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及对策

2012-04-14 02:24付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技战术战术心理素质

付波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浅谈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及对策

付波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羽毛球运动比赛中不良心理素质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对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出了调节的对策,供羽毛球爱好者参考。

羽毛球;心理素质;对策

羽毛球比赛中当选手实力相当时,不仅是技、战术和体能的抗衡,同时也是心理战术的较量。比赛中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是确保技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基础。因此,了解比赛心理状态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了解个人情绪变化的特点,并采取应对措施对比赛有着积极的意义。

1 羽毛球运动员赛前赛中心理变化类型及分析

1.1 赛前心理变化类型及分析

赛前心理是对比赛结局的期望和恐惧造成的情绪矛盾。比赛越重大越易紧张,对比赛结果越是抱有期望越易紧张,对比赛结果越没有把握越易紧张。

1.1.1 赛前过分紧张状态

多数运动员缺乏比赛经验,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现为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尿频、尿急等;行为上表现为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对教练员的指导缺乏信心。精神状态处于高度紧张,体能分配不当,产生严重的体力消耗,运动技能水平难以得到正常发挥,还会出现赛前冷漠和精神颓废现象。对于本来技术水平不高、训练和比赛经验不足及对比赛认识不足的运动员,通常表现出情绪低落,精神兴奋性不高,参赛欲望不强烈,对比赛失去信心,严重影响比赛水平的发挥。

1.1.2 赛前容易产生盲目自信现象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技战术水平较高的羽毛球运动员中。他们自认为水平很高,对参赛获胜的期望值较高,信心十足,但这种信心是建立在对比赛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及临场状况和场地环境估计不足的基础上,运动员在比赛中碰到变化,情绪就一反常态,紧张急躁,容易导致比赛失利。

1.1.3 赛前对战斗的准备工作

主要表现为有明确的比赛动机,对比赛目标的定位准确,赛前对比赛获胜充满信心,在比赛上注意力能够集中,同时能够为自己确定的目标产生积极求胜欲望,因而有利于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应有的技战术水平。

1.2 赛中心理变化类型及分析

赛中心理变化主要是随比赛场上局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运动员比赛时往往因为比分的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比如当比分领先时盲目兴奋,沾沾自喜,不能按既定计划完成比赛;当比分接近时盲目急躁,不知所措;当比分落后时面对困难表现出消极畏惧心理。

2 影响运动员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

2.1 赛前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2.1.1 运动员参赛的经验和技战术水平

技术水平高并且有丰富比赛经验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比较冷静沉稳,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在赛场上的情绪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相反,技战术水平低且缺乏比赛经验的运动员信心不足,在赛场上的洞察能力弱,动作僵硬,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原有的技术水平,从而导致比赛失利。

2.1.2 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控制

动机具有激发运动员饱满情绪,旺盛斗志,集中注意力和克服困难的巨大作用。比赛动机过高时,运动员容易出现兴奋过度,精神紧张、肌肉僵硬等现象,会产生焦虑、压抑、担忧等不愉快的情绪,会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还会造成运动员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能力下降、感知能力降低,思维不灵活等,在比赛中往往表现为技术呆板、战术单调,竞技能力下降,发挥失常等。比赛动机过低同样对比赛不利。比赛动机过低时,运动员虽不紧张,但兴奋程度不够,不能激发出自己的最大潜力;竞技意识散漫,不能有效集中,致使感觉不敏锐,知觉不准确,最后导致注意力涣散。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与比赛动机太高、太低相比,中等偏上水平的动机,最有利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

2.1.3 运动员的个性、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顽强和勇敢的拼搏精神是构建最佳心理状态的首要心理因素。比赛既是比技战术、比体力和心理素质的过程,也是克服困难的过程。顽强的意志是有效地完成行动的重要成分,也是决定身体技能技术充分发挥、争取胜利的重要因素。

2.2 赛中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2.2.1 技战术的训练水平对心理变化的影响

身体、技术、战术的训练水平是心理素质的物质基础。当运动员技术水平高时,一般信心比较足,关键时刻沉着稳定。当技战术水平低时,意志力较低,企图单凭意志力来求得胜利。此外,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训练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承受外界困难能力的大小,完成同样训练或比赛任务,运动员的表现不同,所做出的意志努力也不同。

