊断确诊,诊断符合率100%。180例采取空气灌肠疗法治疗,效果很好,56例手术为灌肠疗法失败及病程较长者。一般无需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于6~10岁,男略高于女,小儿病情变化快,短时间内可发生阑尾坏死、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甚至死亡,故对小儿阑尾炎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治疗是非常重要的[2]。近年来超声高频探头普及,小儿正常阑尾的显示率大幅提高,可达95%以上[1]。本组病例约60%患儿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可见右下腹不规则混合性肿块伴有粪石,阑尾穿孔后周围及肠间看见不规则暗区或低回声区,腹膜局限性增厚表现出炎性反应;其次是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胀明显,壁对称性增厚(≥3mm),阑尾腔内张力较高及可见粪石,阑尾周围未见脓肿包块形成[3]。有12例首次未检出病例中8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例肠气干扰漏诊的化脓性阑尾炎,后经复查和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我们总结经验认为存在漏诊或误诊的情况与患儿腹部的条件、配合程度、超声医师的技术水平、耐心程度及仪器的分辨率等诸多因素有关。

肠重复畸形是指附着于消化道系膜缘的具有消化道壁结构相同的囊状或管道样组织。与肠系膜囊肿的鉴别诊断关键是观察囊性回声区壁结构及彩色血流信号情况。胆道蛔虫超声典型的 “双轨征”影像特征明显,这里就不累述。6例肠道蛔虫高频探头探查清晰地显示肠道典型的双线状虫体回声,可实时状态观察虫体蠕动。胎粪性腹膜炎是新生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超声可见到肠系膜增厚粘连区,包裹性积液、腹腔钙化,粘连严重可以出现肠梗阻[1]。胰腺炎发展非常迅速,本组超声表现胰腺肿大10例,1例仅提示胰腺周围有少许液性暗区渗出,结合血、尿淀粉酶检查确诊不难。

综上所述,小儿急腹症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症状不典型,且小儿年龄越小,愈不能准确表现腹痛的性质及部位,往往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相比其他影像学检查超声影像具有无创、无痛、快速易行、费用低、图像特异的优点。能够动态观察,及时明确诊断,特别是高频探头可以动态观察小儿腹部任何脏器变化,及病症的演变。特别适合应用小儿检查,恰当实施治疗,提高救治率。

[1]贾立群,王晓曼主编.实用儿科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2-193.

[2]张素桂主编.小儿胃肠症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5-241.

[3]贾新建,张增俊.等盆腔CT诊断小儿阑尾炎389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5):623.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管阑尾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