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2012-04-13 09:41王艳秋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淮南市资源型煤炭

王艳秋

(淮南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

王艳秋

(淮南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也给全球带来了生态和经济上的损失。中国的能源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这给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已是大势所趋。阐述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以淮南市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且提出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

低碳经济;资源型城市;路径分析

一、关于低碳经济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面临着两大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所谓能源问题就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危机;所谓环境问题就是由于废气污染、水污染和酸雨等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越来越恶化。这些都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很大挑战,必须要有一种新的增长方式。因此,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

“低碳经济”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当时在该书中指要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把英国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但是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并没有做出明确界定[1]。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认为,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的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旨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一定水平,以防止各国及其国民受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并最终保障可持续的全球人居环境[3]。低碳经济到底是一种经济模式,还是一种经济形态,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无论怎样回答,其实质无外乎是通过低碳化,也就是降低碳的排放量从而增强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

与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较,低碳经济具有以下特点:(1)低碳化。传统经济模式具有高排放、高消耗的特征,严重影响了全社会的生态环境。而低碳经济通过降低碳的排放量,使社会成本降至最低,从而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2)创新性。传统的经济模式更加注重经济的增长速度从而忽视了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则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整体改进,而并非仅仅是量的增长。近年来很多人提出了绿色GDP、绿色增长等概念,这些说法都涵盖了环境因素在内。但是低碳经济则更多地强调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来降低碳的排放量从而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3)阶段性。从全球20个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来看,不同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呈现出脱钩特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有一定的阶段性[4]。这一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碳排放弹性指标来表示[1]。所谓碳排放弹性指标是指碳排放增长速度和GDP增长率的比值,它反映了在经济出现正增长的条件下,碳排放增长速度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程度。而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以脱钩为主要特征。

二、淮南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所谓资源型城市,主要是指那些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密切相关的城市,而安徽省淮南市作为全国主要的能源城,是“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又以煤炭为主要原料形成了电力、化工、建材等产业。煤炭、电力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淮南煤炭、电力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的收入为39.6亿元,占全市总收入的65.8%,其中煤炭行业28.7亿元,占47.7%;电力行业10.9亿元,占18.1%。但是同时,这也决定了淮南市能耗、物耗高,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和其他的资源型城市一样,淮南也面临着产业失衡、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沉陷区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淮南必须重视发展低碳经济。

(一)从能源结构来看

从淮南市的能源生产结构来看,2010年煤炭生产量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达到95%以上,经济增长严重依赖煤炭产业。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目前淮南市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量占其总量的70%以上,可以说煤炭成为了淮南市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煤炭的大量消费必然导致淮南市经济发展呈现“高碳”特征。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艰巨任务,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保增长”仍是转换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条件,而较高的增长速度也决定了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依然旺盛。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将占主体地位。

(二)从经济结构来看

首先,淮南市作为一个“因煤而兴”的城市,经济结构非常单一。2008年,淮南市煤炭产量达到6800多万吨,发电量达460多亿千瓦时,煤电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近90%,重工业越来越重,整个城市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高。其次,经济结构效益低下。长期以来,由于煤炭价格低迷,淮南市经济效益一直处于全省中下水平。后来在价格市场化的过程中,国家放开了产品的价格,但是煤炭价格一直由国家计划控制,价格扭曲,从而导致煤炭资源开发多而利益流失得也多,这为淮南市的经济结构转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从环境情况来看

淮南市的主体产业如煤、电等都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近年来这些产业确实带动了淮南市经济的整体增长。但是其体系主要是建立在对当地资源开采的基础之上,从目前来看尚处于粗放的经济发展阶段,科技含金量较低,能源耗费过大,从而使环境状况越来越恶化。主要表现为:(1)空气污染。由于煤碳在开采利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甲烷等大气污染物,导致淮南市的空气污染指数长期高于国家标准。(2)水污染。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排放后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地下水及周边农田。(3)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地表下沉和塌陷区,比如各井田内的采空塌陷区、八公山岩溶塌陷和洛河电厂地面沉降区等。随着煤炭资源的进一步开采和新井的建设,塌陷区的面积将会越来越大,由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将会越来越大。

三、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分析

在当前气候危机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既会给中国带来压力,同时也提供了机遇。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尤其是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冲破低碳经济的“瓶颈”,立足国情。

(一)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尤其是开发低碳技术,提高能效水平

从目前来看,技术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的“瓶颈”之一。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但是资源平均产出不到发达国家的10%,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技术创新不足,尤其是低碳技术,还没有被大规模应用。因此,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能效水平。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有重化工化的特征,而这些重化工行业的发展对能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行业对煤炭资源的依赖。而中国有大约9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应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积极发展和利用水电、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单一的局面。

(三)构建政府支撑体系,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目前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技术、资金还是经济实力,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政府更应该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职能,通过立法、合理的财政预算等有效手段[5],构建良好的政府支撑平台,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政府要制定一系列的宣传计划,鼓励学校、社区和企业宣传和教育;宣传的覆盖面要广,包括农村和城镇所有居民,倡导建立低碳城市和低碳交通等。第二,政府要加大金融支持。一是要鼓励企业大力研发低碳技术,对于研发高能效产品的企业进行荣誉奖励制度,同时制定实施碳排放税和环境税;二是对高能效产品、新能源汽车等购买行为提供补贴制度,鼓励消费者采购绿色产品。

(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低碳不仅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种更健康、更安全、更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有一种“低碳”意识,因为生活中的小细节和良好的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普及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知识,倡导更加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1]潘家华,庄贵阳,郑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2]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研究报告[R].2008,(12)

[4]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5]熊春兰.低碳之路 政府先行——浅议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0,(4)

Researching of the growing model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resource-based cities——Huainan City,for example

WANG Yan-qiu

Climate change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the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and also brings the loss of ecology and economic to the seven seas.For a long time,China's energy structure is based on the coal,which gives the great pressure to China'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t has become a trend that resource-based city take low-carbon pat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aper describes the main features of low-carbon economy,Huainan City,for example,analyzes the urgency and the necessity for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to the resource-based urban,and proposes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resource-based urban development to low-carbon economy.

low carbon economy;resource-based cities;path analysis

F06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9-9530(2012)01-0021-03

2011-11-22

淮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011WK50q)

王艳秋(1979-),女,河南漯河人,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淮南市资源型煤炭
雨中即景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煤炭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煤炭的“未来”
淮南市3~6岁幼儿各项身体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