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东北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为振兴东北服务

2012-04-14 02:24邵红侠郭元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北市场经济

邵红侠,郭元阳

发挥东北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为振兴东北服务

邵红侠,郭元阳

(大庆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黑龙江大庆163712)

近年来针对东北经济振兴,理论界已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诸多良策。在此基础上,阐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6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通过对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的分析,客观地分析东北振兴在文化环境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新审视东北地域文化,启动文化生产力,这对积极探求东北振兴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东北地域文化;振兴东北;文化软环境

一、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理论实践的新认识

1.东北振兴中取得的成绩

2009年9月9日,国务院3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东北老工业基地又吹响了新一轮的振兴号角。事实上,《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的动因是出于对振兴6年来取得成绩的肯定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潜力的认可。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下,国家对东北地区今后的发展寄予厚望,越发依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快速崛起对全国经济的贡献,尤其是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不断冲击中国的实体经济,相对于举步维艰的南方沿海发达省份和地区来说,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更加明显[1]。2008年东北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已接近10%,对国民经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可以说全国经济的率先复苏,离不开东北地区作为“第四经济增长极”“、全国经济稳定器”的有效拉动。

2.东北振兴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中央虽然肯定了东北振兴以来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老工业基地仍然面临着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东北地域文化中有不少消极因素。从思维方式到文化观念,从交往方式到行为方式,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农业文化气息,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重日常经验、轻经济理性的工作方式,构成了东北人落伍于时代而不自觉的思维前提,使东北的改革举步维艰。因为不言而喻,比如在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许多东北人缺乏对商业规则的尊重和遵守,不善于尊重个性自由和经济自由,不能为人才的自由成长提供广阔空间,对竞争压力和环境有畏惧感,这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化上的缺陷和不足,努力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批判意识的理性文化,才能焕发出人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才能形成对经济社会持续不断的原生性推动力。

二、从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角度去审视东北振兴

1.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

首先,东北地区地处东北大平原,造就了粗放的农业经济,使得东北文化具有粗犷豪放的特点,即粗放的农业文化。东北地区的这种经营粗放,成本意识淡薄,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经济理念取向,首先是由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传统决定的。虽然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农耕社会,但各地的耕作方式却有很大不同。自古以来,南方人多地少,耕作以水稻种植为主。水稻种植不仅环节多,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照料,而且在灌水、排水等生产环节上需要各个家庭或生产单位相互配合才能进行。这种耕作方式,易于形成较为紧密的村落组织和较强的血缘、地缘关系,并容易使人们形成吃苦耐劳,工作细致、善于合作等行为特征。相对而言,北方历来人少地多,耕作以旱田为主[2]。旱田耕作的环节少,作业简单,劳动方式比较粗放,并且不需要人们之间更多的配合就能进行,这就形成了东北特点的粗放的农业文化。

其次,东北地域文化中具有较浅薄的商业文化氛围,这既有社会主导观念的因素,也有地理资源环境的因素。首先,北方处于封建统治的环境比南方要更深刻一些。统治者重农抑商,官本位的思想长期控制着人们的思维,成为人们的主导观念,将“求官取仕”视为正途。而南方却恰恰相反,早在明朝时期,江浙一带作坊式的小商品买卖就十分流行,东部沿海地区甚至发展了与外商之间的商业往来。商业的活跃和发展使得商业意识过早地在南方人的思想观念中落地生根,其性格和意识中把经商作为实现自身价值、体现人格尊严的一种追求,形成了浓厚的商业文化。这种主导观念的差异,使南方人与北方人在面对市场经济时呈现出不同的心态。

2.东北地域文化的优势

首先,东北地域文化具有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

东北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与包容性,这就决定了东北地域文化的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特点。即在性格方面,东北人朴实真诚、豪爽大气、自尊仗义、乐善好施、吃苦耐劳、勇于担承责任;在民风方面,淳朴、热情、心胸如海、不排外;在观念和行为方面,尊重知识、重视教育,集体观念强,易于调动,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打硬仗”的优良传统等[3]。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东北积极投入建设,东北人也因此较早地经受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锻炼,培育出中国产业工人所具有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这对改造东北传统的农业文化,丰富东北地域文化,促进东北发展有着不容否认的作用。

其次,东北地域文化具有艰苦创业的开发精神。

东北地域与我国大西北等地的贫瘠、荒凉的大漠有所不同,这里虽然气候寒冷,但土肥水美、自然资源丰饶。在这荆田棘地、茂密山林、荒寒的原野上,东北人民披荆斩棘、生发出一种艰苦创业的开发精神。具体表现为力辟榛莽的土地开发精神;追求财富的实业开发精神;启迪民智的文化开发精神。这种文化精神是东北人民征服自然与东北开发探险精神融合的结果,浸透着拓荒、创业的冒险精神。如:建国后大批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响应政府号召,使“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培育了艰苦创业的“北大荒人”精神;在国民经济遇到困难时,培育了“铁人精神”、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和忘我的劳动热忱。这些宝贵的财富是东北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我们要以此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地域经济文化优势。

