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扩容 高新园区受益

2012-07-07 11:37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8期
关键词:新三板主板券商

◎ 本刊记者 马 伟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于8月3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俗称“新三板”)试点。除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外,首批扩大试点新增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区。受此影响,8月5日,19只“新三板”概念股全线上涨,中关村、海泰发展、东湖高新、高新发展、苏州高新等5股强势涨停,成为盘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规则有所调整

虽然新三板调整后的规则依旧未最后确定,但中国证券业协会拟就的《扩大股份转让试点工作方案》显示,新三板规则将有别于之前的中关村规则。

在准入条件方面。原来要求拟挂牌公司“主营业务突出”,现调整为“业务明确”,对业务是否突出不做量化要求,转而重点要求企业真实、准确、完整描述其各项经营信息。

在报送材料方面,扩容之后,申请挂牌企业数量将大大增加,监管层出于各方主体归位尽责的角度考虑,倾向于通过事后检查对券商工作流程的质量进行掌控。因此,监管层提出,简化报送申请文件要求,不再要求报送尽职调查工作底稿,改为报送尽职调查工作底稿目录。

“挂牌规则调整之后,券商辅导企业上新三板的工作细致程度不会降低,只是上报的材料简化,监管层的效率会有所提高。”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蒋曙云称。

在信息披露方面。监管层要求申请挂牌公司进一步充实风险揭示内容,集中风险披露内容,另外增加披露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变动情况及影响。换句话说,在信息披露方面,新三板挂牌标准颇有看齐主板之意。

在新三板的副主办券商监督约束机制方面,目前实施范围调整为,对实际控制人为注册地省、市级国资公司的主办券商,在推荐该国资所属行政区划范围内公司挂牌时,应由推荐主办券商和拟挂牌公司共同选定一家注册地在该区划外的、具有主办券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担任副主办券商,并履行核查职责。据统计,目前累计逾60家券商获得新三板主办券商业务资格,其中有过主办事项的券商36家。

目前看来,大多数人对新三板扩容的态度表示谨慎。“从体制上来说,新三板的推出理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但若从短期的资金流向来看,分流是必然结果,尤其是在A股赚钱效应逐步减小的当下。”深圳一家私募基金投资经理如是说。

而在此之前,银河证券早在6月份就发布一份研究报告,并指出,目前中国场内市场交易股票数量约2400家,以年均300家IPO数量计算,3年后将达3300家。根据美国资本市场经验,场外市场交易股票数量约占总体40%。据此粗略估算,3年后场外交易的公司数量保守估计约在2200家左右,考虑到政府当前对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的政策意图,最终的场外公司数量3年后可能在2500家以上。假设新三板公司平均融资额度为2亿元的话,未来3年场外融资需求可能在5000亿元以上,年均需求接近2000亿元,从而对场内资金供给造成不可忽视的分流效果。有专家估计,就远期来看,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有望超过1.5万家,是主板市场的两倍。

虽然市场对新三板忧虑重重,但管理层却认为新三板与A股的资金基本处于“平行线”,新三板的扩容不会对A股形成威胁。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有关负责人说,按照目前的设计,新三板主要是为未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不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即便融资也是以定向募集为主,且增资规模较小,不会产生对A股的资金分流效应,更不会对场内形成冲击。该负责人还说,场外市场不是以融资为主要目的的市场,市场扩容效应很低。中关村试点6年来,企业定向增资金额仅17.1亿元,且企业单次融资规模几千万元。

影响还需观望

华林证券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胡宇认为,按照目前披露的公开消息来看,所谓新三板扩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园区扩容、股东人数上限取消、引入个人投资者以及引入做市商制度。但是,市场各方对此评价不一,有的认为是重大利好,有的认为是重大利空,两者观点都喜欢走极端。事实上,新三板扩容对主板影响不大,过分放大这种所谓的利好、利空消息,都属于哗众取宠的做法。

从战略高度来看,新三板扩容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战略规划举措,是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途径,从长期来看,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发展提供深厚的资本动力。但短期而言,并不会因为新三板的扩容导致企业融资难问题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主动放弃新增融资可能才是主要原因。因此,从经济结构调整角度而言,目前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缺乏融资渠道,包括中小企业信贷、中小企业私募债、小额贷款及各地的产权交易所都能为此提供融资渠道和平台。关键的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之中,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导致各行各业放慢了投资的步伐,融资需求自然下降。

从新三板的参与主体来看,新三板主要属于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即使某些个人投资者因为达到门槛而进入新三板市场,也不属于主流。证监会亦不会支持多数中小投资者进入新三板这种仍不完善且企业经营风险较大的市场。更何况,目前主板的投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要放弃一个相对成熟的主板,而跑进一个相对陌生的市场,恐怕也不是多数人愿意接受的事实。当然,对专业的个人投资者而言,新三板的扩容是个机会,尤其是对具有丰富实业经验和投资经验的投资者而言,可以寻找那些仍处于行业先导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经过对备选公司的精挑细选,发现一些成长性公司。这比单纯投资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公司可能更加具有吸引力。

从融资功能的角度而言,“新三板”市场的融资功能属于小额定向融资,扩大试点后,融资额也很有限,对市场扩容影响很小。从中关村公司股份转让试点情况看,6年来挂牌公司102家,定向增资总额只有17.29亿元,公司单次融资规模也只有几千万元。同时,其二级市场流动性并不高,2011年平均换手率只有2.93%,涉及的资金量较为有限。而且,目前很清楚的是,市场供应资金并不缺乏,缺乏的是信心。相对接近90万亿元的货币总量规模而言,目前资本市场仍然规模偏小、投资渠道偏窄,需要进一步丰富投资标的。

从新三板扩容的发展方向来看,未来新三板将会形成上万家的企业规模。按照美国目前的市场规模来看,主板才不过2800家,场外市场的规模是3万~4万家。因此,目前中国主板的规模已经接近饱和,但场外市场,即三板市场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从市场分割理论的角度而言,场外市场的扩容并不会影响目前主板的健康发展,反而会对主板上市公司形成一定的促进。

当然,从短期而言,新三板扩容会对某些人形成心理冲击,但市场的发展都属于曲折前进的过程,目前市场的悲观情绪或许正为长期投资者入市提供非常好的投资机遇。随着市场结构的逐步完善,资本退出机制的便利也将更加有利于为创新企业提供孵化器的功能,最终成功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

猜你喜欢
新三板主板券商
19年一季度上证主板涨、跌幅前50只股票
2019年上证主板涨、跌幅前50只股票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沪市主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沪市主板)
我国新三板交易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