2.2.2 运动员性格与神经类型对心理变化的影响

羽毛球是一项隔网运动,在各项比赛中除双打外,都是一对一对抗比赛,运动员的个人性格及人格魅力显得相当重要。有的运动员性格内向,做事踏实,有时难免固执,只顾防守失去有利的进攻机会,因而难以灵活掌握场上的局面。而有的运动员性格外向,临场不易紧张,但容易情绪化,场上情况起伏不定,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

2.2.3 教练员的指挥对心理变化的影响

教练对运动员的要求、期望,上场队员的选择,赛中战术的运用,临场应变能力,关键时刻是否冷静等等与教练员的临场指挥以及平常的训练有直接关系。而这些因素又直接作用于运动员,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正面积极的或负面消极的影响和作用,由此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因此,如果比赛临场指导不当就会引起运动员情绪变化。

2.2.4 外界环境对心理变化的影响

羽毛球比赛时运动员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比赛场地的变化,场地气温高低,光线等方面对运动员都有较大的影响。此外,观众的构成,表达情绪的方式、裁判员执法宽严,还有对方作风顽强、技术发挥正常等也影响着临场发挥。

3 羽毛球比赛期间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控方法

赛前的心理准备是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手段。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及心理上的准备。

4 对策

4.1 注重基本的技战术练习

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是分不开的,基本技术是战术水平发挥良好的基本保障。要通过系统的练习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正所谓“熟能生巧”。即使拥有超强的自信心,当步法掌握不当,战术水平发挥较差时一样会输掉比赛。

4.2 进行增强自信心的训练

高度的自信心和不懈的进取精神都是成大器者的重要心理品质。但是,自信心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稳定性。因此,在羽毛球比赛之前通过专门的训练来帮助运动员增强自信心尤为重要。例如:肯定某运动员最近的进步,重温上次过关斩将成功登顶的战例和情景,对精彩、漂亮的技术、战术的运用的表象的再现等都有助于运动员树立起成功者的自我意向,是增强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4.3 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放松训练

自我放松训练是羽毛球运动员在赛前通过自我暗示实现的。其做法是让自己闭目仰卧或静坐,聚精会神地想象自己肌肉放松的情况,使肌肉完全放松,消除赛前紧张情绪,达到充分休息的目的。

4.4 采用表象模拟训练

实践证明,运动行为不仅是身体的动作,更重要的是体现为大脑的活动。运动表象演练是训练大脑功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加之表象演练结合运动专项的特点最为密切。所以,它对培养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表象演练是大脑的复杂活动,需要运动员高度集中注意力,在一个清晰而稳定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有效地进行,也可以通过表象轻松愉快的情景、身心放松的感觉等,来达到消除心理疲劳的目的。因此让运动员在练习前,自己给自己“过电影语”,或自己在赛前构想自己在比赛中的战术和个别动作,通过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或录像片段,使某一过程在自己头脑中形成固定影像,这样在练习或比赛中自然就用上了,对于初学者,通过表象训练练习基本动作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杀球的分解动作。教练员也可以利用语言和形象的表象来描绘未来竞赛时的情形,对手的技术、战术的运用等,使运动员对比赛在心理上拥有适应性。

4.5 模拟训练法

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适应性准备,体验比赛,改善知觉过程,发挥注意思维,使肌体适应比赛情景,使运动员对于容易引起精神过度紧张和动作失调的各种刺激逐步产生适应,从而提高在比赛中的抗干扰能力。

4.6 采用训练实战模拟方法

在训练中创造一些与竞赛相似的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在羽毛球模拟训练中,根据以往比赛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考虑和演练。在比赛前根据收集到的对手的体力、战术、技术特点等情况安排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补充自己的不足,找出适当的克敌方法,以提高在比赛时运动员的心理适应比赛能力和抗外界干扰能力,使之在困境中能处惊不慌,找到相应的比赛对策和方法。

当今世界羽坛,羽毛球竞技水平日益提高,要想在羽毛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过硬的心理素质是赢得比赛的基础。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将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和自身修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韩自强.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12)增刊.

[3]汪明旗.羽毛球运动员比赛中紧张情绪的原因及对策[J].江酉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0,(12).

G804.8

A

1001-7836(2012)06-0116-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2.06.047

2012-01-07

付波(1979-),男,黑龙江双城人,助教,从事体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技战术战术心理素质
中间战术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巧用翻边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