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奖者摘介

2012-07-07 11:37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8期
关键词:分中心产学研服务体系

曹鲁民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获得者济南市产学研协作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曹鲁民作为济南市产学研协作管理服务中心的主要领导人,带领员工积极进取,有力推动了当地,乃至周围6个地市的产学研结合,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实现了产学研合作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走出一条“条(行业)、块(区县)衔接,上(大学院所)、中(省内外科技中介机构)、下(企业)联动,咨询专家协助”的产学研合作新路。

他带领济南中心开创了以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新局面。济南中心的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形成了“一网一厅一体系”建设格局。实现了网上与网下服务结合,以网下的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信息资源与实物展示结合,以实物展示为突破;济南本土资源与区域资源相结合,以济南本土资源为突破的“三个突破”, 得到广大中小企业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褒奖。

——信息平台建设

济南科技成果转化公共信息平台已累计发布各类科技成果及专利技术2万余项,还建立了国际工业分包网站、济南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网站等,济南科技成果转化公共信息平台荣获“十大优秀公益服务网站”荣誉称号,成为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的基础。

——成果展厅建设

平台建有济南科技成果及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大厅、中国科学院济南科技成果展厅(中科院第一个院外展厅),展示交易厅融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产品展示、推介和交易为一体,是重要的产学研合作实物展示平台。展厅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展出高端科技成果千余项,是全省首家功能最全、规模最大、展示最集中最全面的科技成果及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大厅,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公益性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场所。截至目前已接待200000多人次来展厅参观考察和寻求科技成果,受到了中小企业的广泛好评。

——服务体系建设

济南中心为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先后在全市十个县(市)区建立了分中心,制定了《济南中心分中心管理办法》,每月召开工作例会,了解基层技术需求,调度各县区产学研合作工作,每年对县区分中心进行考核奖励,促进县区中心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

为强化专业化服务,弥补县区分中心专业服务能力的不足,2007年起,济南中心在已有的制造业信息化分中心基础上扩展建立了食品、包装、化工等8家行业分中心。行业分中心每月都举办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济南中心联络员队伍及专家队伍是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围绕产学研合作工作,济南中心组织的重点高校院所信息联络员队伍近190人,队伍管理愈加完善,这支队伍不断协调大学院所的专家为企业服务并不断向济南中心提供、发布最新科技成果;中心动态管理的重点企业联络员队伍达200多名,不断反馈企业技术需求、促进产学研合作。同时,中心专家队伍作用更加明显,和联络员队伍配合互动,全年为产学研合作工作梳理、筛选、推荐成果信息数千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数百次,成为产学研合作专业服务的重要技术支撑。

强化联盟建设是扩展产学研合作服务的重要措施。济南中心牵头建设的济南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2009年被山东省科技厅正式纳入省厅规划,联盟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产学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以省会城市产学研合作带动周边城市科技发展的典范。

——保障体系建设

济南中心构筑了由“三网、两站、一报”等多种宣传手段组成的信息保障体系,利用网站、新闻媒体记者站和简报广泛宣传产学研合作事业,使社会各界关注产学研合作工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他带领济南中心探索了以成果转化为主线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双结合”服务。网上信息、实物展示和技术项目发布会相结合,捕捉产学研合作的契机,提高了产学研合作的量与质;大型技术成果展会和针对性强、专业程度高、规模小的技术项目对接会相结合,保证不同需求的受众群,既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又使得产学研有的放矢。这种“双结合”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产学研合作服务的资源聚集和扩散作用,实现了多方共赢。

“一站式”服务。2010年7月2日,有效整合了济南市科技局系统面向社会管理服务资源的济南科技服务中心正式运行。济南中心以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为主线,涵盖成果展示、发布、推介、评估、转化、申报、立项支持等整个产业链的产学研综合服务体系已初现雏形。

带领济南中心实现了产学研合作服务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探索了“标准规范服务,服务促进发展”的路子,在2003年通过ISO9000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积极起草了山东省乃至全国第一个科技服务业地方标准《技术转移服务质量规范》,被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2008年第一批山东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对服务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中心服务满意率连续多年超过90%以上,实现了零投诉和零诉讼。

“品牌化”发展。2009年1月,济南中心荣获山东省服务名牌,成为山东省科技服务业第一个获得省级服务名牌单位。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不但提升了济南中心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还使创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加强,社会对产学研合作服务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曹鲁民在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实际工作积累了深刻的实践体会和宝贵经验,不断推动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理论创新,促进了地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坚实的服务体系是做好产学研合作服务工作的基础。济南中心之所以能够很好的开展产学研服务,得益于完善的服务体系建设,既有上下贯通的县区分中心,又有横向交织的行业分中心;既有高校院所的信息员队伍,又有重点企业联络员队伍。多种服务体系相互交织,网状覆盖,使中心处在了产学研合作各要素的信息中枢环节,很好掌握了多方的供给资源和需求资源,使得对接针对有效,效果显著。

良好的运营模式是促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发展的关键。初步探索了双结合、一站式、标准化等一系列的运营服务模式,实现了网上信息、实物展示和技术项目发布会相结合,大型技术成果展会和针对性强、专业程度高、规模小的技术项目对接会相结合的双结合模式;实现了围绕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以制订贯彻标准,不断塑造品牌化服务的标准化发展。这些运营模式的创新,给产学研合作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创造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产学研合作服务发展的关键。

区域性的产学研合作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区域性产学研服务联盟的建设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发展带了新的发展机遇,有效拓展了发展空间,通过济南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的有效探索,本地区的产学研合作要素与更为广阔的外部市场形成了有效对接,不但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高校院所带来了新的课题,也为区域科技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可能,实现了多方共赢。

猜你喜欢
分中心产学研服务体系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河南分中心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河南分中心成果展示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