三、发挥东北文化服务东北经济工作的几点探讨和思考

1.重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

实践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转轨,还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转型,从计划经济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这是人们观念、交往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工作制度、政府职能等全面的社会变革。东北地区计划经济体制给东北地区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群众的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比较大,遗留的弊端也比较多。东北地区发展经济的惯用思维首先想到的是向上要项目、要政策。一些政府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和工作套路,不善于使用经济手段,沉湎于计划经济的“大锅饭”等思维定式。振兴东北经济,是对计划经济意识的一项大根除,需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重新塑造,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的发展过程,目前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文化基础在东北地区还十分脆弱。因此,东北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实现及其完善,必须建立在一种符合市场经济文化的文化意识。这里所说的市场经济文化,它并非指广义上讲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所构成的文化,而是特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目标追求、行为规范与人际关系等[4]。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能够通过一定的社会价值观、理想追求和伦理美德作用,培养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念意识,从而使人们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和高昂的精神,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的时代潮流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经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素质和文化涵养,一旦固化为社会价值观念,就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社会心理,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深深植根于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完整地统一起来,这时文化的因素便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2.重塑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文化

人们的文化心态,文化价值观往往反映在具体的思维定式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先导,而先进的文化的本质是创新文化。文化上能否创新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而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再造从根本上说影响着一个地区未来经济的发展态势。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我们应对东北地域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不仅要审视和反思以往的文化中的优势与不足,而且还要勾勒和再创文化的现在和未来,实现文化对经济的支持[5]。文化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它所要求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开放性、包容性、交往性、流动性、科学性的文化,因而我们只要打破以往文化上的封闭性、依赖性、被动性、缺少理性思维等方面的落后文化模式,才能实现东北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促进东北地域文化的再造与创新,进而才能为东北经济的振兴提供文化基础。传统经济文化向现代创新型文化转型,是一个地区文化的转轨,它对一个地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来说,具有先导的作用。一方面,传统经济文化中的精华,可以为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一种精神动力,提供一种人文理性的指引。另一方面,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有现代观念,必须吸收新的东西,但是这种吸收又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从一个地区传统文化的特点出发,根据现实的需要来吸收。

3.发掘和弘扬优秀的东北地域文化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振兴东北经济的基础和前提下,如何发展东北先进文化,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社会共同努力,用实践做出回答。在贯彻党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精神中,东北要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弘扬东北优秀地方文化,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好务。文化是资源,文化是产品,文化是产业,文化是有价值的,文化是可开发的,要产生这样的共识。东北地区蕴涵丰富的优秀文化是有目共睹的,人们有认识有共识[6]。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效地组织发掘和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因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只有协调同步才能前进和发展,反之就会阻碍和限制,这一点不必赘言,重要的是有效地组织发掘和弘扬,要把这项工作看成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时下全国各地都在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借以提高地区品位和知名度,将文化作为地区特色来突出,作为重点发展。文化可以强省,文化可以强市,文化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纵观国内外很大地区的发展,一般都有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地区也因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健康向上的文化现象,孕育出整个地区繁荣的经济现象和民主进步的政治现象。历史已经表明文化在地区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的地区是没有生命力的。

[1]迟建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4,(5).

[2]王尔玺.先进文化是引领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J].前线,2003,(3).

[3]侯力.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路与措施[J].东北亚论坛,2003,(5).

[4]赵小娜.东北地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J].文化视点,2004,(18).

[5]许宁.东北地域文化的演进与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J].社会科学战线,2004,(5).

[6]张志刚.文化的整合与重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精神牵引[J].黑河学刊,2004,(5).

Play the Northeast Cultural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for the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of the Northeast

SHAO Hong-xia,GUO Yuan-ya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ory,Daqing Normal University,Daqing 163712,China)

In recent years,on the issue of the Northeast economic rejuvenation,theorists have already carried out widespread discussions,proposing a lot of good strategies.Based on elaborating what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has achieved over the past six years,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Northeast regin,this paper makes an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revitalizing the Northeast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review the Northeast region culture,start culture productivity,which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Northeast China to explore new ideas.

northeast regional culture;revitalize the Northeast;cultural soft environment

G127∶F127

A

1001-7836(2012)06-0189-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6.074

2011-12-14

大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经济振兴的地域文化障碍探析及重塑对策研究》(08SQ09)

邵红侠(1977-),女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硕士,从事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郭元阳(1980-),女,辽宁本溪人,讲师,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东北市场经济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市场经济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大东北的春节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