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应用

2012-04-12 07:39陈岩松
山西建筑 2012年18期
关键词:办公大楼办公建筑大堂

陈岩松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2)

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的受到建筑师的关注,这些公共空间不仅起到交通、疏散的作用,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与内涵。空间连续不断地包围着我们,通过空间的容积,我们进行活动、观察形体、听到声音、感受清风、闻到百花盛开的芬芳,当这些空间通过一定的序列关系组合起来,既解决了功能上的使用要求,也会成为建筑的灵魂与特色。这几年,我参与设计过一些办公建筑,一直对其公共空间的设计非常关注,本文的一些分析与总结,仅为抛砖引玉,希望对建筑师同事有所启发。

1 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构成

使用者对现代办公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公共空间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扩展和延伸。

1)交通空间。传统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其功能相对单一,门厅、大堂、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体系多起到人员交通、集散的作用。大堂往往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出入口门厅、问询接待区、休息等候区、办公楼的水平及垂直交通都要通过大堂来衔接、统一在一起,不同规模、不同使用性质的办公楼其布置会有多种形式。

2)服务空间。现代办公建筑不再是写字楼的概念,成熟的办公区应当具有和其相适应的辅助设施,常常在现代办公建筑中也设置了商务中心、会议中心、商业、餐饮甚至健身运动等休闲空间,未来办公建筑也正是朝向综合体的发展方向。

现代办公建筑更重于“人性化”的设计趋势,工作场所进一步融入自然之中,融入生活之中,融入休闲娱乐之中,在办公楼里设计休闲酒吧、会谈区、景观区等被普遍应用,办公、合作、交流和休憩场所会与自然和休闲环境更加融合,使办公生活和社会生活更加丰富,成为建筑内富有活力和朝气的所在。

3)中庭空间。因为人们对办公空间提出了更多的功能需求、更好的融入环境的要求,多用于商业、酒店等公共建筑的中庭被更多的引入到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来。中庭既有疏导人员的交通作用,又是休息、交往、观景、具有活力和人情味的共享公共空间。中庭可以将多个空间有机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通过不同的空间组合方式,将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构建成为一个立体的复合空间。

2 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

一般的建筑总是由许多空间构成的,设计师需要将这些公共空间按照功能、相似性或运动轨迹,将它们组合起来。现代人所期望的公共空间,多样而富于变化。单一的空间通过集中式、线式、辐射式、组团式等空间组合方式构成一个复合空间。在办公空间中添加中庭、交流休憩空间和一些辅助服务空间,使空间有序化、多元化、人性化,成为一个既有变化、又统一的空间群集。

1)线性串联空间。线式组合实质上就是一个空间序列,由一个线式空间沿轴线逐个将单独的空间或不同的线式空间组合起来。郑州市某电力公司办公大楼将入口门厅、大堂、休息厅、电梯厅串联在一条横向轴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设计方式,也是办公建筑常见的空间组合方式(见图1)。

图1 郑州市某电力公司办公大楼大堂

上海市某航运中心办公楼在入口大堂设计一部开放式室内楼梯(见图2),将人员引入二层中庭(见图3),人员通过中庭进入大会议室,几个公共空间既有机的连接在一起,解决了功能使用、人员流线的问题,又使空间富有变化与特色。

在线性串联空间中,往往需要有一个具有主导性的重要的空间作为节点,这个节点通常会放在线性串联空间的终点加以强调,使得这个空间序列主次分明更加完整。

图2 上海市某航运中心办公楼入口门厅

图3 上海市某航运中心办公楼中庭

2)立体复合空间。所谓立体复合空间就是将几个空间序列组合在一起。当二维的线性组合无法将更多的公共空间组合在一起时,引入了三维的竖向空间的轴线,将几个公共空间叠加在一起形成立体的空间序列。

有时大堂会以中庭的形式将一些辅助服务空间组合在一起,这样的空间使办公底层至二层、三层或更多楼层成为多功能的公共空间,为大楼提供了更多的公共服务空间,也创造了更丰富、更具特色室内空间。北京市中关村某办公大楼,大堂的设计采用横纵空间叠加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新颖的复合空间(见图4)。纵,表现在通高的中庭,横,表现在横向展开的入口大厅。一横一纵,给人以动感、开阔感。不同归属的建筑单元通过公共空间相互串接起来,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构成彼此流通渗透。在建筑内部构成连续的空间序列。

对于一些超大型综合体办公楼的公共空间设计更需要这种立体复合空间,天津市某超高层办公大楼高区为酒店,中低区为办公,裙房为商业和餐饮,这类综合体的公共空间尤其是首层大堂需要进行合理的空间安排和交通流线组织,北侧为酒店入口,南侧为办公入口,东西两侧为裙房餐饮和商业的入口,实际上首层是以大堂为中心的辐射式空间布局(见图5)。这种辐射式的空间组合,是由一个主导空间和几个向外发散的线性串联空间所构成的。竖向空间上则以中庭的形式将首层大堂、二层商业、三层餐饮、四层会议中心联系起来。

图4 中关村某办公大楼入口中庭

图5 天津市某超高层办公大楼中庭

不仅规模较大、功能复杂的建筑会对公共空间提出更高要求,有时会根据办公楼的使用性质和品质要求,也会对公共空间进行立体的空间组合设计。郑州市某电力公司办公大楼的主入口在北侧,通过开放式室内楼梯走到中庭,中庭有楼梯与南入口门厅相连(见图6)。从大楼南入口门厅到北入口门厅的空间序列,是将几个不同功能、不同尺度、不同高度的公共空间以立体复合的空间模式构成一个连续贯通的空间序列,通过这种设计方法将大楼底层的公共空间有机的组织起来。

图6 郑州市某电力公司办公大楼剖面示意图

3)“中庭”与“边庭”空间。中庭空间与首层大堂的组合是常常使用的,因为这些空间都是公共的服务空间。那么办公区域是不是将会是一成不变的走道加办公室这种枯燥单调的空间。有时也可以将中庭空间引入到办公区域的楼层,这种改变不仅仅使办公空间更加丰富,也可以引入通风、节能的设计、改善办公空间的室内环境,使其更具品质、提升其价值。

北京市中关村某办公大楼的办公区分别在南北两侧“嵌”入边庭(见图7),边庭的植入丰富了空间也具有生态节能的功效。区别于传统的边庭设计,边庭每隔四层设置一个,南北边庭交错布置并与中庭空间连通,随着楼层不同对边庭的视线也会不同,这样的公共空间尺度宜人也创造了更有趣味的空间体验。

图7 中关村某办公大楼剖面示意图

郑州市某电力公司办公大楼由于塔楼的核心筒布置在两侧(见图6),给办公区中庭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中庭空间大气、边庭空间亲切,中庭与边庭相结合为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利用空间的高敞,在热缓冲方面、通风质量方面、日照采光方面、室内绿化方面均起到良好作用。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第3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办公大楼办公建筑大堂
长沙地区办公建筑空调冷热源方案比较分析
产城融合,功能复合——上海办公大楼方案设计浅析
东宇物流办公大堂空间设计
疫情之下:现代办公建筑与办公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之探讨
我是这样“诞生”的
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分析
楼宇智能技术在办公大楼内的实际应用探讨
酒店大堂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酒店大堂快题设计
办公建筑标准层区域机电用房管井外置核心筒的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