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偏头痛163例

2012-04-13 08:30董聪慧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交感风池外感

董聪慧

(安徽省宣城中心医院,宣城 242000)

偏头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痛势剧烈,呈跳动、抽搐感,以一侧为主,或痛连齿、眼、耳等,痛止如常人。笔者自1988年来用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偏头痛163例,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63例偏头痛患者皆属血管神经紧张症范畴,颅脑CT查无异常,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大多数患者经服用西药或中药无效而来我科就诊。其中男76例,女87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1 d,最长17年。

2 治疗方法

2.1 耳穴贴压

取耳穴肝、胆、神门、皮质下、心、交感、膀胱,用愈裂膏剪成0.5 cm×0.5 cm的方块,中间置一王不留行籽,每次取 3~5个穴贴压。每日按压耳穴 4次,每次每穴按揉50次,按揉力量以患者自觉轻度疼痛为宜。隔日换耳贴压1次,10次为1个疗程。

2.2 针刺

取翳风,率谷透曲鬓,外感头痛加列缺、风池;肝阳头痛加太冲、太溪;头痛连目加太阳;头痛连齿加健侧合谷;头痛连耳加外关。针刺得气后翳风、率谷接G6805电针仪,选连续波,频率1 Hz,留针30 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头痛分级标准

根据头痛程度可分 0~3级,有头痛出现,工作能力不受影响为0级;轻度头痛,工作能力受部分影响为1级;中度头痛,工作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或不能工作为2级;重度头痛,卧床休息为3级。

3.2 疗效标准

治愈 经治疗头痛全部消失,在1年内无复发者。

显效 经治疗后头痛程度减轻 2级(由重度减至轻度),头痛次数明显减少者。

有效 头痛程度减轻1级或头痛次数减少者。无效 经治疗后头痛仍无好转者。

3.3 治疗结果

163例偏头痛患者治愈154例,治愈率为94.5%。治愈时间最短1次,最长2星期,平均治愈时间为6 d。显效5例,占3.1%;有效4例,占2.4%。

3.4 病例介绍

患者,女,60岁,1995年12月3日就诊。右侧偏头痛已5 d,当时头痛剧烈难忍,头皮不能触摸,呈跳动、抽搐感,张口和吞咽动作时头痛加重,经服西药和针灸治疗皆无效后遂来我科就诊。予贴压耳穴肝、胆、神门、皮质下、交感,当时按揉耳穴 1 min,患者觉头痛明显减轻;继而电针翳风及率谷透曲鬓(均患侧),选连续波,频率 1 Hz,针刺右侧风池,左侧合谷穴,留针30 min。共针刺6次,贴压耳穴2次,病告痊愈。

4 讨论

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一种学说认为与某些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引起血管异常舒缩有关,与血小板凝集性增高有关。中医学认为偏头痛有外感和内伤所致,多属外感风邪、肝胆火盛、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为其病因。故取列缺、风池穴疏风解表;耳穴肝、胆和太冲穴共清泄肝胆之火;翳风、外关、太阳、率谷透曲鬓和耳穴胆、膀胱等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功能;耳穴心、神门可养心安神,调节紧张情绪;皮质下、交感穴可调节神经和大脑皮质功能。总之,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偏头痛只要辨证准确,用穴得当,会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交感风池外感
有氧运动增强骨骼肌α2-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交感缩血管反应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SD大鼠骨骼肌交感缩血管反应和功能性抗交感的影响:NO和α1—AR的作用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时空交感(外一篇)——杜甫《地隅》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桑菊饮治猪外感咳嗽
墨风池诗词选
睡眠过程中交感和副交感拮抗活动的初步分析*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