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与DNA之间的关系

2012-04-18 09:00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江苏徐州221003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18期
关键词:拷贝数乙型肝炎定量

邵 华(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江苏 徐州 221003)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100万人死于本病,我国为乙型肝炎高发区,约有1.2亿人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1]。据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我国一般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为49.8%,其中多数人为单项抗-HBc阳性。本文针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的单项抗-HBc阳性的血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HBV DNA的含量,并探讨其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血清标本来源于本院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的HBV标志物检测中单纯抗-HBc阳性的标本共计376份,其中男205例,女171例,年龄18~65岁。

1.2 仪器与试剂 血清标志物仪器为BIO RAD-680酶标仪测定,采用上海科华有限公司ELISA试剂盒。HBV DNA检测仪器为罗氏公司Lightcycler 3.0荧光定量扩增仪,检测试剂由广州达安生物公司提供。

1.3 方法 HBV标志物采用ELISA进行检测,严格按说明操作书,结果由BR-680酶标仪测定,每一批标本均设阴阳性和临界对照。荧光定量PCR测定HBV DNA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和仪器厂家提供的方法进行。每次试验设立4个HBV DNA标准品系列浓度,分别为1×104、1×105、1×106、1×107,其检测灵敏度为1×103copy/mL,严格按照Agrawal等[2]提出的防污染措施进行试验操作。

2 结 果

定量结果采用HBV DNA拷贝数,试验结果显示,在376例HBC阳性患者中,HBV DNA阳性有21例,阳性率为5.58%。其中拷贝数在103以下的有7例,拷贝数在103~104之间的为9例,拷贝数在104~105之间的为4例,拷贝数在105~106的为1例。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376例抗-HBc阳性患者中,HBV DNA的阳性率为5.58%,低于文献[3]报道7.14%的阳性率,可能与病毒的区域分布或基因突变有关。HBV标志物是HBV感染的实验室传统检测手段,它检测的是抗原抗体,是反映人体对HBV的免疫应答状态。由于HBV的表达和机体免疫反应的强弱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反映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时有一定局限性[4]。特别是对于单纯抗-HBc阳性的患者,很难判断出其体内有无病毒复制。而PCR技术可检测病毒的DNA,即HBV的拷贝数,能准确地反映病程变化和治疗恢复情况。HBV标志物检测不能明确说明HBV在体内的活动情况,由于受免疫学方法灵敏度的限制很难检测出低水平状态下的HBV复制情况,而PCR就可以很准确地检测出来,所以结合HBV血清标志物检测HBV DNA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乙型肝炎意义更大[5]。

人感染HBV后,血清中首先出现HBV DNA阳性,约1个月后出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阳性,尔后出现抗-HBc阳性等。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血清中HBV DNA、HBsAg和HBeAg先后转为阴性,在HBsAg消失后隔一段时间,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此时抗-HBc与抗-HBs可同时阳性。由于抗-HBs在血清中持续存在时间较抗-HBc短,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抗-HBs消失,仅单项抗-HBc阳性。因此,单项抗-HBc阳性,特别是抗-HBc低水平阳性,表示既往感染过HBV,现已康复。但也有一部分单项抗-HBc阳性者,特别是抗-HBc高水平阳性者,其体内仍有HBV复制,但因病毒复制水平低,不易用常规方法检出。但用敏感的HBV DNA扩增法检测,可发现他们的HBV DNA阳性。因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复制活跃,他们可再次复发乙型肝炎。本研究资料提示,单凭HBV血清标志物的测定结果判定体内HBV的复制及传染性是不够的,而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情况,因此动态观察血清HBV DNA的变化,对于病毒感染的转归、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更具有临床意义。随访时HBV DNA水平明显升高,提供病毒仍在复制,病情可能出现反复或加重,所以HBV DNA检测在评价和监测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HBV DNA定量检测能正确反映病毒复制情况,是乙型肝炎治疗有效的直接疗效指标[6]。

以上分析表明,单纯依靠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只能较好地反映机体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状况,而荧光定量PCR可以定量检测HBV DNA的浓度,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更能清楚地反映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活动程度,真实地反映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目前可认为PCR定量检测HBV DNA是诊断病毒是否复制的金标准[7]。作为临床医生只有将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HBV标志物中单纯抗-HBc阳性的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临床诊断、治疗方案设计、药物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

[1]刘树林,邹菊贤.PCR检测 HBV-DNA与 HBV血清标志物常见模式和Pre-S2相互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01,30(2):100-101.

[2]Agrawal V,Roy N.Contaminating insert degradation by preincubation colony PCR:a method for avoiding false positives in transformant screening[J].Anal Biochem,2008,375(1):159-161.

[3]王晓东,李秀全,李凤换,等.慢性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水平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2):1070-1072.

[4]Chemin I,Zoulim F,Merle P,et al.High incidence of hepatitis B infections among chronic hepatitis cases of unknown aetiology[J].Hepatol,2001,34(3):447-454.

[5]章家新,吴统健,郭永炼,等.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及其临床价值[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18(2):108-109.

[6]李金明.乙肝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测定及结果解释的若干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5):385-389.

[7]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7.

猜你喜欢
拷贝数乙型肝炎定量
线粒体DNA拷贝数变异机制及疾病预测价值分析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胎儿染色体组拷贝数变异与产前超声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DNA序列拷贝数变化决定黄瓜性别
线粒体DNA拷贝数的研究新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