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配合火针点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2012-04-13 08:30薛广生杨志洋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风穴面肌火针

薛广生,杨志洋



穴位注射配合火针点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薛广生,杨志洋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安阳 455000)

面肌痉挛;火针疗法;水针

2008年以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火针点刺治疗面肌痉挛,并与常规针刺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6例患者均来自于本院针灸科门诊,按随机抽样与患者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94例,其中男31例,女6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5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4.5年,最短35 d,平均524 d。对照组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2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4.3年,最短31 d,平均539 d。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用三磷酸腺苷注射液2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利多卡因注射液2.5 mL。用5 mL口腔科专用针管注射患侧太阳穴、翳风穴,各1 mL。用火针点刺下关、地仓、牵正、四白、风池、迎香穴。穴位注射3 d1次,火针点刺隔日1次,30 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取太阳、下关、地仓、牵正、四白、阳白穴。风寒型加合谷穴;脾胃虚弱型加风池、足三里、三阴交穴;阴虚阳亢型加太冲、太溪、翳风穴。每日1次,30 d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1]

治愈 患侧面部无牵拉抽动,随访半年无复发。

显效 面部牵拉抽动麻木基本消失,在气候、情绪变化时偶有发作。

好转 患侧面部牵拉抽动明显减少,痉挛持续时间缩短,相邻两次痉挛发作间隔明显延长。

无效 症状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观察组中治愈16例,占17.0%;显效32例,占34.1%;好转39例,占41.5%;无效7例,占7.4%。平均显效时间为32 min,平均疗效维持时间189 d。

对照组中治愈7例,占21.9%;显效12例,占37.5%;好转9例,占28.1%;无效4例,占12.5%。平均显效时间为30 min,平均疗效维持时间45 d。

两组疗效、显效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但在平均疗效维持时间上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0.05)。

4 体会

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在内耳附近受小脑后下动脉分支压迫所致,当血管过度迂曲、伸长拉紧或硬化时,开始出现症状。抑制面神经的兴奋,修复破损的神经是治疗该病的关键。三磷酸腺苷在改善机体代谢同时又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B12为细胞生长、分裂维持神经细胞组织髓鞘完整性所必需的物质,有营养神经的作用。盐酸利多卡因是神经阻滞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可增强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2]。三药合用既可以修复破损的面神经,又可以抑制面神经的异常兴奋。太阳穴是经外奇穴,有祛风止痉的作用;翳风穴深层有面神经干从茎乳突孔穿出。在这两个穴位上注射,可以加强穴位的功能,对治疗面肌痉挛有很大的帮助。面肌痉挛属中医学“筋惕肉”范畴,认为该病是由于风寒之邪滞留于面络,风行主动,寒性收引,故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筋急,从而诱发该病[3]。火针具有散寒、活经通络的作用,可以激发经气,推动气血,温通经络,可治疗风寒之邪痹阻经络诸症[4]。两法合用治疗该病,相得益彰,故有很好的疗效。

[1] 杜雅俊.悬针治疗面肌痉挛128例[J].山西中医,2005,21(4):16.

[2] 何月光,何华娟,张生皆,等.新编实用药物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

[3] 吕少杰,刘波,李庆安,等.神经疾病针灸疗法[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

[4] 李僖如,董润生,朱现民.针灸新知识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29-130.

2012-04-20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2.12.920

1005-0957(2012)12-0920-01

薛广生(1954 - ),男,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风穴面肌火针
与风穴寺说(二首)
关于风穴寺(外一首)
与风穴寺说(二首)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火针疗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按压翳风穴速止打嗝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