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专业人才试点班校内实践教学考核的完善

2012-04-13 09:57俞保华莫永成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学时实训考核

俞保华,莫永成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530023)

侦查专业人才试点班校内实践教学考核的完善

俞保华,莫永成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530023)

近年来,侦查专业人才试点班的校内实践考核方式有了明显的改进,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要建立并完善侦查专业的实践考核制度,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案,同时要加强保障机制的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侦查专业;实践教学;考核

随着公安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推广与扩大,各试点院校为实现以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纷纷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积极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训学时明显增加,实践性极强的侦查专业更是在课程中大幅增加了实践学时的比例,在全部必修课中,实践教学约占总学时的60%。目前,侦查专业试点班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实训、实验、见习和实习几种形式。校内实训可控性比较强,学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各种训练机会,学生可完成多方面、多层次的训练。校内实训岗位有与工作岗位比较接近的环境,学生在这个学校可控的与行业工作现场十分贴近的环境中,具有各种训练机会,在完成多方面、多次训练的同时,熟悉行业各种制度,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1]。因此,在试点班的教学中,学校主要通过开展校内实践教学来训练学生侦查职业技能。鉴于实践教学考核对实训的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检验、反馈和导向作用,本文拟对如何完善侦查专业校内实践教学考核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侦查专业校内实践教学考核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三年改革实践,侦查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有了明显改进,如犯罪现场勘查,侦查措施与手段,侦查讯问等实践课时较多的课程均实现了理论和操作分别考核,考核的形式呈多样化趋势,实践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增加,突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但由于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实践考核制度,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考核内容和成绩评定标准不够规范

目前,侦查专业校内实践考核的内容和成绩评定由于缺乏相对统一、规范和细化的考核内容和标准,随意性较大,部分教师在评分时,往往根据个人经验和喜好评分,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如某课程的实训考核,学生35人,其中32人为90分,1人为96分,2人为70分。有的课程全班学生实训成绩只有90、95、100三个分值,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实际水平。由于实训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较大,即使学生期末考核成绩较差,总成绩也能及格,这样的结果容易导致学生对自身学习效果的认识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考核实景场所不足

学校实训、实验设施设备不够齐备,缺乏实践考核的实景场所,相当一部分侦查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和考核只能在普通教室进行,有的只能用作业代替实训,职业氛围不够浓,与公安部倡导的“实地、实景、实警”考核有一定差距。

(三)部分课程实践考核环节缺失

在侦查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有部分课程,如警察职业素养模块和法律基本知识模块中实践课时相对少些的课程,往往忽视对实践部分的考核。这些课程偏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只通过笔试考量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知道程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素质的全面考察。

(四)实践考核监督机制不完善

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践考核监督机制,实践课程考核的随意性较大,通常由任课教师随堂监考,教学管理部门很少介入,主要靠教师的自觉自律来维持。而实训、实验考核结果往往到学期末才交至教学管理部门,学校对于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不能及时掌握。由于管理机制的有效性是实训课教学评价的重要因素,是保障实训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所以实践考核过程有效监督机制的缺失,势必影响到课程总成绩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上述问题形成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设备、资金等资源不足。二是公安院校试点专业教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与考核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三是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实践考核缺乏制度规范和引导。四是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形成一支数量足够、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学队伍。随着实践内容和学时大幅度增加,相应的考核机制必须同步跟进,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二、侦查专业校内实践考核的完善

(一)校内实践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1.服务于培养目标

侦查专业校内实践考核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发挥评价和引导的作用。这既能检验学生对侦查工作必备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又能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和职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为培养能适应侦查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

2.实践考核内容以能力为主、知识为辅

侦查专业校内实践考核内容以能力为主,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一般而言,能力主要包括职业基础能力、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能力等,属于“应会”的范畴,应当作为考核的重点。而课程知识部分,属于“应知”范畴,主要是从事侦查专业工作必备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基本程序等,与理论教学部分内容一致,可以在理论考核部分体现,也可融汇在实际操作中,以反映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实行“以能力为主、知识为辅”的实训考核,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实训考核可以采取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过程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加大过程考核在课程总成绩的比重。过程考核,也称平时考核,是指平时训练的考核,多为单项考核,主要目的是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系统而适时地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准确、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调节教学活动,以保证能力培养切实有效地完成[3]。过程考核的成绩按一定权重计入学生总成绩。侦查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时相对少些的课程,对实践课的考核可以考虑采取过程考核为主的方式。终结性考核是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考核,属于综合性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实训、实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能、分析能力的综合检验,它不是单项实训、实验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在特定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观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整合、灵活应用的能力,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课时较多的课程,主要采用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使考核过程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既能充分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训练和考核,逐步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4.鉴别学习效果与促进发展相结合

实践考核要将技能考核与职业素质考核相结合。21世纪,课程理念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4]。为适应这种形式,实践考核既要继续发挥传统的鉴别作用,检验教与学的效果,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也要发挥考核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通过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心理素质、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等素质,促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科学设计课程考核方案

建立健全实训考核制度要从源头着手,在制定课程实训教学大纲时,应根据培养目标,设计规范的实践考核方案,明确实践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分值权重分配比例、计分办法等,并将考核方案向学生公布,使实践考核有据可依。实践考核方案设计的总体要求是贴近侦查工作实际,努力创设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似的条件,在真实情景中进行考核,以便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

1.实践考核内容的实战性

实践考核内容设计要尽可能与公安工作要求相匹配,体现实战性。以就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把岗位需要作为教学和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践能力为主线,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氛围,通过实训及考核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2.实践考核方法的针对性

实践考核方法主要根据本文前述的“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原则进行,以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和基本技能、专业能力提高为主要目的,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考核方式,如现场操作、口试、笔试、提交报告、提交实物作品等。

3.实践考核分值权重分配的比例性

分值权重的分配体现着教师对各种考核指标和内容的重要性认识和选择,并对学生的实践训练过程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侦查专业的校内实践考核分值权重分配设计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根据实践学时占本门课程总学时的比例来确定理论与实践考核的分值比例,原则上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应低于实践所占的学时比例,如《犯罪情报》课程,计划学时为36学时,实训学时为18学时,实训课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应低于50%。二是就实践考核本身而言,为了突出过程考核的作用,其所占的权重应有所倾斜,比如过程实训占70%,综合实训占30%,不同的课程应根据能力培养要求不同而灵活设计。通过对实践考核分值权重的适当分配,学生明白每个实践项目中的表现都与最终成绩有关,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效果。

4.考核流程的一体化

具体评分项目应当注意区分不同的实践类型和训练项目,过程考核的流程可以采用训练和考核一体的方式进行,即整个教学环节按每个实践项目为单位,进行“教、学、练、考”一体化运作,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习并进行操作训练、掌握技能——实训项目考核——考核结果反馈——不合格者重练并补考”的流程进行操作[6]。终结性考核则在完成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后,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性的系统评定,是客观全面评价学生职业实践能力评价的重要环节,应当成为专业主干课程考核的必备环节。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最后通过一定的权重计算总分。

5.计分模式和考核标准的具体化

计分模式直接影响考核结果的计算和考核实施过程。每个实践考核项目可以百分制独立计分,通过具体的评分项目和标准对实践表现和操作能力等进行评分。

实践考核指标应按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设计。为了贴近侦查工作实际,应认真制订考核规则与标准,细致地划分打分标准,如现场定点勘验、现场分析要点、法律文书的制作、痕迹物证的提取、侦查措施的采取、现场照相、尸体检验等评分细则,确定统一的标准,完善综合实训的考评机制,以确保考评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7]。由于不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很难制定一个通用的评分标准,但仍有一定规律可循。考核指标中一般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态度、协作精神、团队意识、责任心、纪律、警容风纪、安全意识、效率意识等职业素养;二是具体操作步骤符合要求,每一步的完成效果情况,包括对基本操作程序熟悉程度,运用法律、原理、专业知识或其他依据的准确性,安全防护措施、注意事项情况,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技巧的运用程度,特殊情况、疑难问题等处置的创新能力等;三是实践结果,包括实践报告的质量,完成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创新能力等。具体到每门课程时可将这些内容进一步细化。

最后每门课程,可以通过终结性(综合性)考核,对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以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和整合,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终结性(综合性)考核的评分标准着重从工作流程熟悉程度,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实践结果符合岗位要求,公正文明执法、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细化。

(三)加强保障机制建设

实训考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从根本上做好实训考核工作,必须更新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校内实训的考核制度,制订一系列文件加以规范,建立考核管理机制,加强对考核的监控,完善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实训场所及相关硬件设施建设,更好地保证日常实践教学和考核的需要,发挥考核功能,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1]邓泽民,韩国春.职业教育实训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132.

[2]陈蕾,杜媛,张志萍,苗荣哲.对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学评价的思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1).

[3]齐景嘉.高职高专实验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4]马应虎,高广胜,丁健平.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127.

[5][7]金根中,吴雄彪,成军.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6]李慎.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探讨[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D631.15

A

1673―2391(2012)07―0185―03

2012—03—21

俞保华,男,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务科研处;莫永成,男,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

2010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公安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下侦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JGA138。

【责任编校:周文慧】

猜你喜欢
学时实训考核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